第3章 不列顛文明的開拓者

早在25萬年前,早期人類就經由連接不列顛與歐洲大陸的路橋來到了不列顛島。當時居民以狩獵為生,直到公元前4000年農業才開始出現。此後歐洲大陸的其他種族不斷入侵並移居不列顛島,把歐洲大陸的文化和先進的農耕技術帶到這裏。在不同文化的碰撞與融合過程中,英國的文明社會產生並發展起來。

(一)伊比利亞人的世界

伊比利亞人(Iberins)是最早在不列顛島生活的土著人,他們一部分是原先居住在歐洲西南伊比利亞半島上的部落,後源源不斷地渡海來到不列顛,還有一部分從今天的法蘭西、荷蘭、德意誌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分批湧來。這些在凱爾特人之前遷居不列顛的各種民族被後人統稱為伊比利亞人。

伊比利亞人通過辛勤勞動,跨進了文明社會的門檻。他們用鹿角刨地,用肩胛骨鏟土,開挖二三十英尺深的井穴,采掘出寶貴的燧石用來取火,並製作出各種工具。公元前2000年左右,不列顛從石器時代過渡到青銅器時代,公元前1000年後進入鐵器時代。此間,伊比利亞人馴養畜群,學會耕織冶煉,還能製造長船和戰艦,並形成了較高級的社會組織。

(二)凱爾特人的社會

公元前7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原先居住在德國西北部和尼德蘭的凱爾特人萌發出強烈的遷居熱情,他們進行了曆時長久而影響深遠的民族大遷移,成群結隊擁入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和巴爾幹半島。在這一漫長的移民過程中,凱爾特人把伊比利亞人趕到英格蘭西北部的山地,迫使餘下的伊比利亞人向其臣服,而先來的凱爾特人與後來的同族人之間也彼此爭戰,呈現出一幅複雜生動的曆史景象。

在諸多凱爾特部落中,較強大的一支稱為不列吞(Britons)或許這就是不列顛島名稱的由來。凱爾特人身材高大,頭發大多是金黃色或火紅色。他們雖屬同一種族,但方言各不相同,群體之間互懷敵意。凱爾特人和伊比利亞人一樣,以部落為單位,聚族而居,各部落選舉酋長作為領袖,並靠血緣關係的紐帶維係氏族成員的感情。凱爾特部落彼此混戰,無休無止,一直延續到羅馬軍團大舉進攻之時。

凱爾特人過著農耕、漁獵與畜牧相混合的生活,他們已經掌握了成熟的冶鐵技術,鐵器的使用進一步促進了農業的發展與交換的進行,不久鐵製的貨幣開始出現。他們在北方種植燕麥,在南方種植小麥,但當時的農業不太發達,主要因為耕地有限,原始森林仍然占據著廣大地區,而今繁華興旺的泰晤士河流域,當年還是人煙稀疏的沼澤地。凱爾特人沒有完全擺脫遊牧民族的習性,仍以肉食為主,依賴放牧業。他們也掌握了簡單的紡織技術,毛皮衣物已經開始使用,牛羊是他們的重要財富和貿易物品,成群的駿馬主要被馴養作征戰之用。不列顛東南部有大片牧場和上等的糧食產地,沿海地區貿易興盛,尤為富裕。

公元前1世紀,不列顛東南部的凱爾特人與高盧北部的兄弟部落有著密切的政治經濟交往。當獲悉羅馬人征戰高盧當地凱爾特部落的消息後,他們立即渡過海峽主動迎擊強敵。這樣,羅馬野心勃勃的執政官愷撒就找到了入侵不列顛的借口,不列顛的凱爾特人麵臨著嚴峻的考驗。

公元前1世紀的希臘史學家迪奧多羅斯(Diodrus)在其著作《曆史文庫》中描述了凱爾特人很多習性,他們好飲酒、熱衷於戰爭、勇武自信、擅長作戰,但也有點有勇無謀,容易被煽動、教唆利用。另一位史學家波裏比歐斯(Polybius)則說“凱爾特人作戰時像是懷著滿腔怒火,狂亂地撲向敵人,直到戰死為止”作家波西東尼歐斯(Posiedonious)也說“凱爾特人打仗時會像野獸一樣狂暴地撲向敵人,完全沒有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