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懊悔理論—懊悔規避與尋求自豪(1)

未曾犯下的錯誤,更讓人懊悔不已。

—奧斯卡·王爾德

懊悔,是一種比損失更大的損失,比錯誤更大的錯誤!

—拿破侖·希爾

懊悔是一種情緒,也是一種自我懲罰。人們作出的許多決策,都是出於懊悔規避這個動機。

—丹尼爾·卡尼曼

每一天,張三都走同一條路回家。某一天,張三突發奇想,選擇另一條路回家,結果被一隻狗咬了,這時張三什麽感覺?

假如,張三是在以前每天都走的老路上被狗咬了呢?

兩相比較,因為改變而產生的那部分額外的挫折感就叫“懊悔”。

懊悔規避

1980年,理查德·泰勒在《經濟行為和組織》期刊上,首次提出了“RegretTheory”,有學者把Regret翻譯為“遺憾”,也有人翻譯為“後悔”,但都感覺不夠契合。筆者不才,姑且將其譯為“懊悔”。

泰勒作了這樣一個類似的測試:

甲先生在電影院排隊買票。到了售票口,他發現他是這家戲院的第1萬名顧客,因此得到了1000元獎金。

乙先生在另一家電影院排隊買票。他前麵的人剛好是這家戲院第10萬名顧客,得到了10000元獎金,而乙先生因為緊隨其後,也得到了1200元獎金。你願意當甲先生還是乙先生?

泰勒說,出乎意料的是許多人寧可當甲先生(得到1000元),而不願意當乙先生(可以拿到1200元),理由就是不想感到懊悔。跟10000元獎金失之交臂,會讓這些人痛心不已,因此他們寧可少拿200元,也要避免因為懊惱而跺腳。

泰勒把這種心態稱為“懊悔規避”(Regretaversion)。

千金難買早知道,懊悔對心靈的摧殘是漫長而痛楚的。懊悔理論對人生、事業、投資都具有哲學意義。

行動的懊悔VS忽視的懊悔

假設你是一位彩民,但每天隻能花2塊錢買一張彩票。半年來,你每天都隻買同一組號碼,可惜你一直沒有中獎(這太正常了)。這時,好友建議你改買另一組號碼,你會改變嗎?

不用解釋,你也知道原來那組號碼與新的號碼,中獎概率完全一樣。

但你知道,可能會麵臨兩個懊悔。

第1種懊悔:不聽勸,繼續買原來的號碼,但是新號碼中獎了,你的沒中獎。

第2種懊悔:聽人勸,改買新一組號碼,但是原來那組號碼偏偏中獎了,新號碼卻沒中。

這兩種懊悔,哪一種帶來的痛苦更強烈?

多數人會覺得第2種懊悔更為強烈,因為你已經對原來那組號碼傾注了太多感情。

第1種懊悔,因為沒有采取行動,我們叫它“忽視的懊悔”。

第2種懊悔,因為采取了行動,我們叫它“行動的懊悔”。

行動不如不動

對於多數人來說,行動的懊悔要大於忽視的懊悔。所以,有時候,我們寧可將錯就錯,對其他選擇故意忽視,也不願打破現狀。

假設阿聰擁有價值1000美元的“海神”公司股票,一個好友建議他把這些股票賣掉,改買1000美元的“華星”公司股票。阿聰沒有理會。一年後,“海神”股價跌了30%。他原來的1000美元,現在隻剩下700美元。

現在,假設蘇蘇擁有價值1000美元的“海神”公司股票。在同樣的期間,一個好友建議她賣掉這些股票,改買1000美元的“華星”股票,她照做了。一年後,“華星”股價跌了30%,使她的1000美元投資隻值700美元。

以上二例中,你認為阿聰和蘇蘇哪一個人會更難受?

實驗表明,大多數人認定蘇蘇會更難過些。畢竟蘇蘇是因為采取了行動,後來才賠了錢,阿聰卻什麽都沒做,至少表麵上是這樣。其實這兩個投資人心裏都不好受,隻是蘇蘇可能自責更多些罷了。她可能怪自己多事,或者怨自己自作自受。

為什麽季軍比亞軍更快樂?

心理學家搜集了遊泳、摔跤、體操、田徑等項目的比賽及發獎錄像資料,請一些對體育完全不了解的人觀察得獎者的表情,並且判斷他們所看到的運動員是否高興。結果顯示,獲得銅牌的運動員遠遠比獲得銀牌的運動員快樂。

有研究者在雅典奧運會上拍攝了數千張柔道比賽的照片,聚焦運動員在獲得或者失去獎牌那一刻的神情,結果發現,獲得銅牌的運動員的表情接近於獲得金牌者,而獲得銀牌運動員的表情接近第五名。

行為經濟學家認為,摘得銅牌比摘得銀牌感覺更好,這一切都和“懊悔”有關。因為亞軍會忍不住想,差一點就得冠軍了。

兩位乘客都遲到了30分鍾到達機場,結果,克雷恩被告知,他的航班早就準時起飛了,而托馬斯則得知,他那班飛機延遲了25分鍾起飛,恰恰在5分鍾前離開。這次很容易判斷,顯然托馬斯會更後悔—這也是卡尼曼曾做過的實驗,96%的被試者都作出了這樣的判斷。

反事實思維

懊悔並不僅僅局限於客觀事實,想象力會讓我們想那些根本不存在的東西。

人腦的一項基本功能,就是進行反事實思維。

人之所以成為人,就是能想象出一個與現實不同的世界,即可能是怎樣,或應該是怎樣的世界。

你和白玫瑰結了婚,卻想象和紅玫瑰婚後該是怎樣一種情形。你選擇了紅玫瑰,卻忍不住想,我要是和白玫瑰結婚,是不是更幸福呢?

反事實思維,一般都是被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激發出來的。愛情出現了危機,工作出現了不順等。

假如有兩份工作可供你選擇:

甲工作,高薪,但同僚鉤心鬥角。

乙工作,同事友善,但薪水低。

在作選擇時,你會很自然地想:如果有一種兩者優點兼備的工作可供選擇該多好啊。

當然,反事實思維分兩種,一種是“上行反事實思維”,一種是“下行反事實思維”。比如,奧運會中的銀牌得主如果想:我可能會在比賽中摔倒。這就是進行“下行反事實思維”,會愉快一些。如果這位銀牌得主想:我本來可能獲得冠軍。這就是進行“上行反事實思維”,會痛苦一些。

進退維穀

阿福是一個股民,在網上炒股票,交易費用為零,股票拋出以後,錢會自動轉賬到他的活期存款賬戶中。

上個月,阿福買了10000股“海神電器”,當時買入價是32元/股。

阿福今天上網一看,卻發現形勢不妙。“海神電器”已跌到了15元/股。阿福呆呆地坐在電腦麵前,到底要不要拋掉呢?無法作出最後的決定。

鼠標就停在“拋售”這個按鈕上,但阿福始終沒有勇氣點下去。

問:如果你是阿福,你最終究竟會選擇拋,還是不拋呢?

實驗結果是絕大多數人都選擇“不拋”。

正當阿福舉棋不定的時候,電話鈴響了。當阿福接完電話再次走進房間時,發現寵物貓咪爬到桌子上了,貓爪子正好搭在鼠標上,按下了“拋售”鍵。

阿福原先的320000元,現在已經變成了150000元,並且實時地轉到了他的活期賬戶中。

問:如果你是阿福,你現在是否立即再把“海神電器”買回來以繼續持有呢?還是再等等看,或者把這150000元投資於其他的股票?

實驗結果是大部分人選擇不買。

其實這兩道題是等價的,你所需作出的決定都是在“海神電器”價格15元/股的情況下,決定到底是繼續持有還是立即出手。

如果你不想賣掉你的股票是因為你覺得它行情看漲,那麽貓咪是否“闖禍”並不影響它的行情,你應該在貓咪“闖禍”後再把它買回來;如果說貓咪“闖禍”以後你不願意再把它買回來,說明你不看好這隻股票,那麽你應該在第一個問題裏麵就把股票賣掉。

這個實驗是由華裔學者奚愷元教授設計的,叫作“持有者悖論”。

樓市暴漲,你舍得將房子賣掉嗎?

朋友老侯有一處多餘的房產,當初25萬元買的;現在趕上樓市紅火,可以賣到75萬元。他問我,該不該出售,再不出售,房市恐會下滑。但是房價還在往上長,如果現在賣掉,將來後悔怎麽辦?

於是,我從書架上抽出一本老中醫陳純仁寫的《銀元時代生活史》給他看。陳純仁原是上海灘的名醫,後來定居香港。在其作品中,陳純仁講了這樣一段讀來頗感滄海桑田的故事。

清末,著名古泉家丁福保,花800塊銀元買了上海一塊地皮,十幾年後賣得136000塊銀元,增值170倍。陳純仁對此十分欽佩。

在丁公的指導下,陳純仁花5200塊銀元從農民手中買了上海愚園路的一塊地,當時愚園路隻是一片荒蕪。

三年後,愚園路增建了基礎設施。有人向陳純仁開價30000塊銀元買此地。

陳純仁有意出售,但又害怕賣早了自己會後悔,便又向丁公請教。

丁公的回答滴水不漏:“照短線來說,你賣掉並沒錯,但以後的漲跌,你不要再放在心上。”

多年以後,地價已漲到10萬塊銀元以上。

幾十年後,讀陳純仁的文字,仍能感覺到隱隱的遺憾。

人雲“世間沒有後悔藥”,但對投資之事若能“講究心理衛生,置若罔聞”,就不至於產生太大的懊悔。

當房子成為負資產,你會懊悔嗎?

讓我們坐著時光穿梭機,來到20年前的英國。主角是一個天生保守、急於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的小白領。

此時的樓市正處在最嚴重的泡沫狀態之中,房價一路高歌猛漲。大家都在像搶購大白菜一樣搶購房子,期望現在買的房子將來能更加值錢。

這位白領本可以租套房子,由於利率較低,從短期來看,貸款買房比租房更劃算。而且,大家都在買房子,“天塌砸大家”,也不是他一個人做“經濟跑會”。於是,他打定主意要買房。

他的收入不高,所以貸款能力有限,向父母借了錢,交了個首付。他以相當於6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在倫敦郊區購買了一間小戶型。

在準備好15萬元首付款之後,他還得向銀行貸款45萬元。不過正在上升的房價告訴他,這是一筆好買賣,即使房價有所下降,那15萬元首付也足夠應付了。有什麽好顧慮的呢?

英國經濟在1990年和1991年開始衰退。樓市急轉直下。房價**,那些急於獲得現金的地產商建造了大量的小戶型。突然之間,沒有人需要它們了,眾人所期望的“往上爬”的鏈條就此消失。

最初的購房者由於害怕房價會繼續跌下去,紛紛將手裏的房子拋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