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南京!南京!(8)

見此情形,朱赤手下的一個班長帶著兩名士兵從戰壕內匍匐而出,他們腋下夾的是捆在一起的手榴彈。三名戰士一點點接近了日軍的坦克。坦克的炮聲震耳欲聾。三名戰士冒死貼住坦克,在坦克的履帶旁拉響手榴彈,日軍又有三輛坦克報廢,而那三名戰士也為國捐軀。

雖然中國陣地這邊傷亡不小,但日軍的坦克最終還是被打了下去。穀壽夫沒辦法,隻好等飛機增援。日機呼嘯著出現後,雨花台陣地遭受了滅頂之災。因為雨花台頂部地勢平坦,日機極容易捕捉目標,往複盤旋的轟炸使第88師傷亡慘重,由此漸漸不支。

到12月12日正午,朱赤的陣地被突破了。在坦克的掩護下,背著行裝包、穿著大衣、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的日軍,亂叫著蜂擁而上。

戰士們的彈藥幾近打光,最後一輪手榴彈扔出去後,日軍又倒下一大片。然後是白刃戰。朱赤同時被三名日軍的刺刀刺中,鮮血從嘴裏噴出。朱赤怒目而視。團長韓憲元在擊斃了兩名日軍後,回頭看見朱赤中刀,大喊一聲“旅長”,在衝過去時被日軍的子彈擊中。

投黃埔軍校前,朱赤曾當過教師,從軍後也沒放下對學術的鑽研,既精於中國典籍,又深通西方哲學,如果沒有戰爭,也許最後他會做教授,但家國有難,先戰上海,再戰南京,至此殉國。

在另一翼陣地,高致嵩率部也陷入最後的反擊,身中數彈,血染雨花石。

高致嵩和朱赤是黃埔軍校3期的同學,最後攜手以死報國了。

在雨花台,和朱赤、高致嵩一同捐軀的,還有多名將校:副旅長華品章(黃埔軍校4期,四川西昌人)、團長韓憲元(黃埔軍校3期,海南文昌人)、營長符儀廷(黃埔軍校6期,海南文昌人)、作戰參謀趙寒星(黃埔軍校3期,浙江臨海人)……

雨花台陷落後,第264旅副旅長廖齡奇(黃埔軍校4期,湖南祁陽人)率兩旅殘部向中華門撤退。就這樣,12月12日午後,南京最大的城門中華門暴露在穀壽夫眼前。

中華門高超過20米,甕城中築有藏兵洞27個,是南京最堅固的城堡。遠遠望上去,正門上方赫然寫著四個大字:誓複國仇。

日本人看到了麽?

南京城牆前有護城河,護城河跟南京城牆間有20多米寬的空地,這當中又挖了多層戰壕,並設有鐵絲網。

中華門一線的城牆上,密密麻麻地布滿彈痕,城樓和城牆外街道兩旁的建築物都在燃燒。在城頭上,中國守軍布置了30多門迫擊炮,每隔50米,就放著一挺捷克式機槍。第88師師長孫元良和參謀張柏亭、補充旅旅長吳求劍(黃埔軍校3期,湖北黃梅人)坐鎮城頭。

雨花台陷落後,為提防日軍偷襲,孫元良叫人把護城河上的橋炸毀,退到城下的廖齡奇殘部沒法進城,隻好邊打邊往下關方向撤。

日軍很快就撲過來了。

仍是第114師團,雨花台攻下來後,末鬆茂治叫傷亡慘重的山本聯隊停下來休整,往中華門方向派出千葉聯隊。千葉小太郎當了先鋒後,立馬把自己的軍旗中隊派到第一線。

這是個冒險的行動。

熟悉日本軍史的人都知道,聯隊軍旗是日軍的**,每麵聯隊軍旗都是天皇親手授予的,按軍規:軍旗在,則聯隊在;聯隊若將覆滅,必須焚燒軍旗。若軍旗被敵人奪了去,就算這個聯隊毫發未損,其番號也要被撤銷。由於聯隊軍旗如此重要,所以在戰役中經常出現聯隊長在戰役危險時親身護衛軍旗的事。

日軍聯隊中專門設置有軍旗中隊,180個人不幹別的,專門保護軍旗,而旗手呢,至少是少尉軍銜。一般來說,軍旗中隊在聯隊本部左右,但千葉竟一下子把聯隊軍旗中隊派到了一線,目的很明確:如果僥幸得手攻占中華門,他們就成了第一個在南京城頭插日本聯隊軍旗的,軍功自然顯赫了。

很遺憾,千葉想得挺好,但他的部下太不給力了。前麵說過,這個第114師團主要由退役高齡士兵組成,被緊急召到軍中,來自各行各業,一個個都胡子拉碴的,雖然有軍事經驗,但由於歲數大了,衝鋒起來就不行了。

到了南京城下,千葉把指揮部設在一間民房,軍旗中隊也被隱蔽在附近。千葉想在中華門城下搞爆破,但他的工兵隊顯然低估了中華門的耐爆度,一個工兵分隊好不容易摸到門下,把炸藥放好了,也引爆了,但中華門卻紋絲未動。千葉又派了一個中隊衝擊,但很快被殲滅。令日軍奇怪的是,城頭上看不到中隊的機槍,但火舌確實又是從城上噴射下來的。(直到占領南京後,日軍才發現,守城的中國士兵在城上挖了地洞,然後從牆體上掏出槍眼,機槍就是從那兒打來的)見中華門太過堅實,千葉聯隊轉攻雨花門。此時,從杭州灣一直開過來的第10軍藤田實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33期,鹿兒島人)戰車中隊的坦克終於開到了南京城下。藤田實彥有一號,後來日本著名作家司馬遼太郎(《宮本武藏》和描寫秋山好古、秋山真之兄弟的《阪上之雲》的作者)是他的部下,此人在日軍中被稱為“胡子之王”。至於他的胡子是什麽造型,有多誇張,沒法形容,隻能說在你的想象之外。而且,戰後的1946年,就是在這個藤田的主謀下,日本人在吉林發起了著名的“通化暴亂(1946年2月3日,吉林省通化市舊日本軍發動的武裝暴動。由於當地八路軍(時稱東北民主聯軍)事先掌握情報,控製了內應分子,端除了暴動指揮部,暴動就此平息。)”。我們都看過一張照片,畫麵上是中華門前日軍坦克在衝鋒。那就是藤田的坦克。第6師團這邊,先是岡本鎮臣的第23聯隊,然後是岡本保之的第13聯隊,後者是一支地道的熊本部隊,士兵來自熊本縣,打頭陣的是十時和彥中佐第1大隊加川勝馬第3中隊的瀨戶本小隊。

中華門前是條大道,兩旁都是店鋪和建築,城上的中已用火力把這條道路封死。日軍把步兵炮和機槍架到兩邊建築的頂上,向著城牆亂擊,但沒什麽效果。

瀨戶本準尉的指揮所離中華門隻有200米,在一個空房子裏。從這裏衝到中華門前,肯定會傷亡不少。而且,他注意到:高大寬厚的城牆前,有條20來米寬的護城河,要想衝到門下,就必須先渡過護城河。護城河上的橋已被中國守軍拆了,至於河水有多深,由於不能接近,也搞不清楚。

就在瀨戶本犯愁時,他手下的代理分隊長八田隆幸上等兵派人來報,說他們有一個發現。

這是個致命的發現。

原來,八田上等兵帶了幾個日軍摸到跟中華門外主幹道平行的一條小街,這裏處於中華門與水西門之間,在搜索中發現:小街盡頭有個房子沒受炮火破壞,房子裏有三個窗戶,而窗戶外就是護城河!護城河對麵的城牆已經被飛機和重炮炸得坍塌了不少,坍塌口離城牆根隻有十五六米高。叫八田更為興奮的是:這裏的護城河上,有條沒來得及被中國守軍炸掉的木橋!

瀨戶本立即上報中隊長加川勝馬。

再說此時的八田,已經帶人摸進這個房子,但剛進去就被城上的中國守軍發現。一等兵高村抱著輕機槍,剛從窗戶口一探頭,就被擊斃了,另兩名士兵也被打傷。

於是日本人不敢動了。焦急中,八田等來了騎著自行車一路狂奔的傳令兵大角康夫。

大角帶來了中隊長加川的命令:堅守到天黑,在工兵配合下,從這裏突擊中華門!

日落紫金山後,加川勝馬帶人鑽進這個房子,告訴八田:大隊第3中隊將跟第1中隊聯手,在一個工兵分隊的配合下,力爭從這個“天賜寶地”衝進南京。

下麵就是組織敢死隊,代理小隊長瀨戶本準尉被任命為敢死隊隊長,隊員是八田隆幸等11人。出發前,加川給這12個鬼子往水壺蓋裏倒清酒。

天黑後,南京城牆上亮起流動的探照燈。

打了兩顆煙幕彈後,日本人的敢死隊發起進攻。

第一個站起身的是隊長瀨戶本,這小子抽出軍刀,壓低了嗓音狂嚎了一聲,第一個翻出窗戶,衝上木橋。後麵跟著上等兵八田隆幸等人,以及包括平石小隊長在內的工兵4人,他們帶著炸藥。

但就在距對岸還有五六米時,出事了。瀨戶本舉著戰刀第一個栽進河裏。怎麽呢?因為木橋到這裏就斷了。

緊跟在後麵的八田還算反應快,來了個急刹車,站在斷橋前,後麵的日軍也停住了。

瀨戶本這下知道河水有多深了,一米多深,正到他脖子那。幸好還有幾米遠,橋上的隊員跳下河,拚命往對岸遊。平石等幾個工兵,一邊托著炸藥包,一邊也掙紮著上了岸。

城上守軍發現日軍突擊後,立即組織火力,由於日軍很快就摸到城根兒,射擊已經沒有角度了,主要是往城下丟手榴彈,日軍死傷不少。

工兵小隊長平石帶人在坍塌的那處城牆下安放炸藥,由於過度緊張,點炸藥的第一個工兵竟然沒點著,伏在地上的日軍等了半天,不見動靜。第二次,平石親自去引爆,這下炸藥響了。隨著一聲巨響,耀眼的白光一閃,原來已經坍塌的城牆,又往下降了一米多。

爆炸聲一響,第二波日軍就帶著事先造好的梯子跳進護城河,向這邊遊來。這波日軍都是工兵。他們不僅帶了木梯,還帶了繩梯。上岸後,日軍豎起梯子就開始往上爬。

由於日本人的梯子沒那麽高,很多是兩架甚至三架綁在一起的,所以不太結實,不少日軍爬著爬著就掉了下去,沒掉下去的又有不少喪命於守軍的槍口下。

這段城牆上的中國守軍,是王耀武第51師李天霞第153旅第306團,團長就是上海戰中我們見過的邱維達。此時,周誌道第151旅正跟日軍在水西門外死戰,肉搏中,第302團團長程智壯烈殉國。

此時,在淳化鎮受傷的張靈甫、紀鴻儒兩個團長已被王耀武護送到對岸治療,程智團長又陣亡了,邱維達獨撐水西門一線的城防。

日軍敢死隊衝上城牆後,被打了下去,又衝上來,又被打了下去,但日軍似乎也瘋了。

日本人會搞敢死隊,我們就不會麽?邱維達在預備隊裏拿出一個加強排,問大家:知道今夜意味著什麽嗎?

戰士們說:死。

邱維達說:是以死報國。

城頭的寒風中,大家已熱淚盈眶。

這個排的戰士,拿著上了刺刀的步槍,每人帶了20發子彈,腰裏別著8枚手榴彈,向城牆缺口處衝了過去,他們再也沒有回來。

水西門和中華門之間的這段城牆出現險情後,南京憲兵第2守團緊急馳援,邱維達這時候已作必死準備了。在隨後的激戰中,第306團第3營營長胡豪(黃埔軍校4期,江西興國人)親率戰士死戰日軍,身中七刀殉國。團長邱維達本人,大腿中彈,因失血過多,昏迷了過去。

馳援而來的南京憲兵團繼續跟蜂擁入城的日軍肉搏。但戰鬥中,穿黃軍裝的士兵越來越多……就這樣,到12月13日淩晨1點多,日軍占領了這段城垣,但日軍沒擴展戰果,而是叫工兵搬過來沙袋,在城垣上固守著方圓30來米的陣地,想等天亮後再進攻。

加川勝馬欣喜若狂,認為自己的部隊最先登上了南京城。於是,緊急叫傳令兵給坐鎮後方的聯隊長岡本保之報喜。

但岡本拿到戰報後非常沮喪,因為半個多小時前,長穀川正憲的第47聯隊已經衝上中華門了。在通往南京之路上,這個聯隊出現霍亂,被隔離了一周,長穀川急得夠嗆,生怕趕不上攻占南京,後來生生地追上了師團主力。在第1大隊第3中隊長三明保真帶領下後來居上,12月13日0時30分,竟第一個攻上了中華門,將日章旗插在城頭的是一個叫中津留大作的伍長。

實際上,中華門和水西門之間的城牆,在12月12日下午就被打開了缺口(八田上等兵發現的那個坍塌處)。當時,第6師團的炮兵部隊(藤村謙)在雨花台上設野戰重炮猛擊,發射了500多發炮彈後,打開一個缺口,岡本鎮臣第23聯隊第3大隊第9中隊中隊長肥後盛英一度帶人衝了進去,時間是下午4點44分,但很快又被中國守軍打了出來。所以,後來的普遍說法是:中華門在12月12日傍晚就陷落了。嚴格地說這並不準確。

就在這個時候,第114師團千葉聯隊狂擊雨花門,光華門、中山門也分別被第9師團脅阪聯隊和第16師團大野聯隊炸開了豁口,紫金山戰鬥則到了最後的關頭,沿長江而來的山田支隊已經占領了幕府山,國崎支隊已渡到江北正向下關對麵的浦口疾進……

棄城

1937年12月11日,抵達廬山的蔣介石被身邊的無線電機要人員告知:已經收不到南京的消息了。

就在這一天,蔣介石留在南京的兩個貼身衛士班,在隊長俞潔民的帶領下出了挹江門,在下關坐上自己掌握的一艘火輪向上遊九江開去。這是南京圍城後第一隊脫險的人。不是沒有唐生智的命令誰也不許走麽?但俞潔民是蔣介石的貼身衛士長,把守下關的宋希濂也不敢攔。

這天晚上,蔣介石得到安徽當塗陷落的消息。當塗在哪?蕪湖和南京之間。也就是說,日軍已經完完全全地完成了對南京的包圍。如果不放棄南京,守城部隊基本上會被日軍圍殲。但蔣介石這邊跟南京的通訊已中斷,他隻好電令在長江北的顧祝同,叫他轉告唐生智,原話是:“如情勢不能久持,可相機撤退。”

一個電話打過去,正好是唐生智接,顧祝同叫他11日晚先渡江,同時向各部隊下達突圍命令。但唐的想法是:如果自己先走,雖有蔣的口頭傳話,但畢竟不是白紙黑字,將來他必成為媒體和民眾心中的逃將,有一萬個嘴也說不清楚,所以他告訴顧祝同,必須召集司令部會議,向將領們傳達蔣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