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國傳統的差異心理思想

差異心理是教育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早在20世紀初,桑代克撰寫的《教育心理學》就把個別差異作為其三個組成部分之一。一、幾種主要的差異觀

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在長達兩千多年的理論和實踐的探索中,形成了幾種較為完整的差異觀,力求對個別差異的形成作出各自的解釋。

(一)氣稟論

氣稟論主要從稟氣的角度來考察個別差異的形成,認為人的個別差異是由一個人稟氣的多寡、厚泊、剛柔、清濁、偏正等決定的。王充說:“稟氣有厚泊,故性有善惡”;“氣有多少,故性有賢愚”。陳淳也明確肯定:“蓋人之所以有萬殊不齊,隻緣氣稟不同。”總之,在他們看來,人的智力和能力、氣質和性格,乃至於人的品德等方麵的差異,都是由稟氣來決定的。氣稟論的意義在於它肯定了先天因素在個別差異形成中的作用,但它完全抹殺了後天因素對形成個別差異的影響,而把氣稟看作是唯一的決定力量。這顯然帶有先驗的性質。有人把氣稟論說成是今之遺傳決定論也是不對的,因為我國古代大多數的思想家、教育家,都未能將氣稟和遺傳聯係起來,隻有極少數學者如朱熹、王廷相、王夫之等才朦朧地意識到氣稟與遺傳的關係。

(二)習染論

習染論主要是從環境和教育影響的角度來考察個別差異的形成,認為人的個別差異是由習染來決定的。墨子、孟子是持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墨子認為人性如“素絲”,“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孟子則提出“性無善無不善”,它像“湍水”一樣,“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他們兩人都肯定,人性本來沒有什麽差異,隻是由於受環境和教育的影響,其個別差異才顯示出來。孟子與荀子也可以說是兩位習染論的主張者。總之,凡是主張個別差異與人的先天因素無關,或主張與先天因素有關但先天因素都完全一樣的思想家、教育家,都可以說是習染論者。習染論的意義,在於它重視習染即環境和教育對形成個別差異的決定作用。它在反對“生而知之”的先驗論方麵具有不可磨滅的功績,但它忽視形成個別差異的先天因素,因而走上了與氣稟論相反的另一極端。

(三)性習論

性習論主要是從性與習,亦即先天因素與後天因素相結合的角度來考察個別差異的形成,認為人的個別差異是在先天因素(“性”)的基礎上通過後天因素(“習”)的影響形成的。這一觀點濫觴於《書·太甲上》的“習與性成”一語。孔子據此並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而提出了“性相近,習相遠”的命題。這表明,孔子既看到了人的先天因素的細微差異,也看到了後天因素在個別差異形成中的重大作用。嗣後曆代有不少學者繼承並發展了性習論的觀點,如王廷相既肯定“天賦相近”,又提出了“凡人之性成於習”的命題;且進一步指出,即使“父母兄弟之親”,其心理的個別差異也不可能由遺傳決定,隻不過是“積習撚熟然耳”。王夫之認為,由於人們處於不同的時、位,因而在心理方麵的差異也是十分懸殊的,並且提出了“性日生日成”說,認為人性是“未成可成,已成可革”的。

性習論克服了氣稟論和習染論各自的片麵性,較全麵、辯證地考察了個別差異的形成問題。正因為如此,性習論就成為我國傳統心理思想史上影響最大、學術價值最高、與現代科學心理學理論最接近的一種觀點。

二、關於個別差異與因材施教

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對個別差異的認識與研究,可以追溯到孔子所提出的“性相近,習相遠”的命題。孔子考察了智力、能力、性格、誌向以及學習態度、學習專長等各個方麵的差異。孟子對個別差異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他說:“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這段話的含義非常深刻:(1)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各不相同,個別差異具有普遍性;(2)心理的個別差異更加明顯、更加突出;(3)個別差異是可以測量的。桓譚對個別差異的認識則具有更大的價值,他說:“凡人耳目所聞見,心意所知識,性情所好惡,利害所去就,亦皆同務焉。若材能有大小,智略有深淺,聽明有暗照,質行有薄厚,亦則異度焉。”他不僅指出了人的心理具有共同性的一麵,即所謂“同務”,而且還揭示了人的心理具有差別性。即所謂“異度”。總之,在我國古代的一些學者看來,無論是宏觀還是微觀,無論是無機界還是有機界,無論是低等的動植物還是高等的人類,都存在著差異;差異是無處不在、無處不有的。據此,他們得出了“天下之物”“直無一同者”、“天下之人心”“直無一同者”的結論。

因材施教是以學生心理的個別差異為基礎而提出的一條教育(包括教學)原則。它濫觴於孔子的教育實踐。但孔子未明確提出“因材施教”這四個字,而是“二程”和朱熹從孔子的教育實踐中概括出來的。如二程說:“聖人教人,各因其材。”朱熹亦雲:“聖賢施教人,各因其材。”後世通行的因材施教這一概念便導源於此。

張載在總結自己教育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幾點頗有價值的看法:第一,教育應當“盡人之材”。即一方麵要充分挖掘和發展學生的才能;另一方麵又要考慮和顧及他們的接受能力。第二,教育學生既要考慮內容的“難易”,又要考慮學生才資的“美惡”。第三,教人要“當其可,乘其間”。“當其可”,意思是當學生在知識上、心理上達到了可以接受某一種或某一階段學習的時候,教師要及時進行教育;“乘其間”,意思是教師要根據學生知識上、心理上的不同階段的不同特點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教育。

因材施教既是教學原則,又是教育原則。一般地說,作為教學原則的因材施教是以學生智力的個別差異為依據的。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其意即對於不同智力水平的學生,在教學上應有不同的要求。後世很多學者都接受了孔子的這一觀點和做法。

一般地說,作為教育原則的因材施教是以學生性格的個別差異為依據的。如關於“聞斯行諸”的問題,冉求問時孔子回答說:“行之。”子路問時,他卻回答說:“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當時在場的公西華有些疑惑,便請問老師為什麽同一問題卻有兩種回答。孔子解釋說:子路好勇過人,遇事莽撞,所以應當給他潑點冷水,讓他及早打退堂鼓;冉求膽小怕事,遇事退縮,所以便給他加油打氣,鼓勵他馬上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