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品德心理概述(2)
道德品質的心理結構十分複雜,它表現在道德動機和道德行為方式之間不是一對一的關係。首先,同樣的行為方式在不同人的身上可能是由不同的道德動機所引起的。例如,同樣是幫助老年人,有的人為了滿足助人為樂的道德動機,有的人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誇獎,甚至是為了得到錢財。其次,同樣的道德動機在不同的情境中會表現為不同的行為方式,或者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現為不同的行為。例如,同是為了關心集體,有的同學表現為積極參加班級活動,有的同學會偷著將家裏的東西獻給班級。所以,有良好的道德動機,並不一定就會表現出適當的道德行為方式;而適當的道德行為也並不意味著一定具有高尚的道德動機。
道德品質心理結構的複雜性還表現在道德動機和道德行為方式都是多層次的,具有水平高低之分,表現出年齡階段性,需要有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由於所依據的道德觀念水平不同,道德動機的層次可以從低到高依次排為:具體的道德概念水平、抽象的道德原則水平、道德信念水平。兒童的道德動機往往與一些具體的道德觀念相聯係,如助人隻是幫助鄰居的老人。道德動機會逐步發展到抽象的道德原則水平和道德信念水平。道德動機的水平越高,概括性越大,在道德行為上可遷移的範圍越廣。
道德行為方式也具有不同的層次,美國心理學家通過分析人的社會行為,將其分成五種類型,也可以說是五個層次:一是非道德的行為,指不能用道德標準來衡量的行為,是一些不具備道德觀念的幼兒、弱智兒童或精神病患者所表現出的行為。二是自我中心性行為,即行為的動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利益,但選擇的行為方式合理,社會能夠允許。例如,幫助別人是為了作出一副樣子,從而獲得某種個人利益。由於這種動機畢竟是一種從自身角度看問題的低水平動機,不會表現出一貫的道德行為。三是依從傳統慣例的行為,這類行為的特點是服從權威,按習慣行事,遵從集體的主張,依從社會的風尚。這類行為在道德上是無可非議的,“因為大家都這麽做”就是道德規範的特點。但是,這種行為背後的動機水平也不高,缺少自己的價值觀,在某些場合會表現出機械的自然行為,在某些場合又會表現出盲目的從眾反應。四是良心主義行為,即道德規範已內化成個人的行為指南,為了求得內心安寧,人們會作出道德行為。例如,有的學生考試不作弊是因為他們認為作弊是一種不良行為,如果自己作弊會感到羞愧和不安。引發這種行為的動機已達到很高的水平,具有了自己的價值觀,但這種行為並不是在利他原則的支配下所采取的。五是理性的利他主義行為,這是在充分認識道德原理後所表現出的最高層次的道德行為,表現在為了他人需要而控製自己的私欲。例如,有的學生在別人需要時與同學共享自己的物品,主動地幫助學習差的同學。
調查發現,社會上的大部分行為表現在利已與利他之間,而同一個人在不同情境中會表現出不同層次的行為。例如,某個人對待工作所表現的多為依從傳統慣例的行為,而在對待家庭所表現的多為良心主義行為。
道德品質心理結構的複雜性的另一個表現是從道德動機到道德行為之間還存在一係列其他心理因素,不能將其簡單化。威爾遜提出,影響人們表現道德行為的因素有:第一,具有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態度;第二,具有推測他人在某種場合有何種想法的能力;第三,掌握在道德情境中怎樣做才是正確的知識;第四,能夠辨別在某一情境下如何做才是有效的(在某一情境下正確的行為未必就一定有效,如不會遊泳的人跳水救人就是無效的行為);第五,在道德情境中能從他人的利益出發,根據道德規範進行誠實地判斷,並付諸行動(這一因素即為道德動機與行為的一致性);第六,動機達到適當的水平且具備作出某一道德行為的能力。
由於道德品質的心理結構具備複雜性的特點,使得評價和培養兒童道德品質的任務也變得非常複雜。品德結構的四種心理成分是彼此聯係、相互製約、相互促進的,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有機整體。道德認識為整個心理結構奠定思維基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品德其他成分形成的方向、內容和速度;道德情感是聯係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的中間環節,是品德重要的內在條件和力量;而道德行為是品德形成的終末環節,是衡量人們道德品質的一個最重要的標誌,道德行為還在一定程度上對其他各種心理成分進行檢驗,起著加固、調節的作用。
對品德的心理結構的認識,不僅有助於我們深入地理解品德的實質,同時也有助於我們了解品德形成的動態過程,為品德的培養奠定基礎。
二、品德的形成
(一)道德品質形成的心理實質
雖然道德品質的心理結構比較複雜,不同理論學派所強調的側麵也不一樣,但人們的一般看法是把道德動機和道德行為方式看成是道德品質的兩大構成部分,因而道德品質的形成也就是這兩大部分相互聯係的過程。
人的道德品質是在社會文化和教育條件下,在人際交往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在道德品質形成的過程中,知情意行四個心理因素要協調一致的發展,通過大量的道德實踐,一定的道德動機和道德行為方式之間形成穩固的聯係。在這種情況下,社會的道德規範內化為個人行動的指南,成為個人的道德信念,這是道德品質形成的心理實質。
道德信念指道德知識成為指導個人行動的基本原則,人們堅信它的正確性。道德信念是道德動機的高級形式,它預先決定了人的行動,它一經形成就不會輕易改變,使人在道德行為中表現出堅定性和一貫性。
人們往往容易把道德信念看成是堅定的道德觀點,把它歸屬於道德認識。實質上,道德信念是堅定的道德觀念與強烈的道德情感的“結晶”,並與道德意誌、道德行為密切聯係。隻有在道德認識的基礎上激發起強烈的道德情感,並經過反複道德實踐的驗證,道德信念才會產生。
道德信念表現為:第一,相信道德知識的正確性,形成堅定的道德觀點,根據自己的信念選擇新的道德知識;第二,將其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和進行道德判斷的標準,身體力行而不是停留在口頭上;第三,無論是自己還是他人,與之相關的道德行為會引起強烈的情感體驗;第四,用堅強的意誌行動去實現自己的道德信念,維護自己道德觀點的正確性。因此,培養道德信念是形成道德品質的關鍵所在。
(二)認知派和行為派對道德品質心理結構的不同看法
西方關於道德品質心理結構的研究,有認知派和行為派之分。
認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亞傑和柯爾伯格。這一學派強調道德動機在道德品質形成中的作用,其基本觀點為:第一,道德品質的發展與人的認知活動及其發展水平密切關聯;第二,道德品質的形成取決於道德動機、道德判斷和道德知識;第三,要根據認知活動及其發展規律去培養兒童的道德品質。
行為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班杜拉。這一學派強調道德行為方式的訓練,其基本觀點為:第一,道德行為是通過學習形成的,並通過學習而改變;第二,決定道德行為的是環境、社會文化條件;第三,通過提供良好的榜樣和強化學生的適當行為,能促進學生良好道德行為形成和發展。
認知派和行為派在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上都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觀點,並得到了實證研究的支持。但是,他們隻是強調道德動機或道德行為方式,而忽視另一部分的作用。如果在教育上隻是片麵強調道德動機的培養,隻是讓學生了解道德規範,則有可能使兒童的言行脫節。同樣,如果隻是訓練學生的道德行為方式,而不讓學生懂得道德行為的依據,就會使兒童的道德評價能力的發展和道德行為的靈活性受到限製。
(三)道德品質形成的開端與基本條件
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須使知情意行這些心理成分都得到相應的發展,如果它們的發展失去了協調性,致使某一成分有所偏離,就會相互削弱,影響道德信念的形成;如果對道德知識不理解,那麽情意行都會失去正確觀點的指導;如果缺乏情感體驗,就會缺乏推動道德行為的力量;如果意誌不堅定,道德信念就會動搖,情感也不易控製;如果不掌握道德行為方式,那麽其他幾個成分都將是空的。因此,品德形成是這些心理成分共同發生作用的綜合過程。
但是,在培養道德品質的過程中,這幾方麵心理成分的培養並不是齊頭並進的。一般認為,在品德形成和發展中,應沿著知、情、意、行的順序進行。但是,由於道德品質的發展具有年齡階段特征,影響道德品質發展的因素又是多方麵且相互影響的,因此在道德教育中要選擇最需要、最迫切、最有效的方麵人手。例如,可以通過闡明道德概念從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開始,也可以從激發道德情感人手,還可以從行為技能和習慣的訓練起步。所以,道德品質的培養可以有多種開端,但最終還是要使各種心理成分都得到發展,形成道德信念。
為了形成道德信念,有三個基本條件。第一,掌握有關的道德知識。第二,通過道德實踐,獲得與道德知識相符合的道德經驗。道德知識在道德實踐中被證實,道德規範便具有了可信性,學生的親身體驗會使外在的道德知識轉化成內在的道德觀念。如果道德知識與道德實踐的結果不一致,就會妨礙道德觀念的形成。第三,在道德實踐中的情感體驗具有重要的作用。隻有獲得積極的道德情感,道德知識才能轉化為道德信念,而道德情感的強烈程度才會影響道德信念的堅定性。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很多研究成果表明,品德也是年齡、教育以及社會文化經驗的綜合函數。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對不同的道德觀念持有不同的評價,有的更重視誠實、認真,而有的更注重合作、助人。因此,品德的形成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
(四)道德品質形成的特殊性
道德品質是後天形成的,是學習而來的。由於道德品質心理結構的特點決定了它的形成和發展與學校中學習係統科學知識的過程有明顯區別。
根據現代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認知學習是知識(信息)的獲得,是將新觀念與認知結構中的有關觀念相互作用並納入到認知結構中去的過程。把新舊知識聯係起來就是理解,練習與反饋可以促進和加深理解,而情感和意誌隻是加速或延緩這一學習過程,不是認知學習的必要條件。所以,認知學習所要解決的是“懂不懂”和“會不會”的問題。
在道德品質的形成過程中,雖然也需要理解有關的道德知識,但關鍵是“信不信”的問題。“懂”道德規範,又“會”進行有關的道德行為,但若是沒有道德信念,不“信”其正確性,就不會去做。要使學生相信有關的道德規範,知情意行的因素都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在學校教育中,必須注意道德品質形成和發展的特殊性。第一,知情意行四種心理成分在教育活動中經常是同時存在、共同發生作用,隻不過是在程度上有所差別。例如,一次公益勞動,既包括提高對勞動的認識,也需要激發熱愛勞動的情感,還能夠鍛煉道德意誌,使學生掌握與勞動動機相符合的行為方式。第二,培養道德品質要經過長期和反複的過程。由於道德品質需要多種心理成分的協調發展,而且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不能靠一兩次教育、一兩次活動來完成。第三,需要在人際交往的實踐中來形成。道德規範存在於人與人的關係之中,隻有通過人際間的交往活動才能使學生認識到道德規範的正確性和必要性,並產生情感上的體驗。因此,培養良好的班集體、促進同伴交往對於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