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人生第十一奇跡:智慧剝奪死的痛苦

1.死不過是睡眠的擴展

死是神秘的。若要一個人將死解釋成一種不可避免的悲劇之外的一種東西恐怕是很困難的。但是,這種狹隘的看法可以在考慮整個宇宙的總體計劃中得到拓廣。因為宇宙恒處於流轉變化之中。

人們並不知道,也不會經人們同意,他們就來到了這個世界上。在人生的大學校裏停留不長的時間,便又進到另一個智慧的星球上,自己自然不知道也沒有征得他們的同意。人在這個現實世界永遠生存下去並不是造物主總計劃之中的事。如果真正這樣的話,那才可悲哩!

試想,有什麽事情比這樣的情形更可怕:一個人被強迫著在這個現實世界上掙紮著永遠停留下去。在這裏,生活本身依賴於個人的永遠警戒。

生活的輪轉就像現代的學校係統。我們是先進入幼兒園時期,然後從那裏畢業出來進入中學,最後進到終端階段——大學。人們在這個現實世界裏的小小插曲的主要目標似乎就是一種教育的討程。

如果沒有死這種手段,試想一想世界上那些罪惡的人吧!——那些人將會永遠存在於世界上,使生活對每個人都變得悲慘可怕。從文明的發端起,他們就擾亂於世,成為征服者和自封的獨裁者,奴役著廣大的民眾。

死不過是睡眠的一種擴展形式罷了。在其中,個人可以卸掉自己的疲勞。讓那些不朽的人拋棄現實的身軀。於是,就造成了一種環境,在它之上,個人沒有最後的控製,並且它將被這樣地接受下去,最後從心靈中解散掉。

變化規律是宇宙係統的一部分,這一點必須理解。死的來到也是可以理解的,並且可以很幹脆地被作為一種必要來接受。變化規律存在於世,它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所以、人不可能永遠存在於我們這個現實世界上,因為它與變化規律是相悖的。

個人或許會恐懼死亡,很害怕遭遇它,並且總是將它看作一個悲劇。但是,個人在與宇宙總計劃的關係中僅僅是一個人質,一種抵押品,從而他們所有的與獲得滿足的途徑都整個地被叫做生命的一種小插曲所限製。在這個小插曲中,個人被給予了一隻自由的手,在渡過這場以自己所喜歡的方式參加的訪問。

2.智慧剝奪死的痛苦

哲學家對死亡的態度似乎是最可感知的一種。他們將死亡作為一種環境來接受。對於它,他們有一種很小,很受限製的控製。這樣一來,他就調整自己以一種中庸的精神狀態相信,當死亡到來之時,自己應該早有準備接受它,並且同時解散這種客觀物,貢獻出自己所有的能量,使自己的生活產生所有的益惠——他可以在與那些自己能控製的環境發生關係的過程中而得到益惠。

哲學家將恐懼死亡看作是對造物主的一種侮辱,而且,哲學家將與自己生命有關的任何環境都看作人生之磨坊產出的粉,並且很敏捷地調整自己,以一種最適合於自己的態度來從這些環境中獲得益惠。

某些人生之奇跡構成了大多數人心靈平靜道路的主要障礙。作這樣的人生奇跡之分析旨在幫助那些能將自己所害怕的事物轉變成自己能從中獲益之環境的人們。

通過上述我們對人生之奇跡的分析,這個“憂鬱之鳥”(大多數人毫無必要地喂養著它)就被剝奪了生存下去的權力。而且,通向人的心靈平靜之大道也被清理幹淨了。這乃是基於對所有生活環境之原封不動的接受。

我希望,所有讀著我這本書的人都在看完這一章後,將自己調整到這樣一種狀態,即正確地、合適地應用那些在下一章裏陳述的準則。這些準則旨在幫助你正確地與人生之奇跡發生關係,以使你從中獲得最大益惠。

3.本篇策略提要

(1)宇宙恒處於流轉變化之中。

(2)人在這個現實世界永遠生存下去並不是造物主總計劃之中的事。

(3)死不過是睡眠的一種擴展形式罷了。在其中,個人可以卸掉自己的疲勞。讓那些不朽的人拋棄現實的身軀。

(4)人不可能永遠存在於我們這個現實世界上,因為它與變化規律是相悖的。

(5)哲學家對死亡的態度似乎是最可感知的一種。他們將死亡作為一種環境來接受。

(6)哲學家將恐懼死亡看作是對造物主的一種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