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韓、趙、魏三家分晉

到了春秋末期,中原大國晉國日益衰落下去。晉國國君的權力下降,實權被欒家、解家、趙家、魏家、韓家、智家六家大夫把持著。他們都有自己的地盤和武裝,為了爭權奪勢,摩擦不斷,甚至互相動用武力解決。到後來,隻剩下四家,即智家、趙家、韓家、魏家。這四家,以智家的勢力最大。

智家的大夫智伯瑤是個十分有心計、有野心的人。他總想侵占其他三家的土地。一天,他把那三家大夫趙襄子、魏桓子、韓康子請到自己家中喝酒,喝到中間,他起身對三人說:“晉國在文公時是中原霸主,後來被吳、越奪取了霸主的地位。為了使晉國重振雄風,我主張每家都拿出一百裏土地和戶歸國君掌管。”智伯瑤當時權力最大,晉國國君凡事都聽他的。

三家大夫都知道智伯瑤存心不良,想借用國君的名義迫使他們交出土地,限製他們的勢力。可是三家大夫各懷心腹事,都怕得罪智伯瑤。韓康子首先表示讚同,願意把韓家的土地和一萬家戶給國家;魏桓子滿心不願意,怕得罪智伯瑤,也不得不說,把他家的一百裏土地和九千家戶給國家。

智伯瑤見韓、魏兩家都答應了,剩下隻有趙襄子沉默不語。智伯瑤轉過臉來詢問趙襄子的意見。趙襄子是個性情耿直的人,他看不慣智伯瑤那副狐假虎威的樣子,沒好氣地說:“這事我可不敢自作主張,土地是先祖遺留下來的產業,怎麽好拿來送給別人呢?”

智伯瑤一聽馬上翻了臉,兩個人在酒席宴上爭吵起來。宴會不歡而散。

智伯瑤見趙襄子拂袖而去,便想借機消滅趙家。他對魏桓子、韓康子兩人說:.“趙家占有那麽多土地卻不肯拿出來交給國家,這分明是有野心,我身為晉國正卿,不能坐視不管。”他當即決定自己率領智家人馬為中軍,韓家的軍隊為右軍,魏家的軍隊為左軍,三隊人馬浩浩蕩蕩直向趙家攻去。

趙襄子自知寡不敵眾,就帶領趙家人馬邊戰邊退,一直退到晉陽(今山西太原)閉門固守。

智伯瑤率領三家軍隊把晉陽城團團圍住,水泄不通。趙襄子指揮趙家兵堅守城池,不許交戰。智伯瑤組織力量多次攻打,都被趙家不是用弓箭射退,就是用滾木擂石打退,任憑怎樣拚命攻打,就是攻不下來。

雙方堅持了兩年之久,依然如故。

智伯瑤見強攻不下,心裏十分焦急,苦思瞑想也沒琢磨出來個好辦法。一天,他帶著親兵圍著晉陽城察看地形,看到晉陽城東北的那條晉水水勢很急,忽然想出一個主意:若是把流經晉陽城外的晉水引到西南,讓河水一直流向晉陽,再在上遊修築一座大壩,把河水攔住,等雨季來到之時。水壩裏蓄滿水,再挖開大壩,這樣,大水就會直衝晉陽,把晉陽淹沒了。

智伯瑤回來後把所想出的主意對韓、魏兩家一講,兩家都說是個好主意。於是,智伯瑤、韓康子、魏桓子三人分頭組織自家兵丁修築水壩。

這時正趕雨季,很快,水壩裏的水貯滿了。智伯瑤命令士兵在水壩上開挖出一個大豁口。這樣,大水直奔晉陽城,一下子灌進城裏去了。城裏的房子被淹沒了,老百姓不得不爬上房子頂上去避難。人們無法升火做飯,隻得把鍋掛到樹上做飯。就是這樣,趙家人恨透了智伯瑤的所作所為,寧可淹死,也不肯投降。

一天,智伯瑤邀韓康子、魏桓子一起去察看水勢。他遠遠望見晉陽城一片汪洋,得意洋洋地對兩人說:“照此下去,用不了幾天晉陽城就要被淹沒了。我早先還以為晉水象城牆一樣能攔敵人,現在我才知道大水也能滅掉一個國家呢?”

韓康子和魏桓子聽他這樣一說,禁不住暗自驚慌,可表麵還是隨聲附和,誇獎智伯瑤的聰明能幹。魏家和韓家都有河水流過,他們想:智伯瑤能利用晉水淹晉陽,說不定將來有一天他轉過臉來象對付趙家那樣對付自己。

晉陽被大水淹了以後,趙襄子十分焦急,他對手下謀士張孟談說:“現在老百姓情緒雖說比較穩定,可是要是水勢再往上漲,恐怕全城要保不住了。”

張孟談說:“事情危急,必須盡快想個辦法解決。依我看,韓家和魏家把土地割讓給智家,也不是心甘情願的,我們何不派人去遊說韓、魏兩家,讓他們幫我們去對付智家。”趙襄子覺得這個主意很好,決定讓張孟談前去做工作。這天深夜裏用繩子把張孟談送出城。

韓、魏兩家本來就不是心甘情願聽命於智伯瑤,經張孟談一說,都同意聯合起來對付智伯瑤。

第二天夜晚,智伯瑤在自己的營帳裏睡得正香,猛然聽見外麵傳來一片喊殺聲。他連忙披衣下去察看,才發覺床下到處都是水,還以為大堤決口漫過來的水呢。出外一看,兵營裏一片汪洋,士兵們正驚慌地往外跑。水勢越來越大,不大會工夫,大水就漲到齊腰深。智伯瑤正驚魂未定,突然從四麵傳來震耳欲聾的戰鼓聲。趙、韓、魏三家兵丁分由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帶領著,駕著小船、木筏,衝殺過來。智家的兵丁被砍的砍,淹的淹,全軍覆沒。智伯瑤自己跳上一條小船要逃,也被三家兵丁抓住亂刀砍死了。

趙韓、魏三家滅了智家,借此機會,三家一不做,二不休,乘勢把晉國的土地全部給瓜分了。

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派使者上洛邑去見周天子,要求把他們三家晉封為諸侯。周天子見木已成舟,也就樂得做個順水人情,就把韓康子、趙襄子、魏桓子三人正式封為諸侯。從此,晉國這一中原泱泱大國就從地圖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