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墨子的墨家的學說

春秋戰國之際,儒墨齊名,直到戰國時期,墨家弟子仍“充滿天下”、“不可勝數”,故史稱“孔墨顯學”。這個學派創建人——墨子,名翟,魯國人(一說宋國人),大約生於公元前468年,死於公元前376年,比孔子要晚一些。他出身於手工業勞動者,當過木匠,造過車子。其技術與當時的名匠公輸班齊名。同時,墨子也是一個自然科學家,在物理、數學方麵,有許多傑出的成就。墨子做過小官,讀過許多書,參加過政治活動。因此,他很能了解當時的社會政治鬥爭情況。他也熟習古代的經典,常與儒家學派辯論,形成一大學派。

由墨子及其弟子組成的墨家團體,其成員多是“耕稼樹藝”、“紡績織紝”的手工業者,也有少數是來自社會下層的“士”。墨家的團體,在墨子死後,其首領稱為“巨子”,代代下傳。他們有嚴格的紀律,其違禁者,輕則開除,重則處死。今存〈墨子〉一書,為墨子的門徒所編,代表了墨子和後期墨家的思想。

墨子處在奴隸社會快要瓦解,封建社會已經興起的時代。這時的孔子已提出了“舉賢才”的主張,但他強調的是在貴族範圍內選賢。而墨子則進了一步,認為即是農夫工匠,“有能則舉之”。因此,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尚賢”的主張。在他看來,“官無常貴,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原來貧賤的“農與工肆之人”,隻要有賢能的就應當舉用,原來富貴的人,無賢無能的,就得降為貧賤。這是墨子主張打破儒家所維護的等級製度和宗法親親製度。由此,墨子進而談到國家的產生問題。他以為最初沒有政治法律,每人都有不同的是非標準,意見不統一,互相爭奪,所以才選出賢者為“天子”和各級“正長”,統一是非,建立了國家,因而這些賢者們都是“兼愛”的,推而廣之,人人都“兼相愛、交相利”,即所謂“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墨子以為這種相愛相助的社會,就可以去掉社會上的禍亂,天下太平。而對於那些侵犯弱國小國的戰爭,他表示痛恨,主張“非攻”,要人們修城造械,製止以強欺弱的戰爭。前麵《班門弄斧》那篇有名的“止楚攻宋”的故事,就是墨子反對戰爭的一個實際行動。但是,墨子不懂得國家起源和戰爭的階級本質,而他以小生產者之間互愛互利的想法,擴大到社會上不分階級的“皆相愛”,這是小生產者階級的天真幻想。

墨子在政治上的這種觀點,反映在他的宗教思想上,提出了超越於人間之上的天。這個天是有意誌的上帝。上帝能賞善罰暴,人間最高統治者的天子,也要服從這個上帝的意誌。這個上帝的意誌是叫人們“有力相營,有道相教,有財相分”。上帝是愛人的,他為民興利除害,反對“強之暴寡,詐之謀愚,貴之傲賤”。墨子以這種“天誌”,作為地上的統治者的標準。不僅如此,墨子還相信有超越於常人能力的鬼神存在。這種鬼神的形象,也和他提出的上帝一樣,不是危害人民的,而是為民謀利的。墨子這些宗教觀點,是按照小生產者的願望,塑造出來的上帝和鬼神,是他們這個階級的幻影,企圖擺脫階級壓迫和社會災難的表現。這種宗教觀,雖然它的內容是對統治者的反抗和控訴,然而它終究是這個階級在政治上軟弱無力的表現,它雖然不同於奴隸主階級傳統的宗教觀,但它畢竟還是一種唯心主義的宗教現。

在哲學上,因為墨子重視實踐,認為一切言行要有實際的價值,反對那些空話廢話的“蕩口”之言。這樣,墨子在強調實踐的基礎上,就有可能在認識論上產生唯物的思想。墨子說:“聞之見之,則必以為有,莫聞莫見,則必以為無”,認為認識是來源於感官的實踐。墨子這種帶有初步的唯物主義認識論,在“名”與“實”的關係上,提出了“實”是第一性、“名”是第二性的正確觀點。對於如何認識客觀事物的方法問題,墨子提出“三表”(又叫“三法。),作為判斷是非真假的根據。他提出“言必有三表。何謂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乏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所謂“本之者”;就是要根據過去的曆史教訓,所謂“原之者”,就是在個人的經驗之外,還要察看群眾的親身經驗;所謂“用之者”,就是要看看它是否符合“國家百姓人民之利”?其中,所謂“用之者”,是墨子“三表”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他以此反對戰爭,反對貴族的世襲和特權,提倡節用、節葬和非樂等等。他也以這個標準,批判命定論在曆史上是沒有根據的,在實踐上也是有害的,強調了實踐的效果。因此,墨子的“三表”,是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淪,在人類認識發展史上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但是,墨子的認識論,還停留在感性階段,沒有上升到理性階段,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所以這種認識論也可以說是屬於經驗論。而經驗論就有它的片麵性。同誌在《實踐論》一文中,曾經分析過這種情況。他說:“這種理論的錯誤,在於不知道感覺材料固然是客觀外界某些真實性的反映(我這裏不來說經驗隻是所謂內省體驗的那種唯心的經驗論),但它們僅是片麵的和表麵的東西,這種反映是不完全的,是沒有反映事物本質的。”(《選集》第一卷,第267—268頁)這種原因的造成,對於墨子來講,是由於他代表的小生產者這個階級的狹隘性。

以上,是墨子在政治、宗教以及哲學上的觀點。這些觀點是根源於墨子所代表的小生產者階級。這個階級是處在春秋未戰國初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變時期,他們在政治上經濟上與奴隸主階級是對立的,與新起的地主階級也是對立的,因此在思想的各個方麵提出了他們自己的要求和願望,然而又表現了他們的軟弱無力,甚至他們把希望寄托在“王公大人”的統治者身上。可是,王公大人們從來沒有采納過他們的思想。

由於墨家所代表的小生產者這個階級,並不是獨立的階級和獨立的政治力量,所以隨著社會的急劇轉變,就導致墨家集團和其思想的分化。這在墨子死後的戰國時期,比較明顯。正如儒家在孔子死後,就“儒分為八”,而墨家在墨子死後,也“墨離為三”了。

因此,墨家從春秋到戰國,在其思想上也有了發展和變化。一般的就把墨子在世時稱為前期墨家思想,墨子死後的戰國時期稱為後期墨家思想。至於後期墨家的思想材料,主要是依據《墨子》書中的經和經說上下及大小取等六篇。這六篇也稱為“墨經”。

從“墨經”中可以看出,後期墨家繼承了前期墨家的進步思想,而克服了前期墨家思想中的唯心主義成分,在認識論、邏輯學和社會政治思想上以及科學思想上,大大向前發展了一步。

在認識論上,後期墨家認為人的認識;是主觀與客觀相接觸而來的。而認識的過程,認為是先通過感覺得來的知識,再經過思維的作用,就可以獲得真正的知識。並且,對於知識來源問題,分為“聞、說、親”三類,聞、說是指傳聞和推論得來的間接知識,親是指直接的知識。三類之中,又以親知為主。由此,後期墨家在認識論上,對於概念、認識、動機、行為(“名、實、合、為”),能與社會實踐聯係起來,並且把動機和效果也聯係起來,這比起前期墨家的經驗論和“三表”法,不但細密而且深化了一步。

邏輯思想是後期墨家思想的最大貢獻,也是中國哲學史上最早建立在唯物主義基礎上最有體係的邏輯理論。這種邏輯理論,在過去的史籍上稱為“墨辯”,它不同於當時莊子和名家當中的一些人帶有詭辯的思想方法。詭辯論多在概念以及判斷,推理上做文章,這固然在邏輯思想史上有片斷的貢獻,但它終究要流於唯心的概念遊戲,諸如白馬不是馬(“白馬,非馬也”),就是詭辯論者有名的一個典故,而後期墨家的邏輯是建立在客觀存在的基礎上。並且,他們所以重視邏輯,是為了有益於社會政治的目的,即為了要“明是非”、“審治亂”、“處利害”、“決嫌疑”等等,不是為了概念的遊戲。因此,他們在概念、判斷、推論等方麵,強調要驗之於人們所親知親聞的社會實踐,而且要有益於社會實踐。故在邏輯思想上,不但豐富和深刻,並且比起先秦其它各家有更多的科學內容。

在社會政治思想上,同前期墨家比較起來,後期墨家更強調君主要順從人民的意誌。過去墨子也講“利害;是善惡的標準,但利害的內容並不太清楚。而後期墨家認為,利就是老百姓“所得而喜”的利,其害,就是老百姓“所得而惡”的害。把利害即善惡觀,使之下合於百姓人民,而不是上符於統治者。由此,後期墨家又把利解釋為“義”,即所謂“利,義也”,認為義就是利,義和利並不矛盾。這就不同於儒家孟子義、利對立的思想。至於利,後期墨家不主張個人的小利和眼前的利,而是大家的利和長遠的利,個人的利能夠與大家的利一致起來。這是發展了墨子“兼相愛交相利”的思想。

至於在自然科學和自然科學思想方麵,墨家在先秦時代也是比較突出的。例如圓與四方形的幾何學和數學,折射與倒影等等的光學和物理學,進而對於運動與時間、空間的關係,以及解釋人的生命、夢幻等等的科學思想,在當時是具有很高的水平。

但是,在先秦一度與儒家並名的墨家“顯學”,到了秦代,尤其到了漢代獨尊儒家以後,墨家思想消沉下去了。這是因為他們所反映的小生產者階級的社會政治思想及其哲學思想,不適合封建統治者的需要,因而被壓抑和排斥。然而,墨家思想中的認識論、邏輯學和科學思想,還是被荀子及以後的進步思想家繼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