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楚莊王一鳴驚人

秦國稱霸西戎之後,各諸侯之間一連十幾年沒有發生重大戰事。地處南方的楚國在楚成王的治理下日漸強大,也有意跟中原霸主晉國爭奪地位和勢力範圍。

楚成王死後,他的兒子商臣繼位,史稱穆王。幾年後,穆王也死了,他兒子繼承王位(公元前613年),就是楚莊王。當時莊王還不到20歲,輔佐他執掌朝政大權的是他的兩位老師鬥克、公子燮。

年輕的楚莊王什麽事都做不了決斷,即位後的3年裏整日飲酒作樂,對國政不聞不問。晉國趁此機會又把一向歸附楚國的幾個小國拉了過去,並訂立盟約,楚國上下群情激憤,好多大臣要求出兵與晉國爭奪霸權。無奈楚莊王不聽信勸諫,依舊尋歡作樂。他知道臣民們對他的行為很不滿意,就下了一道命令:凡是勸諫者格殺勿論。

大臣蘇從實在忍受不住,決定以死相諫。他在莊王麵前長跪不起,放聲大哭,莊王不知緣由,令他說個明白。蘇從直言諫道:“我是為楚國的江山社稷痛心啊!您不理朝政,沉湎酒色,長此下去,必然導致內憂外患,到那時民不聊生、國將不國,大王您也悔之晚矣!您隻顧一時的歡愉,不考慮長遠利益,豈不是太愚笨了嗎?我直言犯上,大王如判我死罪,我死而無憾!”

蘇從一番肺腑之言打動了莊王,他走下座位,雙手扶起蘇從,發自內心地說:“你們都是忠心耿耿的大臣,為我和楚國著想,我怎麽會殺你呢!”

果然,莊王從此改頭換麵,勤於政事:他首先提拔了一批德才兼備的官吏,嚴懲了3年中為非作歹貪贓枉法的昏官,製定法律,嚴肅朝綱,操練兵馬,擴大戰備。楚國原來混亂的社會局麵很快就穩定下來。

由於莊王痛改前非,知人善任,又胸襟寬廣,很多有才學的人士紛紛前來投奔,楚國日漸強盛。

在鬥克、公子燮掌管朝政時期,楚國內部矛盾重重,再加上頻繁的水災,百姓生活困苦,國家岌岌可危。鄰近的幾個小部落也乘機鬧事,侵犯楚國。先是戎族起來鬧獨立,占據了阜山,庸族人、麋族人也準備發動戰亂。

楚莊王麵對內憂外患,從容不迫,首先整頓內政,接著便出兵征討異己,收複失地。有大臣向莊王建議說:“在眾多叛敵中,庸族人是最首要、最凶惡的敵人。我們如果出兵打敗庸人,其他敵人必然會因懼怕而退卻。”莊王於是在公元前611年(魯文公十六年)秋天出兵征伐庸人。把庸人的叛亂平定後,那些弱小的部族果然都撤兵回去,向楚國稱臣納貢。

楚國滅庸後,不僅解除了西部的禍患,還把勢力範圍擴展到今天湖北西北一帶,與秦國接壤。

當時,晉國國君晉靈公昏聵腐朽、殘暴無比,國內矛盾激化、怨聲載道。原與晉國修好的各諸侯小國也背叛其主,轉而投奔楚國,與之結盟交好。

楚莊王率先領兵攻打陳國、宋國,並於公元前608年(魯宣公元年)取得勝利。第二年春天,楚國暗地慫恿鄭國興兵伐宋,結果宋國一敗塗地。晉國看到自己的盟國滅的滅、跑的跑,勢力範圍越來越小,威信越來越低,怎能吞下這口氣?於是在公元前607年夏,聯合宋、衛、陳三國預謀攻鄭,為宋國報上次戰敗之仇。楚國得知後,馬上派援軍到鄭國抵禦晉、宋、衛、陳四國聯軍。晉軍的統帥趙盾見楚軍氣勢淩人,有些膽怯,不但不下令出兵攻城,反而帶兵悄悄地回國了。

楚國的幾次勝利,更增長了楚莊王稱霸中原的雄心壯誌。後來,他又請了一位有名的隱士孫叔敖做國相,孫叔敖兢兢業業、克己奉公,盡心盡力輔助莊王,使楚國變得愈加強盛起來。就在此時,周天子為表示友好,派王孫滿去慰勞楚軍。莊王趁此機會向王孫滿問起周王室裏九鼎的大小輕重。九鼎是周王室權威的象征,莊王談及它,足見他野心心勃勃,欲與群雄一爭高下。

公元前597年,楚莊王親統大軍攻伐鄭國。晉國派兵援鄭,和楚軍在邲地(今河南鄭州市東)展開激戰。由於晉軍內訌,楚軍重創晉軍。此役的勝利,楚國也算報了城濮之戰的仇。從此,楚莊王威名大震。楚、晉兩國平分霸權,楚王和晉王同為霸主,各執牛耳,接受所屬諸侯的朝貢。楚莊王一鳴驚人,問鼎中原大功告成。

從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到楚莊王,前後一共5位霸主,曆史上通常稱其為“春秋五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