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酒的發明

我國的釀酒史源流長,並且酒的種類繁多。我們可見古人稱它為醴、濁酒、綠、醪等等。那麽,是誰發明了酒呢?

民間傳說,發明酒的是一個叫杜康的人,他把剩米飯掛在樹枝上,偶然間釀成了酒。後來,“杜康”就成為酒的代稱。曹操的詩中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另一種說法是,發明酒的人是夏禹時代的儀狄。據說儀狄是夏禹的女兒,她製成了酒獻給夏禹喝。夏禹喝了之後,認為甜美異常,且有一種從未體驗過的陶醉與舒適。於是,夏禹反對製酒,他認為這東西有可能吸引人沉湎其中,後世的君王也可能會為它耽誤政事,導致亡國。還有人認為,儀狄是夏禹的臣下。看來,儀狄生活在夏禹時代是確定無疑的,他(她)發明了酒,但這儀狄是何身份,今天已無從考察。

然而,發明酒的人真的是儀狄嗎?現代考古學發現,酒的釀造遠在夏朝之前就已開始,最早是用剩下的米飯自行發酵而成。隨著原始農業的發展,糧食生產越來越多,北方的高粱與南方的稻米都成為釀酒的原料。從考古發掘中出土的酒器來看,大汶口文化時期已經有了酒。距今7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中,也發現了飲酒用的陶杯、陶益等酒具。在河南偃師二裏頭遺址的出土遺存中,發現有大量隨葬的酒器。二裏頭遺址在時間上屬於夏代,可見夏禹之後,酒已經大行於世。後來的夏桀更是建造了酒池,可供3000人象豬一樣趴在池邊開懷痛飲。

夏禹對酒的反對是沒有用的,酒的魅力已征服了他的臣民。夏代釀酒之風越來越盛,連中興夏朝的少康也親自參與釀酒,還發明了製作“秫酒”的技術;這可能與他在有虞氏處做過專管膳食的庖正有關。

實際上,儀狄、少康都不是發明酒的人,他們的功績是總結了前人造酒的經驗,研製出一套成形的技術,所以得到了“作酒”的美稱;就像倉頡造字、孔子刪詩一樣,是建立在別人的勞動成果上的,是集大成者。

酒的大量釀製,從一個側麵反映了夏代農業的發展,特別是糧食產量的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