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乙未 巽下坎上 井

讖曰:馬跳北闕犬敖西方

數盡日月無光

頌曰:楊花落盡李花殘五色旗分自北來

太息金陵王氣盡一枝春色占長安

金聖歎點評:此象主李闖、張獻忠擾亂中原,崇禎投環梅山,福王偏安不久明祀遂亡。頌末句似指胡後,大有深意。

卦象:巽下坎上。井卦:井,有生存最基本需要的意象,也有紮根定居的意味。從政治上說,井也可以說就是地方行政機構。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往來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邑可以理解為政治組織、行政區劃。人為的區劃是可以經常改變的,但井還是井,還是在原來的位置上,不可能改變。巽乎水而上水,井。井養而不窮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剛中也。卦意為:村邑改動而水井不能遷走,每日從井中取水既不會枯竭,也不會滿溢。但人們往往隻顧取水卻不滔井,最後毀壞水瓶,如此,定有凶險。這個卦是異卦(下巽上坎)相疊。坎為水;巽為木。樹木得水而蓬勃生長。人靠水井生活,水井由人挖掘而成。相互為養,井以水養人,經久不竭,人應取此德而勤勞自勉。

釋:第三十二象是李自成傾覆大明王朝,明朝滅於闖王的預言。讖語“馬跳北闕”,“北闕”指北京的皇宮。“闕”皇宮門前兩邊的望樓,在此隱指宮門。與畫謎相應,馬跳入闕,是“闖”字。“跳北闕”即進北京,入皇宮。“犬敖西方”指自稱“天狗星下凡”的張獻忠,攻入成都建大西國,稱王。“??”,“傲”字“無人”(亻:單人旁)為“敖”。喻狂傲不羈的張獻忠,張獻忠在四川殺人以至有清朝“湖廣填四川”的百年大移民。張獻忠和李自成一樣,都是王嘉胤的部下。1630年王嘉胤因搶劫被通緝而造反,張獻忠率眾跟從。“數盡,日月無光”,“”十七,“日月”為“明”,喻明朝。“數盡”指明朝曆經17個年號,經十七世(16帝)氣數盡了。明英宗一帝兩世(兩個年號:正統、天順)1644年三月十九日,闖王攻入北京,祟禎帝自縊於煤山(景山)。明、清時期,一般每個皇帝隻有一個年號,每個年號,代表了一世皇帝,如洪武、崇禎、康熙。唯有明英宗是兩個年號:他被擄到蒙古前,年號“正統”,中間隔了景帝的“景泰”8年,而後英宗複辟,年號“天順”。頌語“楊花落盡李花殘”,字麵上指春末夏初,點出本象主體事件的時間。同時又隱含了兩個事件:“楊花落盡”指楊嗣昌1641年自盡(楊嗣昌,字文弱,明湖南武陵縣碴口坡人。出生於書香門第,祖父楊時芳為武陵名士,重視地方文化建設,曾自資在德山孤峰嶺修建石塔和八方樓;父親楊鶴,萬曆三十二年進士,詩文俱佳。楊嗣昌晚父六年,於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中進士。因處亂世,楊嗣昌及其父親楊鶴均以督兵著世。楊鶴官至兵部右侍郎,總督陝西三邊軍務。楊嗣昌為明朝三世老臣,曾被閹黨排擠辭官,崇禎元年(1628年)被啟用。1637年,任兵部尚書,率兵大敗李自成,逼降張獻忠,升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仍掌兵部事,權傾一時。1639年張獻忠再叛,楊嗣昌大敗張獻忠,進而入川圍剿。1641年初張獻忠出川奇襲襄陽,殺襄王;李自成克洛陽,將福王煮食。楊嗣昌“益憂懼,遂不食”而死。),李自成從此沒有對手了。“李花殘”,李花敗落,喻李自成被滿清兵打敗。“五色旗分自北來”是指李自成的攻入北京。李自成率20萬大軍,打著五色旗,從北麵殺來,包圍了京城。三月十八日,外城守軍投降;十九日內城不攻自破。李自成親率執藍旗的禦營中軍進德勝門;另四支是前後左右營,分別打著黑、紅、白、黃四色旗,進朝陽、阜成、宣武、正陽四門。“太息金陵王氣盡,一枝春色占長安”,明太祖安息的金陵王氣已盡,李自成於春天占據北京(三月十九進京,五月初一撤離),明朝滅亡。“金陵”,今南京。金陵的鍾山有安葬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長安”,喻首都,在此指北京。雖然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大順王,也是春天(1644年陰曆十二月末立春),但在這裏“長安”是指北京(古文常用的借代修辭,用相似的來借代、比喻。如白居易的《長恨歌》裏,開頭用“漢皇重色思傾國”漢皇不是漢朝皇帝,而是指代唐玄宗。“長安”是唐朝首都,用以借代、借喻後世的首都。到明朝,都城自然是指“北京”)。頌曰四句詩預示著李自成的天下不能長久。“李花殘”,北方民族終將取得天下。“太息金陵王氣盡”,暗指漢人稱帝的氣數已盡。釋圖:圖中一扇門,門中有馬,一個“闖”字浮現眼前,李自成生於1606年,屬馬。闖王李自成滅明,“日月無光”指“明亡”(日月合在一起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