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母慈子孝 投師學聖
母親說出這樣的話,我非常感動!我們母子相依為命三十多年,現在她的辛苦終於得到了成果,可是她沒有把成果留給自己,而是奉獻給社會,奉獻給聖賢教育的事業。翻出三十多年來的這些相片,母親含辛茹苦的養育,都還曆曆在目,母親的諄諄教導,仿佛就響在耳邊。大家看到的相片,一張是我很小的時候跟母親照的,一張是近期跟母親照的,感恩之心充滿了自己的心靈,發大誓願要報母恩。
報恩就是要養母親之誌,母親的誌向是希望我立身行道,傳播聖賢教育。母親就帶著我一起到恩師座下正式拜師,請恩師收留我,悉心地指導我。我也願意全心全意地跟著恩師學習、弘揚聖道。拜師之後,2006年年底,我送給母親一個生日賀卡,上麵寫了一首詩,叫“感恩慈母頌”,願意跟大家分享:
春秋六秩轉瞬間,育兒辛苦三十年。
昔有孟母勤策勵,而今家慈不讓賢。
不戀高薪教授銜,唯希獨子德比天。
從來豪聖本無種,但以誠明度世間。
這首詩大意是父母六十多年辛苦,轉瞬之間教導孩子也三十多年了。母親的心誌如同當年孟母,希望培養像孟子一樣的聖賢。放下世間名利的追逐,不貪戀高薪、教授這些名銜,隻希望自己兒子的德行能夠效法天地、效法聖賢,立誌成聖成賢。能不能做到?從理上講每個人都能做到。孟子說的好,“人皆可以為堯舜”,也就是說人皆可以為聖賢。“從來豪聖本無種”,沒有說天生的某個人一定是聖賢,一定不是聖賢,每個人都可以做聖賢,隻要自己肯承當;怎麽做?“但以誠明度世間。”古德有說:“聖賢之道,唯誠與明”,《中庸》上講,所謂“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聖人本性真誠而有智慧,這叫“自誠明”,這是天性,是我們的本性,這就是道。那麽“自明誠”,明白了以後,覺悟了,要效法聖賢,養我們的真誠,這就要教、要學。
我們學習聖賢教育,談到《孝經》的明宗,修學的方法,茂森也很有感觸,得力於父母、師長的教誨,才有今天的覺悟。願意真正落實《孝經》的修學,不僅要事親,還要事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更要立身行道,成就聖賢,回歸本善。這是第三個方麵。
四、論用——宇清,國安,家和,人樂
第四是論用,就是學《孝經》的作用,學了有什麽好處,能得到什麽利益?這個利益太大了。恩師的話:“宇清,國安,家和,人樂。”“宇清”是整個宇宙都清,得到太平、圓滿的利益,國家也能得到安樂,這是和諧社會;“家和,人樂”是家庭和順,人人也得到幸福美滿快樂。怎麽得到?行孝。以孝治身,以孝治家,以孝治國,以孝來平天下。這是《孝經》教導我們的功用,非常的圓滿!所以古代很多的帝王都注《孝經》。因為他們意識到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重要,而《孝經》是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