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被尊重的孩子膽更大

鵬鵬是我的小侄子,因為父母忙碌、生活單調,很少與外界接觸,導致他出現情緒交往障礙。表現為脾氣急躁、不肯學說話、怕生人,害怕草坪、沙灘等很多平常的生活場景,不敢自己打傘,不敢坐電梯。他兩歲零四個月的時候,我曾經親自帶了他半個月,教他學會了幾十個字,慢慢地他的狀態開始變化,很快學會了說話。這件事情深刻地改變了鵬鵬父母的教育態度,不再粗暴地對待孩子,開始懂得尊重孩子的願望和需求。

到了鵬鵬5歲的時候,回頭翻看他兩歲多的照片,通過對比發現,他最大的變化不是身高體重,而是表情。

兩歲時的鵬鵬,臉上常常寫滿不安和拘謹。那時候他總是一副怯生生的樣子,睡醒了如果發現隻有我在房間裏,一個箭步就衝出去,連鞋都顧不得穿,仿佛見了洪水猛獸一般。

經過全家人的不懈努力,5歲的鵬鵬不但表情坦然,也變得很敢說話。他是一個車迷,坐公交車的時候喜歡坐在第一排的位置上,目不轉睛地觀察司機師傅開車。如果沒坐到那個位置,他會自己去協調:“叔叔,我們換個位置好嗎?”通常大家都不會拒絕他。鵬鵬有這樣的表現,令我感到非常吃驚,在三年前根本不敢想象。

有一天,樓下有個十來歲的孩子在玩魔術,道具還很全,鵬鵬和我的小侄女曼曼就湊過去:“哥哥你在做什麽呀?我們摸摸好嗎?”

兩個孩子真沒把自己當外人,就自然地和人家玩上了,其實他們根本不認識這位哥哥。在孩子可以自己去交流、溝通的場合,我們通常都不參與,隻是觀察、陪伴。我和嫂子一直在旁邊等著,直到必須回家了,他們還意猶未盡。我發現,兩個孩子完全沒有陌生、拘謹的感覺,雖然是和陌生的大哥哥一起玩,但也很自然。

曼曼從小膽子就大,接觸的人也多,交流能力更是不在話下。她3歲的時候,我們帶她去湖邊喂魚,先要買麵包。走進麵包店,我把錢給曼曼,她就自己去說:“姐姐,我買麵包,我要去喂魚!”店員就推薦她買切麵包剩下的邊角料。在去湖邊喂魚的路上,看見一個人牽著一隻漂亮的小白狗,她就對狗的主人說:“阿姨,你的小狗好可愛呀!”還戀戀不舍地在旁邊看了半天。我們喂魚的時候,那個人也牽著狗過來了,曼曼就拿麵包喂那隻小狗。狗主人不讓她喂,她就一臉天真地問:“為什麽不能喂呀?”狗的主人就敷衍她:“你喂了它,它一會兒還和你要。”曼曼很慷慨:“沒關係,我可以給它!”狗的主人繼續敷衍她:“反正就是不能喂!”曼曼同學徹底迷糊了,非常迷茫地仰望著那位阿姨……

我和三哥(曼曼的爸爸)相視一笑,三哥出來解圍,他對曼曼說:“阿姨不想讓小狗吃那麽多東西,不要喂了。”這還算一個明明白白的理由,曼曼又去喂魚了。曼曼之所以追問,是因為我們在家裏從來不敷衍她,不會隨便編個理由來蒙她。所以,她就對阿姨的理由感到很困惑,一定要刨根問底。

看到兩個孩子與人交往的狀態,回想我自己小時候,真是自愧不如。假設我是曼曼,人家不讓喂,我就不喂了,根本不敢那樣直視著大人的眼睛,坦然地追問“為什麽”。

因為我做教育工作,經常陪曼曼和鵬鵬玩耍,加上全家人假期又常常聚會,因此,我們漸漸形成了比較統一的對待孩子的方法。比如,大人正在閑聊的時候孩子過來,我們都會停下來認真聽孩子說完,有時候,還會在閑聊過程中被孩子臨時拉去充當玩伴。他們會提五花八門的要求,無論我們最後同意還是拒絕,都會耐心聽完孩子的話,認真回應孩子。

這些細節,會使我內心充滿感動。當大人專注地聽孩子講話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的狀態非常不一樣,那種冷靜、坦然、放鬆,讓人羨慕。你會覺得,大人和孩子真的可以平等,以“人與人”的姿態平等對話,那一刻,大人沒有優越感,孩子也不會自慚形穢。我們不會因為孩子說了不合理的話就劈頭蓋臉地訓斥一頓,也很少笑話他們幼稚。他們可以自由地表達心中的想法,沒有擔心,沒有畏懼。

家庭,是人際關係的第一個訓練場。

很多家長說孩子膽小,不敢跟人打招呼,更不知道怎麽融入小夥伴群體,問我該怎麽辦。說真的,我沒有直接對付膽小的靈丹妙藥。我們倒不妨逆向思考,為什麽孩子會膽小?

孩子膽小的背後,通常都隱藏著恐懼。恐懼的感覺是怎樣培養出來的呢?在我看來,至少有兩個原因:對孩子的輕視和我們內心的恐懼。

說到對孩子的輕視,有必要反省我們的兒童觀。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習慣性地輕視孩子的價值。很多父母在童年裏都曾經被不公平地對待。比如,我們參與大人的話題時,大人會強勢地說:“你一個小孩兒懂什麽?閉嘴!”我們的要求也常常不被尊重。因此孩子在說話做事之前,總是要評估一下可能的後果,如果感覺會遭到訓斥,就選擇沉默。如果我們認真回想當初,會記得我們也曾經為此失落沮喪。當我們成為父母,卻不同程度地複製了父輩的兒童觀。

許多人輕視孩子的傾向非常明顯,對待孩子的思維方式也像當年父母對待我們一樣。有的人輕視孩子的傾向非常隱蔽,甚至許多人覺得自己很重視孩子。其實他們實際上重視的是孩子的表現,輕視孩子這個人。這樣的重視隻是重視結果,重視孩子是否符合我們的期望,忽視了孩子的感受和需要。這樣做是將孩子“工具化”,所以許多孩子會抗議:“你的眼裏隻有作業沒有我。”被輕視的感覺會直接傷害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孩子會感覺自己無足輕重,仿佛自己的存在就是個錯誤,因此會表現出過低的自我價值感,沒有信心,在他人麵前顯得膽小拘謹。孩子被輕視也妨礙孩子客觀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心理上會有“我小你大”的模式——覺得別人好,自己不好,認為別人無法超越,總是仰視他人。

當我第一次聽家長說害怕與自己的孩子打交道的時候,我感覺很意外,一個家長怎麽會怕自己的孩子呢?漸漸地,我發現怕孩子的家長非常多,隻是他們沒有這位家長這麽坦誠而已。經過幾年的觀察,我清晰地感受到家長心中的恐懼——怕處理不了當下的問題,怕孩子無法成才。這種恐懼促使家長對孩子過度防禦,因此許多家長對突發事件會表現出過度反應,將任何可能引起麻煩的苗頭扼殺於搖籃之中。比如,孩子一拒絕自己就很生氣,孩子一提不合理要求就很惱火,孩子一做錯事情就很憤怒。這種草木皆兵的狀態背後,隱藏著家長的不自信。結果導致孩子總是看父母的臉色,不敢輕易表達自己的真實體驗和感受。這樣做,武斷而生硬地阻止了當下的衝突,卻累積了更多潛在的問題。

父母的恐懼感還直接導致了討好和放縱孩子的行為。我們明知道不該這樣做,但這種方法非常有誘惑力。畢竟它太簡單了,太容易息事寧人。

這種親子相處的模式被心理學家稱為“威脅——獎賞”模式,這是消極的二人關係,其特點為服從與支配。在“威脅——獎賞”模式中,每個人所持有的態度是他與另一個人有著不平等的價值。比如渺小與高大的對應,窮困與富貴的對應,無能與有權的對應……被討好和放縱的孩子,具有消極的二人關係的特點,其表現要麽服從,要麽支配,給人以“欺軟怕硬”的印象,這樣的孩子不知道怎樣尊重他人。

要改變這種狀況,就需要促成親子之間形成積極的二人關係。積極的二人關係中,不論雙方身份地位權力的差異如何,都堅持價值平等的原則。要達到這樣的狀態,需要父母放下以自我為中心的立場,放棄父母的特權,讓渡說一不二的權力,放棄“威脅——獎賞”的模式。父母要學會自律,學會傾聽,尊重孩子表達的權利,認真回應孩子的要求。

給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同時也要學會坦然拒絕孩子。我們踐行尊重的理念,卻常常走入放縱的誤區,把拒絕孩子等同於對孩子的不尊重。事實上這是對尊重的最大誤解。單純的拒絕不會傷害孩子,父母用負麵情緒譴責孩子的要求,才是真正的傷害。

如果我們總是拒絕孩子、忽視孩子、挖苦孩子、訓斥孩子,孩子就會有一種感覺:大人總是嫌我麻煩,不喜歡我。沒人願意聽我講話,我說話會遭到批評,沒有人陪我玩,我很孤獨。大人都是自私的家夥,總是為難我,一點兒也不友好,我得躲遠點……

如果我們在家裏接納孩子,重視孩子,認真傾聽孩子,全身心陪伴他們,孩子就會是另外一種感覺:大人很喜歡我,會認真聽我的話。大人重視我的要求,當我遇到困難,大人願意提供幫助,願意花時間陪伴我。我和他們在一起很快樂……

我們在家裏提供一個安全的人際環境,孩子就覺得這個世界是安全的,很容易融入其他群體;如果在家庭中總是遭遇拒絕與冷漠,孩子就會覺得這個世界不安全,在不安中,孩子就顯得很膽小。

通常孩子會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習得一個模式,並且會帶著這個模式周遊世界。我們對孩子好,世界便對孩子好,這是一個人的終身財富,也是親人能給予孩子的最深刻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