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等主動性自然浮現

在谘詢中,有個媽媽問我:“找你谘詢的家長,是不是都是急性子?”

說實話,我從來沒有這樣總結過。經她一提醒,我回憶了一下,保守估計,有80%的家長都是急性子。當然這隻是感覺,並非嚴謹的統計數字。

恰好另外一位家長發給我一個日誌片段,佐證了這個論斷:

他首先寫的是數學作業。當時我在洗衣服,他說要和我比賽看誰更快完成。這個過程中,感覺他不像我在身邊時那麽抓緊時間,經常愣著、摳鼻子。我沒理他,過一會兒他又自覺地低頭寫。我想,以前都是見到他玩我就催,這樣鍛煉不出來他的主動意識,這次我索性就不理他,結果確實也很耽誤時間。我手裏的衣服洗完一件,就念叨一句“我離成功不遠了”。他就說“別以為我會輸”,然後速度也會加快,最後他贏了。

以前,隻要孩子一走神,家長就想立刻改變孩子的狀態,於是就忍不住幹涉,如果孩子不聽,家長就特別容易發脾氣,本來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最後卻弄得硝煙彌漫。

麵對孩子,要盡量做到不急躁。在具體的谘詢細節中,我們常常討論到這個話題。但是,作為媽媽,很難一下子真正做到不急躁,多數情況下,要麽盡量壓抑隱藏自己的憤怒情緒,要麽是不讓自己爆發得太徹底,不讓自己表現得那樣歇斯底裏,盡量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這位媽媽經過了很長時間,終於體會到了這種感覺,當她看到孩子愣著、摳鼻子,並沒有急躁,也不急於幹涉,而是選擇等一等。過了一會兒,孩子身上出現了她期待的行為:又自覺地低頭寫。大約兩個月以後,這個孩子對媽媽說:“我愣神的時候,你不要催我,我最煩你催我了,你不催的話,過一會兒我自己就會去寫。”

耐心等待——這個道理容易理解,但很難做到。特別是對於性格急躁的家長,就更加困難。

性格急躁的人喜歡雷厲風行、幹脆利落,更急於看到結果。而孩子被他自己的感覺所左右,並不懂得附和大人的節奏。大人在自己預設的時段內沒有看到孩子表現出積極的行為,焦慮便開始升級。在焦慮的推動下,大人便試圖立刻扭轉孩子的表現,這往往是衝突的開始,從本質上說,這是對孩子的控製。

事實上,如果我們肯從容地等一等,極有可能峰回路轉,柳暗花明。

怎樣減輕自己的焦慮呢?不妨換個角度——“愣著、摳鼻子”,我們可以把這個行為定義為磨磨蹭蹭,也可以把它定義為“戰勝自我的必經階段”。通常,孩子在疲憊、煩躁、畏難的時刻,更容易出現這樣的行為,我們自己在工作中,偶爾也會這樣偷懶走神。那麽,我們能否允許孩子停下來,把自己的注意力暫時轉移一下呢?如果我們認為孩子是在積蓄力量,繼續並不容易的旅程,心中便不會那麽急躁,說不定還有一絲感動呢!這不正是“等花盛開,看樹長大”的情懷嗎?

從這個角度說,慢性子會給孩子更多的時間,更容易等來孩子戰勝自我的時刻。如果你是個急性子,不妨給自己設定一個“等待時限”,把平時的忍耐程度擴大個兩三倍,多等一會兒,極有可能等來另外的一片風景。

當我發現孩子磨蹭的時候,通常先是默默地觀察、等待。其實,沉默本身便有一種無言的力量,它的潛台詞是:我相信你能做好,我願意給你戰勝自我的空間。孩子能感受到我們的忍耐和期待,他會主動改變自己。當然,前提是我們保持平靜的狀態。如果我們急躁焦慮,這個態度本身就包含著對孩子的不滿和不信任,孩子內心的情緒會發生微妙的變化,要麽反抗,要麽防禦。也就是說,大人平靜而沉默,孩子的注意力會放在自己的行為上,他想著怎樣改變自己;大人急躁而沉默,孩子的注意力會放在父母的情緒上,他更關心父母是否會發火,是否會責備自己,自己應該怎麽應對。同時在這段沉默的時間裏,我的大腦在高速運轉:如果他依然磨蹭,我選擇什麽時機介入?怎樣說,怎樣做?管到什麽程度?孩子可能會有什麽樣的反應?我該怎樣應對……多數時候,這些策略都用不上,孩子會自覺地終止磨蹭,開始做事。而一旦需要介入,因為策略已經想得很清晰,也能簡潔而有效地處理。

我們這裏說的“等一等”,體現了教育的滯後性。也就是說,我們不妨信任孩子內心的積極力量,付出足夠的等待,等孩子的主動性自然浮現。這個等待的過程給了孩子自我管理的機會,讓孩子學會自我約束。很多孩子不主動、依賴性強,就是因為我們介入太多、太頻繁,也太深入,導致了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