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小孩兒都是行動派

這裏有一篇家長給我的日誌,這個孩子因為慢,放學的時候經常被留下寫作業。孩子在家裏做作業的速度也很慢,母女倆經常為做作業發生矛盾,親子關係比較緊張。我給出的第一個建議是不要再和孩子對抗,注意回應孩子的細微情緒。在谘詢的第一周,我們看到了轉機:

回到家是下午415,一進門孩子先吃東西,然後轉來轉去,就是不提寫作業的事。我沒有正麵提醒,隻是說:“咱們如果630寫完作業就去外麵吃飯,如果寫不完就在家湊合吃點。”

到了下午450,孩子說要開始寫作業,可她真正坐下來已經到了下午500。她選擇先寫英語,說:“老師說作業比較難,可以做,也可以不做,但是必須自己完成。”她拒絕了我的輔導,也拒絕我幫助檢查,不讓我看。聽她的意思好像是有不會的題沒做,英語作業用時20分鍾。

接著寫語文作業時,孩子開始看記事本,一項一項地看,很隨意的樣子。我對她說:“趕快看完,有哪些作業需要寫就馬上寫,這樣更快啊!”孩子厭煩地說:“我最煩你說這些!”我轉身進了其他房間,沒再理她。她自己說了一些不滿的話後,開始寫語文作業。過了一會兒,孩子叫我幫她記錄寫每項作業的時間。

寫作業期間,孩子很反感我在旁邊,而且控製很強,我必須按照她說的幫她聽寫,而且必須按她要求的方式來,否則就會有情緒。我基本會聽從她的口令。她寫“看拚音寫詞”用時比較長,我中間提醒過一次說:“我去熬粥吧,時間要超過630了。”孩子不幹,說我說話不算數。後來聽寫的時候速度很快,我開始表揚她,她的動作明顯更快了。看時間快到了,孩子露出焦急的表情。我說:“後來寫得很快,進步很大,可以延長10分鍾。”孩子很高興,執意要讀完英語再去吃飯,結果老師發的網絡地址打不開,沒辦法完成。

吃完晚飯,孩子說想到小姨家玩一會兒,我跟她商量好,“我一叫你咱們就走,晚上800要準時到家”,孩子很痛快地答應,並很高興地做到了。

回來後,孩子主動要求聽寫剩下的英語,結果還是沒能打開網址,我提醒說:“你這兩天該讀的還沒有讀呢,要抓緊呀,下周要考試了。”孩子也痛快答應,讀得很認真。

我建議跟孩子比賽洗漱,孩子不僅一口答應,動作也很快。睡前,我在床上為她讀故事時,孩子聽得很投入。

這一天我和孩子相處得很好。

縱觀全篇,前半部分顯示母女倆一直處於對立狀態。孩子討厭被監督和不斷催促,媽媽則希望孩子能自覺地寫作業,並聽從自己的叮囑。母女雙方都很容易生氣,從而引發衝突。放學後,孩子在家裏轉來轉去遲遲不去寫作業,媽媽已經很著急了,與孩子約定,下午630完成作業就外出吃飯。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孩子拒絕媽媽的幫助,也不讓媽媽檢查,媽媽覺得孩子隨意地看記事本太浪費時間,就提醒了一次,結果是孩子更加厭煩。聽寫的時候,孩子嚴格限製媽媽的行為,避免任何可能的提醒、催促和嘮叨。以前遇到這種情況,媽媽的處理方法是教育孩子乃至訓斥孩子,這往往成了衝突的導火索,雙方都不易控製情緒。

其實,“控製情緒”是比較寬泛的一個詞兒,在處於對立的狀態下,首先需要控製的,是過激的語言和無謂的行動。從這位媽媽以往的經驗看,直截了當的責罵孩子並沒有解決當下的問題,反倒讓親子關係更加緊張。當然,後來媽媽改變了策略,對於孩子的反感和所謂的“控製”行為並沒有繼續指責,而是順應了孩子的要求。在孩子鬧情緒、抱怨媽媽說話不算話的時候,這位媽媽沒有繼續糾纏這件事情,而是尋找新的話題,肯定孩子聽寫速度很快的進步表現。

這時候,那個消極、拖遝、煩躁的小女孩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高興的、負責任的小女孩。這像不像變戲法呢?媽媽便是那神奇的魔術師。其實,魔術師也不過是說了句肯定的話而已。媽媽感慨:“抓住孩子的心理,小孩兒其實也挺好哄的,表揚完,感覺溝通順暢多了。”

我問媽媽:“孩子執意要把英語讀完,你怎麽看待這個行為呢?”媽媽說,要是以前,她會說“回來再讀吧”。我繼續追問:“這次為什麽要執意讀完呢?猜猜孩子的心理吧。”媽媽說:“不好猜。”

平時因為慢,孩子不知道挨了多少批評。這次在不大愉快的氛圍中,媽媽不再糾纏而是突然轉向,表揚女兒聽寫寫得快。於是孩子受到鼓勵後有意識地加快速度。可是時間已經很緊張了,媽媽再次寬宏大量,說因為進步很大,特延長10分鍾。對孩子而言,今天的太陽仿佛是從西邊出來的,不但沒有預想中的催促和指責,而且還得到了肯定與寬容。今天的媽媽是多麽通情達理呀!這時候,孩子的心情一定是很舒暢的。那麽,孩子怎樣把好心情反饋給媽媽呢?少數孩子會用語言來表達,比如:“媽媽,你今天對我真好,我很高興。”但是大多數孩子都是直接付諸行動。就我的觀察,孩子往往會投桃報李,當他們被溫暖、愉悅、輕鬆的感覺包圍時,就會主動選擇做得更多、更好、更完滿,並順便以此來回報大人。小孩兒天生都是行動派,他們喜歡用實際行動與大人呼應、溝通,卻不多說什麽,言外之意是:媽媽,我做得這麽棒,你一定會發現吧!

不過,小孩兒往往高估了大人的觀察能力。這個微妙的細節在多數人的眼裏,沒什麽大不了的——不就是堅持要看完嘛,這本來就是你應該做的,好孩子就該這樣!於是,小孩兒回饋了父母的寬宏大量,卻沒得到進一步的回應。假設媽媽當時回應了孩子的積極行為,孩子的狀態可能會更好,會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其實,親子關係的增溫,說難就難,說不難也不難,因為轉機隨處可見,關鍵是要善於捕捉。

仔細梳理前文案例的整個過程會發現,轉折就發生在媽媽的肯定與孩子的回饋之間。在這之後,孩子如願地到外麵吃飯,心情大好;媽媽約定晚上8∶00離開小姨家,孩子很痛快地答應,並很高興地做到了;回家主動聽英語,對於媽媽的建議也不再抗拒,表現出少有的順從;與媽媽比賽洗漱,速度很快;在床上讀故事,也很投入。

這的確是母女相處很好的一天,而轉折點竟然隻是一句寬容和鼓勵的話。如果我們理解了孩子投桃報李的心態,便會看到這個行為背後的積極意義。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這個孩子會越來越好。她不是個“慢小孩”,也不是“答應得很好,就是不見實際行動”的孩子,她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可以改變。當然,小孩兒的反感與排斥,也會用行動告訴我們。所以,我們不要總想著製服孩子、消除孩子的負麵行為,也要反躬自省:孩子用反感和排斥,表達著怎樣的訴求?

作為成人,我們更習慣於對孩子講道理。你會發現,哪怕我們說得天花亂墜,孩子也未必能將道理很好地“轉譯”成積極的行為,所以,講道理通常是一種低效的方法。孩子的情緒、態度和努力,都蘊藏在行動中,與語言相比,用行動與孩子溝通更直接也更有效。當然,識別孩子的行為並不容易,對很多家長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解讀孩子行為背後的含義是一種能力,這需要我們對孩子的行為進行連續的觀察,並保持敏銳的反應。這位媽媽在孩子煩躁抱怨的情況下,用實際行動扭轉了整個事情的走向。如果能在孩子的細微行動中捕捉到更豐富的信息,並繼續用實際行動與之呼應,那麽,我們應該能看到孩子更積極的一麵。

並不是每個導火索都會引爆彈藥庫,並不是每個不愉快都會導致激烈的衝突。親子之間發生小的摩擦是很平常的事情。對於孩子不盡如人意的行為,哪怕是雙方已經處於膠著狀態,我們依然可以作出選擇:用溫和的、靈活的、四兩撥千斤的方式來處理,結果往往會皆大歡喜。因此別為了一時痛快對孩子惡語相加。每一句冰冷嚴厲的話,都會如同烙鐵一般,深深刻印在孩子的內心深處。從後麵的谘詢進程來看,這件事情是親子關係轉變的開始。看似嚴重的問題,隻要我們審慎地處理好每個細節,就不難解決,孩子的轉變,孩子的成長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