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別隻給挫折不教育

在做谘詢的過程中,有位家長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對孩子說,你總這樣不聽話,將來到了學校和社會,誰會哄著你、順著你說呢?我是怕我總順著他,他沒受過一點兒挫折,將來很難適應社會。”

我們就這個話題深入探討下去之後,我發現這位家長的想法頗具代表性:認為給孩子增加困難和障礙,逆著孩子的意願做事,不誇獎孩子,是在進行挫折教育。

如果按照這樣的標準,我們努力地理解孩子的意圖,滿足孩子合理的願望,肯定孩子的進步,反倒有違“挫折教育”的原則。

我在網上搜索了相關的內容,大部分文章都把挫折教育理解成給孩子增加挫折,使之受到教育。很多文章還聳人聽聞地說,某個孩子因為很小的事情自殺,就是因為“挫折教育”不夠。

有心理學家說,挫折是一種負性的情緒體驗,在人們無法達到預期目標的時候發生。通俗地說,就是我們前進中遇到的失敗和不順利而引起的感覺。

很多人以為,隻有失去至親,父母離異,家庭遭遇重大變故,流離失所才算挫折。按照這個標準,今天的孩子太幸福了,根本不知挫折為何物。其實,這樣的理解過於狹隘。

事實上,“無法達到預期目標”,孩子每天都有這樣的體驗,比如考試不如意,遭到批評和嘲笑,和同學鬧矛盾,不小心丟了東西等等,都算是挫折。從這個定義中便可看出,挫折無處不在。其實孩子們從來就不缺少挫折。比如,兩個孩子玩遊戲,甲請求:“把鏟車給我玩玩好嗎?”乙回答:“不。”那麽,甲的願望沒有達成,算是遭遇了一個小小的挫折。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麵對這種情況時,孩子的反應會各不相同。有的孩子繼續請求,或者想別的辦法,總之要把鏟車拿到手;有的孩子困窘得很,不知如何是好;有的孩子哇哇大哭,或者會請求大人支援……而所謂的挫折教育,就是讓孩子在他自然而然遇到的挫折中獲得教益,而不是累計挫敗。

因此,挫折教育的重點,並不是人為增加挫折的分量,而是教會孩子積極地麵對挫折、化解挫折。

有一次,我朋友家的孩子麥粒兒和小侄子鵬鵬去公園玩沙子,麥粒兒借鏟車,遭到了鵬鵬的拒絕。麥粒兒非常困窘,來向我求援。我溫和地問麥粒兒:“你想要那個鏟車,對不對呀?”她點頭。我繼續試探:“你去和鵬哥哥說好嗎?”麥粒兒搖頭。以我對麥粒兒的了解,再怎麽逼迫她她也不會去的。於是我對她說:“我帶你去好嗎?”她點頭。我牽著她的小手到鵬鵬身邊,蹲下來對麥粒兒說:“你和鵬鵬說吧!”麥粒兒的語氣還有點虛弱,但勇敢多了,終於開口問:“鵬鵬,把鏟車借給我好嗎?”這回鵬鵬給她了。我順勢應了一句:“你看,再和鵬哥哥說一遍,他就給你了。”

我們來假設一下,假設麥粒兒來向我求援,我給她這樣的“挫折教育”:“你這麽大了,連這麽點事都處理不了,還來找大人,羞不羞啊?現在我管你,以後誰保護你啊,自己想辦法!”我想,這樣隻會使麥粒兒更困窘,下次遭到拒絕,更不知所措。

其實,我並沒有直接幫麥粒兒去解決問題,隻是認真聽了她的困難,然後帶她到鵬鵬身邊,鼓勵她自己去說。說到底,我隻是為麥粒兒提供了一種新的麵對挫折的方式:再說一遍,結果就會不一樣。當然,如果麥粒兒不肯說,我會有限度地介入並作出示範。

美國的職業培訓師保羅·斯托茲提出了“挫折商”(簡稱AQ)的概念,從四個方麵考察人的挫折商:控製、歸因、延伸、忍耐。簡單地說,挫折商高的人,會覺得自己對局麵有掌控能力;遇到挫折會主動承擔責任,並相信自己可以設法化解挫折;將挫折的後果控製在一定範圍內,不會無限蔓延;懂得在逆境中堅持。

不同的人麵對挫折的方式也不一樣。積極的方式包括繼續堅持或尋找其他策略,消極的方式則表現為攻擊或退縮。前文中的麥粒兒雖然表現出退縮的狀態,但並沒有放棄求援,我引導她的方法則是繼續堅持。當然她也可能選擇另外的方式:尋找其他策略,比如找其他玩具和鵬鵬交換。采取攻擊行為,可能是通過攻擊鵬鵬來釋放憤怒——很多孩子會采用這種方式。攻擊行為背後,往往隱藏著挫敗感。

以借鏟車這件小事為例,如果被拒絕後,孩子覺得自己對局麵失去控製,認為自己無法改變結果,就會陷入沮喪之中,繼而采取消極的對策,攻擊或退縮;如果孩子覺得自己仍然有很大的主動權,就會繼續請求,或者尋找別的策略來達成目標。

既然挫折是“無法達到預期目標”,這個目標的設定則大有學問。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如果把目標定得過高,或者定為一個點,就容易被挫敗感包圍,因此,我主張“分層設定目標”。

從許多身處困境的孩子身上發現,孩子並非不想改變,隻是對改變的過程並不了解。因此,他們會設定一個非常徹底的理想目標,比如,一個平時得50分的孩子,定了個90分的目標,而且期待短時間內完成。一旦設定這個目標,孩子熱血沸騰地努力幾天之後,便被殘酷的現實擊垮。這樣的目標之所以成為挫敗感的根源,不僅僅因為目標過高,還因為僅僅設定了一個點,哪怕得了85分,都會導致挫敗感。因此我們建議孩子設定梯度目標,最低的目標一定要離現在的水平很近,也就是所謂的“跳一跳摘桃子”。獲得首次成功非常重要,這樣孩子就會在喜悅中一點點地進步。AQ高的孩子,善於收集進步的證據來鼓勵自己。AQ不高的孩子,如果目標定得很高,又不善於收集證據,就特別容易被挫敗感擊倒。我們口中許多所謂“不求上進”的孩子,並非真的“不求”,而是因為“求”得太急切,數次挫敗後徹底喪失了信心。因此,如果我們希望孩子進步,就不能太急躁,而且要指導孩子設定客觀的目標。否則,目標過高反而會欲速則不達。

其實,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常常要麵對自己的挫敗感。挫敗感重的家長,會因為很小的事情而感覺很崩潰,覺得孩子無可救藥,最後導致心力交瘁而放棄。父母挫敗感重,格外容易對孩子進行所謂的“挫折教育”,通過攻擊孩子來釋放自己的挫敗感。有的家長則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並不厭其煩地想辦法,經過漫長的探索,最終解決問題。

成年人沉重的挫敗感,往往與我們童年的“挫折教育”有關。在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常常因為做錯事情導致父母批評我們這個人。久而久之,我們對事對人的界限也模糊了,因為做錯事情而否定自己這個人,這就導致了挫敗感的蔓延。如果父母和孩子同時被挫敗感包圍,就容易互相攻擊,這也是親子關係緊張的一個根源。因此,挫折教育不僅僅是針對孩子,成年人也需要重新認識挫折感,並學會用積極的態度麵對挫折。

我想,真正的挫折教育,就是我們給孩子足夠的愛、理解與鼓勵,引導孩子用積極的策略來麵對挫折,並最終跨越挫折,這樣,孩子抗擊挫折的能力就會增強。也隻有這樣,孩子才會越挫越勇。

相反,你會發現,光給挫折不教育,最後的結果會與家長的期望南轅北轍,孩子會越來越退縮。道理很簡單,困難增加了,辦法卻一點兒都沒有,不退縮才怪。

孩子從來都不缺少挫折,關鍵是怎麽利用這些素材,讓孩子獲得教益。孩子遇到了多少挫折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從挫折中學到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