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 清明祭祖探謎團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一個清明節,千崖萬壑的龍竹山,百花成開,燦爛得好似彩霞,樹、竹翠綠茂密,猶如清朝時期王慕蘭寫的《石門竹枝詞》所述:青南山北竹嬋娟,翠湧青圍別有天。兩兩三三何處去,歸來飽飯筍羹鮮。
一輛國產紅旗牌黑色轎車行使在綠水青山中寬敞的水泥路上。
車上有三個人,前排是一名年青的駕駛員,兩手緊握方向盤,全神貫注地駕車。後排有一名婷婷玉立的姑娘和聰明伶俐的小孩子。
小孩叫竹肖心,不滿十歲。方圓甜笑的小臉蛋,劍式濃眉,高鼻梁,長了雙機靈的大眼睛,臉上微笑時,呈現一對酒窩窩,留著小平頭,衣著學生服,小手指著巍巍群山,驚奇地問:“姐,這叫什麽山?”
“綠竹半含籜,新稍才出牆。雨洗涓涓淨,風吹細細香。唐朝杜甫《詠竹》”,從竹肖心的姐姐,竹晶心的嘴裏脫口而出,她從北大中文係畢業,分配到旅港市宣傳部工作,身材休長,嬌豔無瑕的臉蛋上長著一雙清澈深情的杏眼,柳葉彎弓眉,玉牙潔白,嗚黑亮發,運動員發式,手提輕便旅行包,心裏沉甸甸的,受父母之命,攜兄弟從旅港回祖籍廣蜀縣龍竹鎮龍竹山祭拜老人。
廣蜀縣派出的一輛紅旗牌轎車從機場接送老領導的這對子女去祖籍祭拜。
“姐,我問山名,不聽詩。”竹肖心嬌嗔再問。
竹晶心告訴弟:“我們的祖輩們,就生活在這龍竹山上。”
小車行駛到一幢樓前停住。竹肖心風趣的笑著詼諧的伸出舌頭,竹晶心打開車門,攜帶行禮包,婷婷娉娉地走下來。
竹肖心下車,蹦蹦跳跳,四處眺望,目不暇接樂趣橫生,見峰高穀深,重巒疊嶂,路窄林密,充滿著勃勃生機。他驚奇地說:“姐,這高聳入雲的山,長滿挺拔翠綠的樹、竹,這股味道好香啊!”的確,出生在廣蜀縣的城裏,兩歲多就隨全家到旅港市定居,他這還是首次到農村感受到純天然植物散發的清香。
“有如明朝《風竹》所述,竹勁由來缺樣同,畫家雖巧也難工,細看昨夜風雨裏,若今琅不向東。”晶心觀看竹山之景色吟詩抒情。
這時,山裏傳來振聾發聵的竹山歌謠的歌聲。
“太陽光照龍竹山,山裏眾人放歌唱,出了個憨情男兒,飛來位癡情淑女,牽手精編靈山竹,珍品照人福萬代。”
“姐,山裏人在唱什麽?”竹肖心又向心中的百科全書討教。
胸有成竹的竹晶心向百問不厭的弟弟解釋:“這是山城人編的新竹山歌謠,是誇咱爸、媽。”
鬢發斑白的竹根賢前來介詞:“來兩位小寶貝,姑姑給你們介紹,這位鬢發斑白戴眼鏡者是你們的伯父竹根茂,現退休回家了。這位是龍竹鎮淡平書記,他們是人大主任駱建、李寬校長,他是你爸的戰友席易,現任廣蜀縣竹編工藝製品廠廠長。”
竹肖心指著一位沉默寡言,隻是麵目親善,帶著微笑,看上去和藹可親的樣子,一雙眼睛目不轉睛地盯住二人的中年男子問到:“姑媽,他是誰?”
淡書記接下來介紹:“他叫仁二鬆,是席廠長的得力助手。”
根賢雖然年紀老了,談笑風生的性格卻未老,指著晶心和肖心說:“他們我不介紹想必大家都認識,是根親和肖玲的女兒和兒子。”
“我叫竹晶心。”晶心便自我介紹。
“我是竹肖心。”肖心也表白自己。
“嘿,一晃就近十年,晶心長成晶瑩俊俏的大姑娘,剛會走路的肖心,也成了活蹦亂跳的小男子漢。”竹根賢爽朗的逗侄女、侄兒。
親友相聚,喜氣融融。
竹根茂領頭,一行數人朝山梁上那彎曲、潮濕、亂碎石鋪成的羊腸泥徑走去。竹晶心小時候曾走過此路,還馬馬虎虎能應付。竹肖心從未走過這類狹窄崎嶇的道路,耐不住要和樹、竹碰撞。
“弟弟,來,姐背。”晶心張開雙手做好了背他的準備。
竹肖心噘著嘴直嘟嚷:“不,爸、媽說過,自己的路自己走,不準背。”
竹根賢本性就是性格開朗,抓住機會,更是樂得合不上嘴的逗他:“肖心,你爸、媽不在這裏,你姐背了他們曉不得。”
竹肖心臉一沉:“那麽做是對爸、媽不忠不孝。”
“有脾氣,竹家又添了個倔強的憨崽。”
肖心又問姐:“姐,什麽是憨崽?”
晶心最喜歡這頑皮、活潑,著實逗人愛的小弟弟:“憨崽,就是在任何情況,任何時候,決不放棄和改變信念的男娃娃。”
肖心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因為他從父母身上遺傳下最大的優點就是:不懂就問,也隻問一次。
晶心向各位長輩,兄弟姊妹解釋:“外公、外婆快八十歲了,體弱多病,爸、媽脫不了身,安排我和弟弟回來祭拜。”
“嘿,剛才我忘了介紹你們少輩,一會兒你們互相介紹。”根賢指著根茂和自己的子女。眾親友在電報中得知,晶心、肖心姐弟倆回鄉祭祖,特來等候相陪。
晶心、肖心隨大夥朝祖輩、辣妹的墳墓邊走去。晶心走到豎有一塊石碑的墳前,從行禮包中取出肉、糖、水果、酒、香燭、紙錢、爆竹。擺設好後,根賢點燃爆竹、香燭、紙錢,跪地作揖說道:“各位前輩,爸、媽,辣妹弟媳,今天是清明節,根親的女和兒子回來祭拜您們,眾親友也在場。請您們來領錢接受大家的祭拜!”
淒涼的山崗上,雜草叢生,石碑長滿青苔,跪拜完祖宗,晶心又到豎有“慈母顏辣妹之墓,孝女竹晶心立”的石碑前,肝腸寸斷的跪地哭拜:“媽媽,女兒和弟弟來祭拜您了,您聽見了嗎?”她一邊痛哭,一邊悲訴:“在我們母女相依為命的日子裏,在暗淡的煤油燈前,您一口一口的喂我吃飯,手把手教我寫字,您洗衣補衫,批改作業,菩薩般耐心哺育女兒長大。女兒牢記您的教誨,大學畢業分配工作。我可憐的媽啊!您若早聽我勸告,有病早治,早點開刀治腫瘤,也不至於那麽年輕就永別人世!媽啊,您不該早走啊!”她腦際浮現慈母哺育之情景,簡直哭成了個淚人。
正巧,樹枝上的烏鴉仿佛也看懂了人們的心意,也飛到墳前嘶啞的叫喚著。
肖心懵了,家裏有爸爸、媽媽,墳裏怎麽還有個已死的媽媽?他幼小的心靈喜歡家裏的任何人,尤其是姐姐,他看見姐姐傷痛的跪地嚎啕,也莫明其妙的跟著傷心嚎哭。眾人默默哀傷,回想起墳中人生前的日子,也忍不住落出傷心的淚水。
頃刻,大家都虔誠的勸導姐弟倆,做好工作,讀好書,用輝煌的業績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姐弟聽勸,起身隨行。
駱建在大家離開之後,放下手中的拐杖,跪地久久未離墳前懺悔,是自己的惡性行為,葬送了她。
晶心悄悄在姑姑耳邊說了幾句,從席易手中接過一個紙包,帶著肖心來到一座精華別致的小竹樓前,撕下警戒牌上的紙。隻見紙上寫到:
晶心、肖心:
先拜祭林爺爺、奶奶,再到警樁,用右手大拇指,輕叩右邊的警線,順道在△的柱子輕敲三下,丟進紙包,原路返回,再用左手大拇指敲警戒樁的警戒線,然後離開。
祝你們順風回家
落款是:從二的子孫
即日
晶心叩拜後,依照紙上所示,果然神奇,無門無窗的小竹樓前的警戒線展開一道口子,通往竹樓的雜草叢中顯示出一條由篾塊鋪成的人行道,順道前去果然柱子有△符號,輕敲三下後,竹壁開了一個小窗口,紙包丟進後,窗口自關,柱子上的符號消失,原路返回後,左手輕叩右邊警戒線後,警戒線自然吻合,通往小竹樓的篾塊路上仍然是雜草叢生,警戒線上出現一塊竹牌,上麵寫著:亂闖警戒線闖竹樓者該死。晶心手心握住的紙條也在霎時間變成碎屑。
竹肖心神奇地跟在姐姐身後問:“姐,好神嘍!這是怎麽回事?”
竹晶心也為這奇異的竹樓謎團疑惑不解:“這個謎團爸都解不開,我們更是望塵莫及。”
竹肖心要倔強的闖警戒線,竹樓傳出一個中年人的聲音:“晶心、肖心,別闖警戒線,快回吧,竹林裏有黑影。”
兩個媽媽之謎,竹樓之謎,成為竹肖心回家後藏在心中的不解之迷惑,根親和肖玲也感到有些奇異,晶心知曉他心中的結,又不便在父母麵前說出真情。
一天傍晚,晶心帶著肖心到海邊,眺望著空中自由飛翔的海鷗,欣賞海麵的小浪花,在微風中如白銀湧動,她見弟弟自祖籍返家之後,麵帶鬱悶之色,知其心中有謎團,故意帶他到海邊。
肖心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問謎題了,一估腦兒的問到:“姐,我感到非常奇怪,我們家裏有個媽媽,怎麽墳墓裏還有個媽媽?難道每個人都有兩個媽媽嗎?竹樓到底是怎麽回事?是不是像動畫片裏演的那些驚奇的故事,竹樓裏麵是不是住著一位魔術師?我們為什麽非要按他寫的去操作?”
知識麵比較全麵的晶心,沉思片刻,麵呈鬱悶之色,生母慈善的孕育她,那段經曆確實艱難困苦,一幕幕浮現眼簾,兩眼濕潤,難以敘述心中的苦澀,隻好拉下一個較長遠的話題,讓弟弟自解其謎:“弟弟,你提的兩個問題,不像平常提的簡單問題,那兩個問題一句兩句難以表述,而是在一段較長的時間裏,終身難忘的歲月裏發生的,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我抽空寫出來,你長大後,看完謎題自解。”
竹肖心渴望長大,好解開心中的兩個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