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隻要對印度文化稍微有一點點了解,就應該知道印度的“種姓製度”。所謂“婆羅門”,是種姓製度的最高階層,其次為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羅。種姓製度大約起源於公元前1000年。其原因大約是因為印歐語係的雅利安人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入侵印度,當時印度處於王政時期,雅利安人的入侵遭受到原有居民,主要是達羅毗茶人的激烈反抗。最終達羅毗茶人或被趕走或被奴役,雅利安人蔑稱達羅毗茶人為“達薩瓦爾那”,意為“敵人”。而雅利安人自稱為“雅利安瓦爾那”,意為“高貴者”。雅利安本為“高貴者”之意。達羅毗茶人皮膚較黑,雅利安人皮膚較白。“瓦爾那”即為“種姓”的意思。

這個時候,產生了印度宗教的最早的淵源,吠陀。吠陀的原意為“知”與“學”,即佛教用語之“明論”。史稱“早期吠陀時代”。之後瓦爾那製度演變為四種姓的種姓製度,而吠陀教也轉變為婆羅門教。此時為“後期吠陀時代”。在早期吠陀的經典《梨俱吠陀》的第10卷中稱原人(我想是類似盤古的神人)“其口轉化,為婆羅門;兩手製成,為刹帝利;尚有兩腿,是為吠舍;至於兩腳,作首陀羅。”

婆羅門,即是印度社會的祭司,掌握神權,壟斷文化教育。刹帝利為王族,武士,掌管軍政大權。吠舍是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首陀羅是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印度原有居民,南方的達羅毗茶人和後來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其他部落,大約就是奴隸。

前三種種姓稱為“再生人”,據說可以通過吠陀的宗教儀式獲得第二生命,婆羅門和刹帝利都是雅利安人的血緣,屬於統治者。後印度曆史文化的發展,又給了婆羅門更多的權利和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刹帝利雖然手握大權,但是婆羅門由於手握“神權”,所以地位至高無上。

所以我借用了“婆羅門”這個詞,來形容一種“高貴的、不同種族的、不祥和最殘忍的”的血緣。原因固然是因為“婆羅門花”這個詞看起來很漂亮,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表現所有的我想表現的內涵。關於婆羅門的各種各樣的製度和婆羅門教進化為印度教和佛教“長期共存”就沒有必要多說了。其實我比較感興趣的也隻是印度文化早期的曆史,吠舍的許多思想都是很有意思的,不過與通微一點關係也沒有,嗬嗬。

說正題,一開頭扯得太遠了。說到通微,真的讓我欲哭無淚,這個“世上最不祥之人”,真的不祥到連作者也跟著一起倒黴的地步。第一次寫通微的故事,寫砸了被退稿是小事,我可以再寫,反正本來就寫得不好,但是,第二次再寫,Word2000壞掉,完全壞掉,讓我寫了兩萬個字的故事死亡在半空中,接不下去,也複製不出來,再加上我向來沒有保存在軟盤裏,或者保存好幾份的好習慣,第二個通微就此光榮犧牲了。不要緊,我重裝word2000再寫。寫第三個通微,讓我來算一下,一共死機多少次?六次!我電腦裏一共有六個版本的第三稿通微,“巧妙”各有不同!我又有從來不按計劃的壞習慣,寫過了一次的東西決不肯再寫一次相同的,所以死機一次,丟掉一些東西,我接下去寫的必定和我原來寫的不同。所以成型的是第七版第三稿的通微。複雜吧?傻笑。雖然這一篇我很幸運地寫完了,但是過程顛沛流離,苦不堪言。

不過所謂“大器晚成”,經過我這麽辛苦才“出世”的通微,感覺也比我前幾次定的要好一些吧,隻是他為情“痛苦”的時間可能太長了一點,那是我對節奏的把握不太好,不應該拖那麽長的。也許,因為這是“第七版第三稿”通微,所以也許形象和原來書裏寫的稍微有一點點偏差,或許不夠那麽幹淨得一身蓮花香站在紅塵外,但是卻多了一些激烈的感情,一些屬於強烈掙紮的淒厲的東西,這也是我原來設想的通微缺乏的。我本人沒什麽性格,所以寫的人物也常常沒什麽脾氣,汗——所以總是要努力一點,寫個不一樣的人出來。這一次淒厲得晚了一點,希望下一本可以把上玄寫得氣派和強悍一點。我就是太溫吞、太溫吞、太溫吞……

千夕依然是個很漫畫的女孩,嗬嗬,我也說不出來,大家自己看吧。

還有關於詩詞。這是個很“怪力亂神”的故事,神仙、鬼怪、妖孽、和尚,什麽都有,就是正常人不太多。嗬嗬,雖然也設定時間在宋朝,但其實沒多大聯係的,所以我就偷懶,沒用那些北宋早期的詩詞,用了納蘭的——嗯,我招了,因為人家實在是個納蘭迷——自然而然就……汗顏,大家看看就算啊,不要和我一般見識。

還有那首《好事近》“倚然有恨,五年魂斷櫻花。隔窗有明月蓮蓬,不知坐擁錦榻。無謂傷身傷神,一意守歸期歸涯。依然為我離殤,五年魂斷櫻花。”這是我編的,非常明顯,汗。暫時想不出還有什麽要解釋的,先到這裏了,微笑,現在我隻在想,下次定要寫一個“世上最幸運之人”,以免我跟著倒黴,這種話不能亂說,真是靈驗極了。嗬嗬。

修改補序:此書真的是第三稿第八版了,嗬嗬,經過一次修改,有一點要解釋。因為要把非夕的情節提前,所以我刪去了聖香和通微的一段。以言情的角度,前奏拖得太長太慢是一件壞事。但是我個人挺喜歡這一段的,因為我喜歡聖香嘛——而且這一段可以體現一些聖香內心深沉的想法,體現的不僅是性格,還有思想。一個人物,並非隻有討人喜歡的容貌和性格就算成功,至少,我覺得還要有一些值得感慨的思想。也寫出一點人物之間的友情,那本是我最想寫的。所以移到後麵去做番外,如此。謝謝——嗬嗬——

楔子

“蒼震有位,黃離蔽明。江充禍結,戾據災成。銜冤昔痛,贈典今榮。享靈有秩,奉樂以迎。”

此“迎神曲”出,見罹難於人間,賜誠福於朝宇,於是,有四權五聖以應天魂之驚,天地之靈——

***——

後周顯德七年正月,殿前都點檢趙匡胤陳橋驛兵變,大宋初立,改年號建隆,都開封。

數年之後,宗室趙炅即位,後稱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太宗出兵燕雲,下易州,涿州,直至高粱河。

“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瀚海百重波,陰山千裏雪。回戍危峰火,層巒引高節。悠悠卷旆旌,飲馬出長城。”

這是唐太宗皇帝李世民的《飲馬長城窟行》,勉強可以用來形容此時宋氏的風雲豪情。

大宋興國,此時朝中有四權五聖赫然生光,隱隱然有相抗相成的趨勢,他們有些是權貴,有些不是權貴,但這九人對皇朝宗室,對大宋的影響,人莫能知。

四權:

是秦王爺第三子兼殿前都指揮使則寧,燕王爺嫡長子兼侍衛騎軍指揮使上玄,宮中掌歌舞樂音的樂官六音,還有祀風師通微。

五聖:

是禦史台禦史中丞聿修,當朝丞相趙晉的公子聖香,太醫院的太醫岐陽,樞密院樞密使容隱和祭神壇的千古幽魂降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