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3章 錘似流星劍飄香(2)

眾人聞言都靜下來,聽沈青雲說話。

在這些人中沈青雲名望最大,輩分也最高,自然受眾人尊崇。

所以,他的話別人豈能不聽。

沈青雲接著道:“我大哥生前身為武林領袖,一生闖蕩江湖,遍走天涯,集畢生之力,搜集整理的‘天下武林一百九十七家秘門秘譜,’乃是武林之瑰寶,多少人欲得而不能,大哥生前。

“他們因畏其名不敢妄動,今大哥一故,許多武林中人便會冒死相奪。

“另外,大哥生前為振興天下正義武林而奔走呼號。

“籌集下一筆曠世財富,連同他一生搜集的曆代名畫古董全部藏於天山寶窟之內。

“這早已使天下綠林黑道中人垂涎三尺。

“我大哥在世時,他們就經常謀取而不得,今天,他們還會罷手嗎?

“再說,我們麵臨的對手,明則是清廷鷹犬冷奇風。

“他時刻也不忘為朝廷效力,要剿滅武林群雄。倘若他知我等西行學藝,一路上必重重設卡,處處伏兵。

“因為,隻要我們西行失敗,三年後他便可借‘索命神煞’之手屠戮武林。

“據說,為了阻止我們西行,他已網羅了‘塞北二妖’、‘太行四劍客’、‘洞庭七蛟‘、‘氓山四雄’、‘江南雙蠻’、‘江南五大山莊’的莊主,‘青城二虎’等許多奇人異士為他賣命。

“最可怕的是他已經收買了‘神州五魔’的後三位神魔奇人,也就是江湖中人聞名色變的‘昆侖三怪叟’。

“這‘昆侖三怪叟’就是我們聯起手來也未必是人家的對手。

“暗中又有‘絕世三官’即五行魔宮、珍珠宮、八卦宮,‘鬼魔二洞’即金光洞和達魔洞,還有江湖上兩個以陰毒著稱的左道旁門,即荷花門和牡丹門。

“這些都是不可低估的對手強敵。至於別的綠林黑道賊寇,就更是不計其數了。

“我大哥現在故去,把這千斤重擔交給我們。我等定要誓死護好‘武林秘譜’和‘寶窟地圖’,為振興武林、懲惡揚善竭盡全力!”

眾人聞言,群情激昂、慷慨振奮、都為能堪此武林重任而感到驕傲。

沈青雲又道:“現在咱們即啟程西行,七派的八位弟子宜在暗中保護,非危急之時不得露麵。

“你們八人兩個一組最好,單獨行動也可。萬不可暴露身份,越隱蔽越好。”

那八大弟子都點頭稱是,紛紛上馬,各自擇路而去。

沈青雲見八大弟子離去,又對“天山七傑”和“絕代二嬌”道:

“咱們也即刻啟程西行。”

說著,把自己的白馬讓江雪梅騎了。於是,一行八人擁著兩匹白色雄駿,緩緩向西走去。

走向了不盡的凶險,向了血肉橫飛的戰場……

追命劍公孫正和師弟飛錘流星董方兩人離了其他幾位七傑,把兩匹馬盤了韁繩,抽上一鞭,任其回山而去。

因西行雖然路途遙遠,但有馬匹卻不易隱蔽藏身。

兩個人那兩匹馬飛奔而去,這才整理行裝,擇路西來

走在路上,公孫正便和師弟董方商量道:“師弟,適才大俠說此番西行路上多有凶險。

為保護‘天山七傑’等,我想應趕在他們之前,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而其他人在暗中隨行也就可以,這樣以免他們亂闖中了埋伏。”

董方聞言道:“師兄看怎麽好就怎麽辦。來時師父說了,師兄出道多年,飄香追命劍在江湖上頗有名氣。

“這次七派人暗中護送,唯獨華山門派出兩人,師父之意無非是讓我跟師兄出來闖蕩一番,增長見識,我一切還不聽師兄的?”

公孫正聽了,笑道:“師父說你能說會道,還真不假!”

兩人就這樣一邊說笑,一邊趕在了“天山七傑”等人前頭。

這公孫正今年三十多歲,白麵短髯,身材矮小且壯實。

是華山掌門的大弟子,手中一柄飄香劍,囊中三枚金錢鏢,出道幾年來走南闖北,行俠仗義,依仗華山劍術,再是自己獨特的飄香劍,那柄劍常用迷香水浸泡擦拭,久而久之,便使劍身帶上一股迷香氣。

拚鬥之前,他先在鼻中塞上棉球,再抽出飄香劍迎風一晃,頓時迷香四散,使手聞之輕則頭重腳輕,重則昏迷跌倒。

因此,公孫正在江湖上便得了個飄香追命劍的雅號。

此人向來目空一切,妄自尊大,而華山掌門人也素知大弟子這一缺點,殊不知,目中無人,驕傲自大,正是武人之大忌。

因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藝無止境,學海無涯。

身為武人驕傲必輕敵,而輕敵就先敗了一半。

雖然掌門對他曾多次教誨,而公孫正卻經常不以為然。

這也難怪,他依仗這柄飄香追命劍,出道以來屢戰屢勝,所向無敵,有的功夫高於他也都喪命劍下。

因為每逢雙方交手,都提防對方施發暗器,想不到他劍上卻能散發迷香。

今天,公孫正和那幾位弟子來時,便暗中拿定主意要露上幾手,好為本派增光添彩。其所以先行,是為“天山七傑”等人清除路障,而這樣一來,“天山七傑”路上就會平安無事,那其餘六派的弟子也自然沒有露臉的機會。

這一天,兩人走了七八十裏路,眼看金烏西墜,暮色蒼茫,並未發生意外之事。兩人便找了兩棵巨樹,飛身上去,棲了一夜。

次日清晨,便簡單地吃些幹糧,然後又往西走。

約莫正午之時,兩人來到一片鬆林前。

公孫正道:“俗話說,逢山定有寇,遇林必藏兵。師弟,你要小心了。”

董方聞言朝他點點頭,機警四顧,腰上掛著的兩柄鏈子飛錘已經挪至身前,隨時準備解下廝殺。

而公孫正卻泰然自若,空著手走在前麵,兩人一前一後走進林間小道。

正走著,猛聽身旁的樹上傳來一聲冷笑:“嘿嘿!果然來了,沒讓大爺們白等!”

話音未落,便見道兩旁的樹上迅疾跳下十多個手執兵的彪形大漢,都是黑色武士裝,薄底短靴,手中兵刃各不同。

為首的一個虯髯大漢,

滿臉彪悍之氣,一雙牛眼精光四射,手執兩股托天叉。

那托天叉本是純鋼打造,叉鋒利無比。叉柄有茶杯口粗細,叉上有三個銅環,雙手抖“嘩鈴鈴”山響,甚是嚇人。

隻聽這虯髯大漢大吼一聲道:“吠!你倆可是‘天山七傑’裏的嗎?

“大爺我早聽說那天山上有的是奇珍異寶,快拿出幾件孝敬本大爺。

“本大爺一高興也許饒你們不死,如不然,你來看——”

他說著,把手中兩股托天叉一抖,雙臂用力,猛地刺身旁的一棵碗口粗細的鬆樹,耳畔隻聽“咋”的一聲巨鬆樹硬被生生叉斷。

而那虯髯大漢卻臉不變色。

氣不神態自若。

見那鬆樹已斷,大漢便把托天叉交於左手,右手一指孫正大聲道:

“怎麽樣,你的腰還有那鬆樹結實不成?”

公孫正掃了一眼麵前的莽漢,顯出不屑一顧的神情。

心想無非是些攔路搶劫的綠林強盜。他轉身對師弟董方道:

“師弟,你自從學藝以來一直在山上,未曾真的與人廝殺。

“今天機會來了,你不妨練一下,順便也嚐嚐殺人是什麽滋味”

那十多個彪形大漢聽了,幾乎把肺氣炸,原來這兩人想拿我們練功!

為首的那大漢縱聲大笑道:“你倆也太狂妄自大了,也打聽打聽大爺們是哪個山頭的!

“告訴你們,大爺乃是黑山的大寨主熊天霸,人送綽號神叉太歲!”

公孫正好似未聽見他的話,對董方淡淡地道:“去吧。”

董方早已經把兩柄鏈子錘解下,握在手中。他聽師兄一說,便一提丹田氣,縱身跳到場前說道:

“識相的趕快逃走,免得丟了性命,否則小爺就不客氣了!”

熊天霸一見麵前出來一個十六七歲的娃娃,細皮嫩肉,手執鏈子飛錘,站在那裏還蠻威風。

“他哈哈大笑道:“好!今天你熊大爺就讓你嚐嚐這神叉的厲害,看你這黃口乳子還敢口出狂言!”

說著,雙臂貫力,大吼一聲,雙手平端托天叉,一招“力撞山門”,分胸便刺。那托天叉來勢迅猛,挾帶著一股勁風,直奔董方心口刺來。

董方見托天叉迎麵襲來,氣定神清,手中雙錘合在一起,一招“海底撈月”格向刺近的托天叉。

耳畔隻聽一聲巨響,那托天叉端端地被格封出去。

熊天霸後退七八步,震得雙手發麻,這少年雙錘的力道,讓他暗暗吃驚。

他正想舉叉再攻,不料董方已舞動敗錘欺身攻進,右手錘向頭頂砸下,左手錘奔腹部點來,雙錘配合默契,進招幹淨利落。

熊天霸也非等閑,見董方雙錘擊來,並不躲閃。

手中托天叉一招“金雞點頭”、擊開上錘,又一招“鯉魚擺尾”,格開下錘。

接著怪哼一聲,握叉柄顯叉頭,一招“橫掃千軍”,以叉當棍,奔董方攔腰掃去。

董方見來勢奇猛,未敢硬接,疾閃身形,用右手錘下的鋼鏈將那叉頭上纏,往旁一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