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在迷霧中尋找真相
魏延 在迷霧中尋找真相
?
魏延反叛之罪名,始於陳壽的《三國誌》,陳壽給他蓋棺論定之後,後來史家、演義者皆沿用陳壽的結論,到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反骨說”更是把這種說法推向極致。
《三國誌魏延傳》記載諸葛臨終,秘密召集丞相長史楊儀、丞相司馬費禕、護軍薑維安排自己死後部隊退軍部署,令魏延斷後,如果魏延不聽命,你們就自己走自己的。
諸葛死後,秘不發喪,諸軍緩緩而退。魏延聽說後大怒,說丞相雖然已故去,但我魏延還在,怎麽可以因為個人之死而廢掉伐魏的大事?於是引領本部軍馬搶先南歸,燒絕沿路棧道,據兵於南穀口擋住楊儀去路。
陳壽是否能肯定自己的說法呢?我看他是不確定的。
在魏延傳結尾,陳壽也說了,魏延並非反叛投魏,隻不過認為諸葛死後,必然會委軍於己,而搶先南歸是為了殺與自己一向不合的楊儀。
而在《三國誌後主傳》中,說的更是明白:——秋八月,亮卒於渭濱。征西大將軍魏延與丞相長史楊儀爭權不和,舉兵相攻,延敗走;斬延首,儀率諸軍還成都。大赦。
另一種說法來源於魚豢的《魏略》,這《魏略》是陳壽寫三國誌依據的三種基本材料之一,盡管為私撰,但言之鑿鑿,不容忽略。
《魏略》說,諸葛臨終安排魏延代自己統帥軍隊,考慮到司馬懿在一邊虎視眈眈,所以密不發喪,部隊一直退到褒口,才舉喪全軍。長史楊儀一直和魏延不合,見魏延統帥全軍,害怕為其所害,於是在軍中散布謠言,說魏延準備舉軍投魏,率部攻擊魏延。魏延本無此心,未做防備,匆匆中逃往漢中,於途被殺。
兩種史料有幾點是一致的:一,魏延以勇略著稱,楊儀長於後勤,兩人皆為諸葛亮之左右手。兩人不合也是一貫的,諸葛“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
二,即使魏略不實,但是史料上也從未提到諸葛臨終安排楊儀統領全軍。
三,二人引兵相攻,最多也是為爭權。與降魏無關,與判蜀無關。
四,魏延對楊儀來進攻基本沒準備,不具備搞政變的基本條件。
兩種史料最大的分歧在於:諸葛亮臨終究竟安排誰統三軍?
楊儀此時為丞相長史、綏軍將軍,而魏延是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南鄭侯。此次北伐,魏延為前部先鋒,僅次於諸葛亮的二號統軍人物。在諸葛亮上表的時候,魏延、吳懿名字與諸葛並列,然後是“領”楊儀、劉巴、鄧芝、費禕、薑維等人。
按《三國誌魏延傳》的說法,很難想象謹慎一生的諸葛亮在統率權的歸屬上會置手握重兵、位高權重的魏延於不顧,悉數托與相府一長史。即使諸葛亮對魏延常懷怨懟之心而不滿,也應該對他有所安排、節製,怎能放手讓他們起內訌?
倒是《魏略》說法符合常理,諸葛臨終前將統率權交給魏延,楊儀懼怕,乃造謠生變。從對楊儀的評價和最後結局來看,這倒不無道理。“而亮平生密指,以儀性狷狹”,說明楊儀脾氣急躁而且心眼小。最後因為蔣琬位居其上憤憤不平,屢屢非議,被下獄而自殺。
當時為什麽沒有人出來為魏延說話?
陳壽本來為蜀漢文職官吏,師從史學家、天文學家譙周,想必與當時的蔣琬、董允、費禕等熟悉,其思想也深受其影響。而當時蜀國未設史官,未留下官方記載,陳壽三國誌的蜀國部分的資料大多為直接收集而來,當事人同情魏延的少,相反可能對楊儀因言獲罪同情的多,所以資料有其局限性。此為其一。
魏延的出身太低。三國時代是很講究資曆,重視血統論的,老將黃忠定軍山一役斬殺夏侯淵,劉備欲拔其為後將軍,與關羽、馬超等同列,諸葛亮就曾擔心關羽不高興。關羽也曾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而魏延比黃忠的出身還低,“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才遷為牙門將軍”所以,劉備進位為漢中王,提拔魏延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皆驚”。
為什麽“一軍皆驚”,因為漢中這位置太重要了,拱衛著蜀國的北大門。當時“眾論以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以現在軍職不恰當的比方就是,把魏延從一個團長的位置直接提拔到主力軍的軍長,所以,一軍皆驚,這恰恰說明當時很重資曆、重出身。汙水盆扣到一個大眾嫉妒的人身上大家都沒意見。此是其二。
魏延恃才傲物,對上人緣很差。《三國誌魏延傳》評價他“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用現在的話說,魏延的群眾關係很好,對上麵卻不溝通交流,不諳官場規則。所以蔣琬、董允都“保儀疑延”,而費禕前途已定,對當時同一級別的楊儀搞政治妥協。此為其三。
諸葛亮的態度。諸葛亮和魏延在戰略戰術上一直存在著分歧,而魏延一直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諸葛亮對他是既要使用又要壓製內心裏還有些忌憚。在蜀地,為尊者諱,諸葛丞相不喜的人誰會仗義執言?此為其四。
最終毀敗魏延一生的當屬羅貫中老先生,為了突出諸葛亮的智慧,羅老先生先是說他叛劉綜、殺韓玄,諸葛亮一見他麵就給他定了“腦後有反骨”的無妄之罪。是否叛劉綜無據可考,韓玄一說是舉城投降,一說是自殺,都跟魏延無關。
更有甚者將諸葛之死也歸罪於他腳步太重,隻因為羅貫中老先生痛恨曹操以至於連姓魏的也是“恨屋及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