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樓事_第128章 論天下大勢

要知道這武無第二,文無第一啊。

而造成如今情景的,無非就是剛剛皇帝已經下了基調,這首詩是傳世之作,那他們作為臣子的,自然要奉承一番了,在這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上,你甭管是清官貪官還是什麽官,都是一個方向,隨著皇帝的。

沒人會傻的在這些小問題上,惹得皇帝不痛快。

聽到這孟嚐的問題,皇帝也是微微一愣,然後看了看身邊的總管太監。那太監心鄰神會的對下麵的孟嚐說道:“陳大人,作出這首詩的考生,名喚婁青。”

聽到太監口中說出的是婁青這個名字後,那孟嚐卻是臉色一暗,原本高興的情緒也是微微一頓,但這隻是一瞬間的事,馬上他臉上又恢複了笑容,對皇帝說道:“恭喜皇上又得一英才啊。”

而此時聽到婁青這個名字後,發愣的除了這孟嚐外,還大有人在,不僅是下麵群臣,其上坐著的皇帝也是微微一愣後,便笑了起來。

“嗯,孟嚐說的不錯,真是這個道理。哈哈。對了,這個婁青,我聽起來甚是耳熟,可是我那老師,歐陽老丞相的弟子?”

聽到皇帝的疑問,盡管那陳孟嚐有些不情願,但還是點頭說道:“若是不出意外,正是此人了。”

得到陳孟嚐的肯定,皇帝更是高興的說道:“哈哈,好啊,多年未見我那老師,沒想到他如今又教了一個學生,別說,算起來這還是我的師弟呢,哈哈。”

陳孟嚐聽到皇帝的話,卻是急忙說道:“陛下且不可如此說,您貴為九五之尊,豈能與臣子的學生相提並論,隻怕有失身份啊。雖然老丞相學識曠古爍今,他的這名弟子也是才學不錯,但畢竟隻是一首詩罷了,其從政的才能卻還不知道呢。”

陳孟嚐這話說的是滴水不漏,即不得罪皇帝,也暗暗的從一方麵貶低了婁青。若是婁青在此,定會疑惑這陳孟嚐為何會針對他,要知道他們二人可是從未見過麵的。

“好了,陳丞相。你說的我豈會不知?我

們也不要胡亂猜測了,等科舉結束後,看一看他的試卷便知了。”

皇帝這最後一番話說出來,便再無人多說了。那陳丞相,也是暗暗退回來原來的位置。

而大殿外麵的考場中,此時一炷香的時間也是到了,考官命人將試卷都收起來後,便拿出了第二題的考題,宣讀起來。

“科舉殿試第二題:以一州知府之身份,論如何治理,造福百姓。”

“時間三炷香,不論是否完成,全部交卷。”

說完,這考官又坐到了位置上,而眼神卻是盯著婁青瞧了起來。

隻見婁青此時聽完考官公布的試題後,正在冥思苦想著。

“一州知府,此題又是由皇帝出題,看來對於這次的考生,皇帝也是十分看重啊。若是我奪得了第一,或許接著此次的機會,能少奮鬥很多年啊。”

想到這裏,婁青也不再多想,仔細的思考了起來。

仔細的聯想了一番後,婁青按照前世的見識以及今世的才學,以及如今的世道,仔細的整理一番後,便提筆寫了起來。

“自古到今,良政的表現,無非四個字:輕搖薄稅。但稅收乃是一國之根本,若是稅收少了,國家不能強大,無法在一些方麵,尤其是軍事方麵對抗其他的外族侵略,可若是過重,又不免損害百姓利益,讓百姓無法幸福生活,若是長久如此,必然讓百姓心生怨氣,對我朝不滿,從而發生造反等事。”

寫到這裏,婁青停下手中筆,將心中所想又細致的整理一下後,繼續寫道:“薄與重之間,無法精確度量,往朝兼是無法正確把握而日漸衰弱。既然沒有辦法,為何不可轉個方向突破?如糧食量產,百姓得到的多了,即便賦稅嚴重,也可保得安居樂業。各家將自己平日的經驗,多多交流,將好的經驗互相傳播,形成一套細致的流程。按照各地的實際情況,將這些增加糧食產量的經驗應用,定可提高百姓總的收獲。”

“除此以外,當勤政,確保稅收毫

無損失的歸入朝堂,而地方也該保證百姓的生活,不可私自增加賦稅,不可欺壓百姓。執法嚴明,讓百姓有法可依。在朝廷的領導下,必可讓治下百姓生活富足。安居樂業。”

寫到這裏,婁青覺得以一州知府為基準,該做的,如何做,都已經寫到,再仔細的查看一番。思慮一會兒,覺得並未有什麽遺漏,便又第一個交了卷。

這次收上試卷後,這名考官卻是沒有看,直接交給了太監,說道:“記住,稟報的時候,不可說內容如何,隻說第一個交卷的。明白嗎?”

那太監聽完,眼睛一轉,將試卷接過後,向著朝堂走去了。

一如方才,婁青又一次的閉目養神起來。

身邊的其他人,有的人愁眉苦臉,有的人喜上眉間,看著麵前的卷紙,或快或慢的書寫著。

在婁青剛剛交卷後,一名同樣年輕的男子,也是不逞多讓的將手中試卷遞給收卷人,隨後還看了看婁青,臉上露出極有興趣的模樣。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三炷香的時間也接近結尾,可是場中依然有人未曾將此題答完。正一臉焦急的思索著。

終於,所有時間過去了,考官也是毫不留情的將試卷收了起來,盡管一些人還是有些意猶未盡或者遺憾。

隨之而來的,便是考官第三題的題目。

“科舉殿試第三題:論天下大勢!”

“時間三炷香。”

考官的這話音剛落,卻是將所有的考生都驚到了,這其中也是包括婁青,婁青實在是想不明白,為何這科舉中,會有這麽一道題。

要知道在古代,皇帝對於臣子的野心那是極為忌諱的。可是如今卻是堂而皇之的將這樣的題目搬到殿試中,不得不讓人聯想起來。

“這是怎麽回事?一般這樣的考題,都是給皇家子弟們出的,就連一些王府中的皇家子弟都是不敢答這樣的題。為何今日卻在科舉擺了出來呢?是皇帝在試探臣子的野心?不應該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