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七章 前去采訪
所以隻要有領導來視察關於血防工作的鞏固,竹園村是必看的一個點,如此這個村莊就得到了許多額外的補助,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遠高於其他村莊。
可是後來隨著改革開放,周邊的一些村莊走出了發展特色農業的路子,竹園村卻依然停留在“等靠要”的階段,慢慢就不如其他村莊了。
進入九十年代,縣裏也曾經探索過如何幫扶這個村,但是經常是掛點的幹部無功而返,原因是沒有一個得力的村支書。
後來村裏有一位從外麵經商回來的年輕人張海兵,看到了村裏的地理優勢,離縣城很近,土地資源豐富,很適合搞蔬菜大棚種植,於是帶頭在村裏辦起了大棚種植,幾年下來收獲了很好的經濟效益,村民們看到了收益,於是紛紛效仿,並且推舉張海兵當了村支書,這樣竹園村的發展才開始了新的篇章。
鄧年榮獲悉了這個消息後,立刻意識到這是個好新聞,寫得好不僅能上省報的頭條,說不定還能上中央級報紙,並且很有可能獲獎。
於是帶著朱青雲前去采訪。
朱青雲是第一次正兒八經地去采訪,也是第一次來到這個安河最有名的村莊。兩人走進村口,張海兵早就在路口等著了。
朱青雲看到這兒的房子建得很整齊,一排排的,清一色的白牆灰瓦,後麵有幾幢高樓,估計是先富起來的村民改建後的房子,遠處的田野裏,一大片白色的塑料大棚,光是這樣看,就覺得這個村子與其他村有著決然的不同,很難想象這就是當年那
個“萬戶蕭疏鬼唱歌”的窮地方。
張海兵看上去三十來歲,黑黑胖胖的,圓圓的臉上總是笑嗬嗬的,就像個彌勒佛。張海兵本想把他們倆帶到家裏去坐,沒想到鄧年榮說,先到蔬菜大棚去看看。
三個人便向田野走去。
早春三月,安河的天氣經常還是春寒料峭的,伴著濛濛細雨,田野裏就濕漉漉的。走在田埂上,一不小心就會滑出去摔個嘴啃泥。
朱青雲因為穿著皮鞋,腳底打了幾次滑,人差點都摔倒了。他看看鄧年榮,人家穿的就是有防滑底的運動鞋,到底是個資深的記者,行頭都不一樣,朱青雲想。
來到田裏,三個人鑽進一人多高的蔬菜大棚裏,裏麵暖烘烘的,跟外麵簡直是兩重天。棚裏的蔬菜綠油油的,長勢很喜人。
辣椒已經掛果了,還有茄子,豆角,黃瓜等等,都是碩果累累。
“這些都是反季節蔬菜啊,長得這麽好!”鄧年榮說。
“是啊,大棚裏種的基本是反季節蔬菜,這樣破季的蔬菜才好賣,價錢也高。”張海兵說。
“你這一個大棚多少畝地?”鄧年榮問道,邊在本子上記了起來,朱青雲看見他在記,也趕忙掏出本子記起來。
“一個大棚一畝地左右。”
“投資一個大棚要多少錢?一年能有多少收入?”鄧年榮追問道。
“建一個大棚大概要三到五萬塊錢。蔬菜銷路好的話,一個大棚一年能賺兩萬多塊。但是如果蔬菜隻是擠壓在本地銷
售的話,收入就要減少一半。”
“哦。”鄧年榮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這樣來看的話,最多兩年就能收回大棚的成本。那你所指的銷路好是什麽?”
“我們的蔬菜能拉到周邊其他的城市,如果能運到一些大城市去的話,那就更好!”張海兵說,“去年我聯係過上海的一些蔬菜經銷商,試著把我們的蔬菜送出去一些,才發現那邊的價格是我們這裏的雙倍啊。但是當時的問題是我們的一些菜品不太適合那裏的市場,所以今年我又進行了一些種植方麵的調整,專門種一些適合上海市場的蔬菜。”
“對,這個思路很不錯啊!”鄧年榮像個領導似的說道,“你現在有幾個大棚?”
“張海兵說,這就是我自家的大棚。我目前有10個這樣的大棚,是村裏最多的。其他村民最多的建了三個,大部分隻有一個,總共有五十多個大棚。主要是資金的問題。鄧老師,你是縣委的人,你看能不能幫我們反映反映,爭取政府對我們進行一些扶持,如果能提供一些資金貸款的話,這個規模還能不斷擴大。還有就是能在技術上給予一些具體的指導,派專業的農技人員到我們村掛點,普及種植的新技術和新方法,這樣效果就更好了。”張海兵恨不得一口氣把所有的問題都講完。
“張書記,你別急,這也是我這次下來采訪的另一個目的。你在三年前決定從上海回家的初衷是什麽?我們邊走邊談,到其他村民的大棚裏去看看。”鄧年榮轉身往外麵走去。張海兵趕緊跟了出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