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歐洲電影賞析_2.1 藝術大師的傑作
第二章
歐洲電影賞析
2.1 藝術大師的傑作
廣島之戀
文/雲中
法國導演阿倫·雷乃的經典之作《廣島之戀》,充分展現了他電影敘述方式的迷人之處。影片改編自杜拉斯的同名小說,表麵的故事講述了一位法國女演員與日本建築師之間的愛情,不過在雷乃以各種形式交錯表現之下,觀眾會陷入到一個時間與記憶的迷宮之中。
影片開場就是一係列的男女擁抱大特寫,非常少見而大膽,先聲奪人。畫外音進行著兩個人的對話,她不斷對他說:“我來到廣島,看到了……”而他又不斷否認著她:“不,你沒有看到。”就在這樣奇妙的對話與舒緩的音樂中,影像上開始了一段跳躍的奇異旅程。
配合著對話的內容,影片的畫麵開始還以合理的邏輯行進著,先來到女人去過的醫院、廣島核爆博物館等地點,在這些真實的場景裏,構圖與鏡頭運動是嚴謹與美觀的。但隨著對話的進行,畫麵出現了大量的廣島災後紀錄片片斷,一個愛情故事開始被置放到了戰爭的記憶裏。
經過了十五分鍾床上鏡頭與廣島各種影像的剪輯後,影片終於回到了現實,回到了日式風格的旅店中,男人是工程師,女人原來正在拍一部“關於和平”的電影,他們偶爾還會出現在鏡頭下,導演給本來就夠複雜的影片,好像又套上了一層戲中戲的意味。
接下來影片再一次步入迷宮,雷乃開始把女人的回憶、想象與現實進行交叉展現,法國女人從麵前的日本男人,想到她從前愛上的德國士兵。鏡頭不斷逼近女人的麵孔,好像要鑽進她的思想和內心,影片的內容也變得更加曖昧不清,給觀眾各種解讀的空間。
影片後段,女人漫步在日本,而法國小城內韋爾的景象也不斷出現,時間和空間的順序、時態仿佛都已經消失,有的隻是此時此刻。片中男人和女人並沒有名字,他們是被高度抽象了的人,在最後導演才給出了他們的姓名,是兩個代表戰爭和愛情的符號:廣島和內韋爾。美妙的攝像與文學意味強烈的台詞,抽象化的人物和概念,多義性的故事內涵,讓影片飽受評論界的讚賞,也讓幾十年後的普通觀眾依舊看得頭大無比。
天堂:愛
文/謀殺電視機
尤裏希·賽德爾的電影“天堂三部曲”之《天堂:愛》,一點也不像這個國家的古典音樂和奶酪那麽迷人浪漫,卻是透著一股子德意誌電影傳統中的冷酷。在一種外科手術式的影像語言中,把當代發達國家那些普通人的外衣又扒了一個幹淨,即便影片的背景設定身處熱帶,觀眾也絲毫感受不到一絲暖意。
TTA1-1
TTA1-2
影片對鏡頭構圖的運用,有一種近乎偏執的水平對稱傾向,連幾個手提鏡頭都會有意無意弄成對稱的。靜止的對稱鏡頭其實是為了強調一種機械呆板的生活,
最為明顯的是對建築空間的水平構圖表現,表示主角的生活時刻被這種感覺包圍。
TTA2-1
TTA2-2
對稱構圖也被建構在了白人與黑人的“奇觀欣賞”體係當中,圖中的黑人站著,處在展示者的位置,而白人都是坐著或者躺著在“欣賞”他們。
TTA3-1
TTA3-2
與“奇觀欣賞”體係對位的是階級的界限,一道寫有“禁止通行”標語的柵欄和日夜巡邏在空無一人的躺椅周圍的警衛,其實就是時刻在強調這種人為劃分的種族階級的界限:白人對空間的專屬,體現出了他們的階級權威。
TTA4-1
TTA4-2
奇觀、界限、感情和消費,這些抽象的名詞在導演統一的視覺構成體係中變得一目了然,片中有多處如上圖一般富含意味的隱喻鏡頭,都始終披著寫實的外表在影片的情節發展中不斷閃現:在一個被奇觀和性快感包圍著的異國世界裏,一個女人在尋找著她不可能找到的真愛。
通往仙境
文/謀殺電視機
戛納金棕櫚得主特倫斯·馬利克拍攝的《通往仙境》,懷揣著導演一直以來對於自然的深切情感,並用一以貫之的鏡頭語言和意識流般的剪輯技巧,通過一年四季的交替輪回和光影景致變化,來反映影片男女主角這段感情從盛開到幹涸的過程,將愛情這個古老的命題,融會到了可以打開你每個感知細胞的影像之中。
TWXJ1-1
TWXJ1-2
TWXJ1-3
兩人剛開始發展出情愫時在冬季,兩人在感情的城堡中如膠似漆,蒸騰的呼吸代表著欲望的蘇醒,而後馬上接上的是一朵即將入春後盛開的玫瑰和河流中解凍上漲的河水。
TWXJ2-1
春天是兩人熱戀的季節,也是愛情之花盛開得最為燦爛的季節,兩人處處都會被充裕的陽光所包圍,清晨朝霞下的情侶們迎接著希望的到來。
TWXJ3-1
TWXJ3-2
TWXJ3-3
其間愛情的火焰漸退,男主角半路出軌,感情經曆波折後的兩人在法院完成了婚禮,但是在宣讀婚禮致辭時(TWXJ3-1),鏡頭插入的卻是空落落的房間和法院中囚犯在認罪書上簽字的鏡頭(TWXJ3-2,TWXJ3-3),隱喻著兩人的愛情之火漸滅,婚姻反而成了羈絆和牢籠。
TWXJ4-1
TWXJ4-2
TWXJ4-3
中間又是一連串的背叛和離棄的曲折情感經曆,遊移不定的男女主角在秋天時分暫時取得和解時,看到的是含苞初放的花蕾(TWXJ4-1),但最終這一線生機並未持續下去,兩人最終還是以分別告終。這時的女主角徜徉在肅殺的冬季曠野中,四處尋
找著滋潤自己生命的甘露(TWXJ4-2),重遊故地的她,回望遠處兩人當初駐足的城堡(TWXJ4-3),如今已經是在一片灰涼中物是人非。
兩天一夜
文/雲中
著名的獲獎專業戶、比利時導演達內兄弟的新片《兩天一夜》在2014年又出現在戛納電影節,不過這一次他們終於沒有再獲得任何獎項。不是因為影片的質量不好,而是因為他們連著五次在戛納拿獎(包括兩次金棕櫚),評委們實在有點審美疲勞。達內兄弟的電影,幾乎能維持在同一高水準線上,風格又很相似,拍多少部都像在拍同一部,驚喜度似有缺乏,老練度逐步增加。
影片的第一個鏡頭就非常的“達內兄弟”,鏡頭緊緊盯著睡覺的女主人公,畫外響起了電話鈴聲,但她沒有發現,仍然睡著,直到電話響了很長時間,她才起床去接電話,結果發現她的工作要丟了。達內兄弟就是用這一個鏡頭,直接明了交代了三個方麵重要信息:一、整個故事的起因。二、鏡頭語言的基調,像他們的其餘作品一樣,鏡頭調度永遠都是圍繞著主人公一個人。三、紅色與藍色的對應。這也是整部電影用色的基調。
女主人公曾患上了憂鬱症,病情剛剛有所好轉,但由於工作快丟掉的原因,再度陷入逃避在臥室不願起床的狀態。她的臥室也是藍色調為主,有適當的紅調子窗簾在旁邊。紅色一般來說象征著積極和熱情,藍色是冷靜和憂鬱,接下來,我們就可以看到這兩個色係的鬥爭貫穿著整部電影。其實達內兄弟在上一部電影《單車少年》中,已經開始大量運用到這兩個色係,本片顯得更加不動聲色。
女主角開始積極為保住自己的工作奔走,她需要去一一拜訪十幾位同事,獲得其中9個人的支持。這個時候我們看到她穿上的是紅色係的外衣。而為了克服憂鬱症和消極心理的襲擊,她不得不大量喝水與吃藥,以至於有人說本片從頭到尾就看到女主角除了喝水就是走路。
這幾個鏡頭是女主角其中的幾次說服同事投票的過程,有些成功了,有些失敗了,有些人模棱兩可。我們可以清晰看到上麵這幾張截圖中,紅色與藍色的區域是如何展現的。有的是前景,有的是背景,包括衣服的對比。有些讓你感覺親切,有些明顯感到隔膜(比如第一張圖中前景的柱子),而處在紅色區域的男人最後都會同情女主角。這些顏色的運用是在自然的手持攝影狀態下展現的,一般觀眾不會感覺到刻意,但能體會到導演的暗示。達內正是用一次次說服的重複情節,與一次次喝水走路的重複,慢慢在兩天一夜的時間裏展示一個女性找回生命力量的過程。
在故事的最後,來到了最緊張的投票環節。在公司的偏藍色氛圍下,隻有女主角仍是穿著那件紅色衣服,很明顯地突出了影片的中心議題。至於投票的結果如何,有興趣的你不妨自己找這部電影來看,應該說還是有相當戲劇性的轉折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