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畏_人總不能被幾個尷尬問題弄趴下吧

人總不能被幾個尷尬問題弄趴下吧

我外婆曾說:“看一個人懂事不懂事,要看這個人是如何回答問題的;看一個人成熟不成熟,要看這個人是如何提出問題的。如果一個人又懂得提問,又懂得回答問題,這種人你一定要和他成為好朋友啊。”

在外婆看來,少年的我屬於既不會提問,又不會回答問題的人,如果能夠交到一個好朋友,人生應該會被拯救吧。

小時候和人聊天,我提出的問題要麽讓人不知道怎麽回答,要麽讓人生氣,要麽讓人覺得無聊。

比如吃過晚飯,小夥伴們一起出來玩。為了和大家關係更緊密一點兒,我就說:“你們作業寫完了嗎?我剛剛寫完哦。”然後大家就紛紛回家寫作業了。

比如期末考試結束,看到別人因為成績不太好而鬱悶,我為了安慰他們就會說:“不要難過,你看你就比我考得好。”其實人家壓根兒就沒有把我當成過競爭對手。

不會說話這件事一直困擾著我,於是人也就變得越來越沉默。

敢提問的人生從我七八年前做的一檔訪談節目開始。

因為節目組沒有更多的錢請知名主持人,我們隻能讓二十出頭的年輕主持人來進行嘉賓訪談。這種初出茅廬的新人哪怕長得再漂亮、提前做的功課再多,提出的問題也很容易讓在行業中早就如魚得水的嘉賓們覺得:“你問的都是什麽玩意兒啊”?

為了避免年輕的主持人尷尬,我們想了一個記者團提問的辦法——一群年輕人聽前輩說過去的故事,誰問錯了,誰信息量不夠多,就趕緊派另一個人頂上去搭救。

這樣磕磕絆絆,一路驚險下來,確實比之前的訪談氛圍順暢了很多。

但我們依然會問出例如:“這是你的第幾部作品?”嘉賓反問:“你不事先做功課?你還來問我?”

我們也會問嘉賓:“那你人生中最開心的事情是什麽呢?”嘉賓反問:“我的人生一直很開心,我的人生分很多時期,我每個時期都有很多開心的事,你問的是哪一件?”

我們還會問嘉賓:“那你從小都沒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嗎?”嘉賓一臉怨氣:“我父母很早就離婚了,我跟爺爺奶奶生活。我不錄了。”

剛開始的時候,我很不理解:這有什麽可生氣的啊,如實回答不就好了嗎?後來也漸漸明白:如果你真的想聊天,就不要問大而全的問題,比如“你人生中最開心的事”之類的;如果你真的想了解對方,就不要問帶有預設立場的問題,比如“你從小沒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嗎?”就可以改為“聽你這麽說,我有一些疑惑,那你從小和誰生活在一起呢?”

那個日播訪談節目製作了五年,錄製了將近兩千期,每一期嘉賓我們錄三個小時。也就意味著,我的人生有六千個小時在思考如何提出問題,不讓對方惱火,不會引起尷尬。

無論是我,還是光線傳媒的主持人們,甚至節目組的編導

們,都被嘉賓嫌棄過——你們到底會不會提問啊!!!!!

那時我們這群年輕人的人生仿佛都黑暗了,辛苦讀了好多年書,輾轉到了北京,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卻突然發現自己,不會提問。這是多麽泄氣的一件事。

2010年左右的那幾年,不論是工作還是走路,吃飯還是睡覺,我想得最多的問題就是,如何讓自己學會更恰當地提問。

後來我參加了《職來職往》節目的錄製,聽完選手講的故事後,我常常會冷不丁提出一個比較直接甚至尖刻的問題,選手當場麵露尷尬,有的人會冷靜解釋,也有的人卸下偽裝,心焦氣躁,場上氣氛一下子變得凝重起來。

朋友說你太毒了,真可怕。其實我並不是毒,而是長達六千個小時聽別人的故事、想自己的疑惑之後,自然而然就能準確獲取信息關鍵點,直擊要害。

外婆會在湖南看我的節目,然後電話裏跟我說:“你說話說得不錯哦。”

那時我挺開心的,我終於明白了如何才能提出相對準確的問題,我也知道,外婆不再擔心我了。

如果說會提問隻是能打開對方的話匣子,那麽回答問題是否精彩,則決定了對方能不能和你成為朋友。

這幾年,周末的時間我基本都在各個大學和同學們麵對麵聊天,因為大家見麵的時間不算長,在短短兩個小時的時間裏,一定要特別準確地回答大家的提問,要盡可能從各個角度說得清楚,讓提問的同學心下了然,讓聽的同學也有所收獲。

回答好問題不難做到,令人抓狂的是,如何回答那些尷尬的問題……

其實很多人的社交恐懼也都來源於此——不知如何應對別人的刁難,換句話解釋就是,害怕自己的致命傷被人戳破,驚慌失惜,無法下台。

工作中接觸過很多高情商的人。刀槍不入,淡定自若。越遇大事,越不動聲色,無論何種情境下,他們都不會露出軟肋。

哪怕不小心被擊中命脈,也絕不露出傷重痛楚的樣子,免得對方窮追猛打。

而我,顯然在這方麵還是個菜鳥。

有一次去中國傳媒大學,有同學站起來直截了當地問:“同哥,你還是單身嗎?”

我突然僵住了。

僵住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麵是沒想到有人居然對我的感情生活感興趣;另一方麵是這個問題無論回答是或者不是,都要進行更詳細的解釋;再則是,如果這個問題我回答得很詳細,對現場其他的同學就是一種時間浪費,因為大多數同學來到現場,想聽的絕對不是我的感情生活,而是對他們真正有意義的東西。

那天我很尷尬,支支吾吾,語無倫次,麵紅耳赤。

因為那次失敗的經曆,我回來後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以免再陷入這種人生的窘境。

後來果然又被其他大學的同學問到。

有人問:“你現在三十幾歲了,那麽大年紀了,你有喜歡

的人嗎?”

我回答:“你說我都三十幾歲了,如果還沒喜歡的人,應該超級不正常吧。”

大家笑了,她也笑著放過我了。

我有個朋友叫狐狸,他以前做過上門推銷員。他說他的同事離職率特別高,因為這份工作太挫傷自尊。每次去一個公司,敲開一個主管辦公室的門,大多數情況下都會被對方趕出來,就像街邊老鼠一樣,最常聽到的話就是:我要叫保安了,你給我滾出去。

每次他的同事被人這樣罵過之後,就會默默地一個人坐在街邊花園難過地反省,是自己的錯,還是對方的錯,是工作性質出了錯,還是職業理想出了錯。最後的結果往往是,坐了幾個小時之後,回去辭職不幹了。

狐狸卻堅持下來,成為連續兩年業績最好的銷售。

我說:“對哦,別人讓你滾,多傷自尊呢。”

他說:“是啊,正是因為發現自己每一次都被這句話傷害,我就想,怎樣才能完全無視這句話?後來終於想出來了。我又去推銷,別人還是說:‘你給我滾出去。’我就特別認真地對對方說:‘啊,我剛剛從別的老板辦公室滾過來。’”

說完之後,對方愣了,也笑了,他趁機讓對方看看他們最新的產品。

像狐狸這樣的人,在後來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也遇到很多。他們會把別人對自己的嘲諷也好、刻薄也罷,用自黑的方式,或者其他意想不到的方式,順利轉化成幽默。我很佩服狐狸,好像他天生就那麽自信、那麽有魅力,任何難堪的話題到他那兒,都會春風化雨。

我問狐狸:“你怎麽才能做到這樣?是天生的嗎?”

狐狸跟我關係不錯,告訴我真相:“其實從小,我都被各種人找茬,我也很痛苦,我很長時間都是別人的笑料。別人一說什麽,我就緊張,我怕話題會落到我身上。可越是這樣,別人越會針對你,就像定時炸彈一樣,隨時等待爆破。而我,總是伴隨著大家的哄堂大笑而尷尬不已。

“後來我想明白了。我把大家總是會針對我的點,嘲諷我的話,一句一句拿出來研究,就好像回到了學生時代,每天做公式,求解,找到每句話對答如流的答案,不一定要反駁,也有可能是把對方的勁兒給卸了。久而久之,我不會再被傷害到,同時大家還覺得我挺幽默的。”

真的就是這樣。

解窘的最好辦法就是搞笑和化解。

臉皮好比銅牆鐵壁,脆弱的心靈躲在後麵,會安全很多。

一個善於自嘲的人不是因為內心強大,而隻是想巧妙地讓別人閉嘴。

人,總不能被幾個尷尬的問題搞垮,不是嗎?

“如果相機是金角大王的瓶子,

照你一下,你的靈魂就會被收進來,你敢被我照嗎?”

“隨你的便。反正見到你的時候,我的靈魂就沒了。”

“……”

有種人就是嘴甜人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