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錦天妙計定戰局

在後來曆史學家們的眼睛裏,這一場大戰是大清國逐鹿中原前的最後一場戰爭。正是因為這場戰爭,徹底掏空了大明王朝的根基。也使大明王朝除了山海關一座關隘,北京城幾乎無險可守了。大明王朝岌岌可危!

這場戰爭同時奠定了大清王朝的振興。從此後,大清國在皇太極及多爾袞的治理下兵強馬壯,國力雄厚!這場戰爭不但改變了兩個王朝的命運,也改變了一些人的命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多爾袞、錦天、洪承疇、吳三桂。

這一場大戰本應該是血雨腥風、血流成河。可是此時的戰場卻出現了令人捧腹的場景。

二千多名身穿白袍、頭戴白帽的大廚齊整整地站在了戰場的最前沿。他們將熱騰騰、香噴噴的白米飯和白麵饅頭一字排開,足有二三裏。

這二千名大廚個個肥頭大耳兒,挺胸腆肚兒。他們一齊運足中氣大喊道,“明軍的弟兄們,過來吧!這裏有米飯有饅頭,還有油滋滋的豬肉燉粉條兒。”

一遍又一遍地喊著。飯菜的香氣隨著風兒慢悠悠、輕飄飄地鑽進了饑腸轆轆的明軍士兵的鼻子裏。

這對於忍饑挨餓數日的明軍士兵來說,此法無疑是太陰損了!不過在瓦解明軍意誌力上,無疑是最有效的方法。

天快黑的時候,陸陸續續地從明軍陣營裏逃出來一些意誌力相對薄弱的士兵。人數不多,也就二千餘人。

皇太極下令:將這第一批投降過來的明軍士兵每頓八菜一湯,讓他們甩開腮幫子可勁兒吃。連吃三天。

第四天早晨,當這二千多名投降過來的明軍士兵精神抖擻地站在校軍場時。皇太極攜錦天來到點將台親自訓話。

“朕知道你們此

番來降不是出於真心,而是因饑餓所致。但是,朕要的是能夠忠心為我大清效命的死士。故而朕決定,真心願意留下來的歡迎。不想留下的隻要不再回到明軍大營,朕發給你們路費,發給你們幹糧,回鄉去吧!”

皇太極講完,錦天站了出來說道,“士兵們,我是袁督師遺子錦天。如今我受陛下隆恩,授漢八旗副統領。漢八旗的士兵們全由我們漢人組成,待遇與滿八旗相同。隻要入我漢八旗軍,就是旗人。立有軍功者還可封妻蔭子。願意留下的兄弟們歡迎你們加入漢八旗軍。”

漢軍的士兵們一聽錦天的身世,皆揮拳喊道,“我們願意加入漢八旗,我們願意跟隨袁大公子!”

皇太極滿意地離開了點將台。皇太極今天之所以來了這麽一出兒是因為他明白:袁崇煥雖死,但是袁崇煥的名字在明軍士兵心目中那是軍魂!袁帥的名氣那就是‘號召力’。故而將錦天喚來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

皇太極是一位胸懷天下的梟雄。他早有南下一統華夷的野心。但他心裏知道,要實現這一雄心壯誌,單單靠滿洲國那區區幾百萬的滿族人口來統治一個擁有上億人口的泱泱大國絕不可能。

通過對範文程與錦天一文一武兩位漢族人才的使用。他越來越欣賞漢人、越來越倚重漢人。以漢治漢,已是他早已明確的基本國策了。

此時,二千投降過來的明軍們在錦天的帶領下來到了前沿陣地上。按照錦天事先交待好的話向明軍大營內齊喊道,“兄弟們,別苦撐了。大清這邊善待俘虜,好吃好喝。你們過來後,我們的頭領是袁帥的公子錦天將軍。兄弟們,你們過來吧。”

明軍喊明軍,效果更佳。饑餓的明軍士兵紛紛扔下刀

槍,像潮水般湧向清軍大營!甚至領頭的還出現了兩名總兵。

皇太極在錦天的陪同下,來到高處望著成批成批投降的士兵大笑道,“錦天,跟朕說實話,這次的計策又是你向豪格提出的吧?”

錦天不好意思地笑笑,叉開話題道,“陛下此次不費一兵一卒,令洪承疇兵敗如山倒。此戰後我們大清就要準備逐鹿中原了!”

聽到錦天此言,皇太極若有所思。他猛然抬起頭對錦天說道,“若能俘獲洪承疇,再招降他。那我大清國將來逐鹿中原就得到了一個中原的活地圖,好向導啊。”

錦天不由得暗佩皇太極遠見卓識。這邊的戰事還沒有結束呢,他就開始考慮下一步的方略了。錦天向皇太極道,“陛下且寬心,隻要能俘獲洪承疇,總能想到辦法讓他投降我大清。”

皇太極歎了口氣道,“難啊,一個祖大壽被抓又逃掉,至今仍與我大清為敵。他洪承疇同樣是大明的柱國之才,讓他來降何其難也!”

麵對皇太極的擔憂,錦天也不置可否。可是看皇太極的態度,對於這件事是相當在意的。此時的明軍士兵們已毫無鬥誌,大部分歸降至清軍大營。

洪承疇看著向清軍大營蜂湧的士兵們,並未加以阻攔。他也清楚攔不住了。這場戰役自己徹底地輸掉了。身旁的親兵勸他“大帥,大勢已去。我們保護您趕緊突圍吧?”

他不想撤走,這次崇禎皇帝把大明朝的家底兒全押給了他。他即便能夠突圍回到北京城,有何顏麵去麵對皇帝呢?

他決心要與陣地共存亡!現在對他來說,死無疑是一種最好的解脫方式。至少戰死還能搏得一個為國捐軀的美名。他決心要做大明朝的忠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