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兄弟重逢
一場影響著中國曆史進程的大戰悄悄地拉開了帷幕。此時的洪承疇在中軍大賬中焦慮地踱來踱去。軍中已無糧,八位總兵紛紛告急。士兵們因吃不飽肚子開始出現不穩定情緒。
指望朝廷來救援根本不可能了。朝廷中的可用之兵這次全給了洪承疇。“必須解決了糧食問題,才能再戰。否則會不戰自敗”,洪承疇想著。
他召來兩名總兵,命他們突圍至寧遠緊急籌備糧食。二位總兵領命,帶著約二萬多人向寧遠城進發。
錦天與多爾袞早就在塔山一帶布好了埋伏。當見到明軍拖著長長的隊伍行至埋伏圈的中間時,一聲炮響。左翼的多爾袞向前殺,右翼的錦天率隊向後殺。
明軍本來就是餓著肚子行軍呢,哪還有什麽力氣反抗啊?這一場廝殺,簡直成了錦天與多爾袞的屠宰場。
一名總兵被錦天手起槍落挑於馬下,嗚呼哀哉了!另一名總兵見勢不妙,慌忙帶著殘餘部隊複又撤回了洪承疇的中軍大營。
洪承疇見二萬多人的隊伍隻回來不到二千人,仰天長歎“我大明休矣,我洪承疇休矣!”
正當洪承疇一籌莫展之時,外邊士兵來報,“啟稟大帥,山海關副總兵吳三桂求見。”洪承疇不耐煩地說道,“讓他進來。”
隻見一名年輕的將軍,虎背、熊腰、雙目炯炯有神!往那一站,不怒自威,一副沉穩幹煉的大將之氣派!吳三桂進得賬中雙手一叉道,“大帥,如今軍中缺糧,軍心不穩。不知道大帥可有良策否?”
此次洪承疇為了能一舉解除錦州之圍,將守在寧遠城的吳三桂也帶了出來。可謂是傾巢而出。
剛派出籌糧的二位總兵一位被打死了,另一位隻剩下半條命逃了回來。吳三桂這一問,相當於是在刺激洪承疇的神經。
洪承
疇一拍帥案道,“你明知剛派出籌糧的軍隊大敗而歸,卻要如此問。你是來挖苦本帥無能乎?”
吳三桂嚇得慌忙跪倒,說道,“大帥莫怒,末將有一良策,興許能救我大軍於水火。”洪承疇聞聽轉怒為喜,馬上扶起吳三桂道,“將軍不妨說來聽聽。”
吳三桂道,“大帥,末將聞聽此次圍困我們的清軍中,有一路軍的將領是錦天。他乃我舅父祖大壽之義子。末將是想找錦天敘敘舊,望他網開一麵,讓我大軍撤回寧遠。待糧食充足後再救錦州,不知大帥意下如何?”
洪承疇聞聽大喜“錦天將軍是你的至親,本帥方才知曉啊。將軍此次如能說動錦天將軍,請他讓出一條道路,使我大軍安然退回寧遠。那本帥會親自奏請當今皇上為將軍請功!”
吳三桂辭出賬來。隻帶一小隊衛兵向錦天的大賬飛馳而來。錦天這次擔負著斬斷洪承疇中路的任務,可謂如魚得水。
麵對洪承疇可不像麵對祖大壽,他根本用不著手軟了。同時也有了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
此時他正在賬中與幾位參將商量著下一步的軍事部署,忽門外士兵來報,“啟稟將軍,有一小隊明軍至我大營前,那位領頭的說叫吳三桂,指名要見將軍。”
錦天聞聽一驚,又一喜。他與表哥吳三桂從小感情甚篤,哥兒倆多年未見了。錦天激動地親自迎出大賬。
兄弟二人麵對麵這一刻,都不由自主地打量著對方。畢竟相隔這麽多年未見了,彼此間都有了些變化。
吳三桂首先哈哈大笑道,“兄弟,變化真是太大了。當年在寧遠時,你還是一個頑童。如今卻出落得虎虎生威、一臉英氣的少年將軍。真是可喜可賀呀!”
錦天拉住吳三桂的手動情地說道,“自與哥哥一別,弟無一日不思念兄長。”說
罷引三桂來至賬中落座。
錦天與三桂聊了一會兒家常、互述離別相思。聊完家事,錦天方問三桂“哥哥此次前來我營中,必是有要事吧?”
三桂歎道,“我明軍十幾萬之眾被你們包圍在錦州城外這一狹小地帶,裏無糧草外無援兵。哥哥此來是想替我大明軍士向你求一條生路。”
錦天聞聽劍眉倒豎,“當年崇禎老兒殺我父之時可曾有過慈悲之心?義父與兄長我自會營救。但大明其它人的生命我錦天無法保全。”
三桂聞之歎道,“別忘了你也是大明子孫。是大明的水、大明的糧將你養大的。難道你不念一絲故土之情麽?就忍心那些故土的將士們被亂刀砍死,被饑餓餓死麽?”
錦天複又反駁道,“自古沙場埋忠骨。無論是哪一方的將士,戰死沙場那是為國盡忠。我身為大清朝的將軍,何敢私縱敵軍?那不是等於叛國之罪麽?兄長莫要再勸,此事萬萬不能。”
三桂長歎道,“可惜我這十餘萬的大明將士們,真的要拋屍於錦州城外了!”說罷起身欲告辭。
錦天攔住道,“兄長與義父何不勸說洪承疇來降?大明朝氣數已盡,兄長又何必為這僵死之朝廷賣命呢?”
吳三桂聽罷怒目道,“我父子屢受皇恩,大丈夫一世不求建功揚名,但也不能為一己之私而背信棄義也。我生是大明朝的人,死也要做大明朝的鬼!投降滿清?癡人說夢!”說罷起身怒衝衝向賬外走去。
錦天急忙跟隨三桂出賬,行至賬門口時,錦天複拉住三桂的手道,“表哥記住,一旦明軍全線潰敗之時,表哥可率你本部人馬由我的防線處突圍,到時弟放表哥過去。切記切記。”
三桂感激地握住錦天的手道,“有弟此心,兄長知足矣!”說罷翻身上馬,回明軍大賬複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