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水到窮時再發源
再說唐少萍聞言見問,笑道:“王將軍乃梁王朱溫的得力助手,曾在截殺亂賊黃巢中立過汗馬功勞,他的大名早已遠播海外,童叟盡知了。你說,我們長有耳朵的能不有所耳聞嗎?”
“姐姐真會開玩笑!”辛瑜被唐少萍的幽默逗笑,問道,“姐姐是專程來找王將軍嗎?”
“應該是小妹來向你借人的。”
“借人?”黃可發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問道,“此話怎講?”
唐少萍道:“這不是明擺著的嘛:王將軍被你們擒住,小妹不向你們借人那向誰人借去?”
“姐姐借人何用?”辛瑜實在是弄不明白。
“換人。”唐少萍慣用吊人胃口的回答又將眾人拋在半空,上不到天,下不著地,隻覺一陣玄虛。
“換人?姐姐,我輩非孔明可比,還請姐姐把話說明。”辛瑜對她的回答有點吃不消。
唐少萍不答反問:“你們可知道黃少龍是誰人?請如實回答。”
眾人被唐少萍搞得越來越糊塗,李桂生說道:“姑娘,如果在下說的沒錯的話,黃少龍應是亂軍首領黃巢之子。”
“他果真是黃巢之子?”唐少萍雙眸如炬,環視眾人一眼,肅容道,“小妹再問你們一句,你們對黃巢興兵作亂之事如何評價?”
“這是時代的必然所致。”辛瑜這樣說。
“我黃某人認為,管他什麽起義不起義,隻要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給百姓好日子過就行了。”黃可發自有他的高論。
“李兄談談你的看法。”
“愚以為,黃巢起義此乃正義之舉!”李桂生嚴詞正氣地說道,“我們翻翻史書就可以發現,每一個朝代都有它的產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讓我們回顧曆史看看:武王伐紂是紂王沉迷酒色、荒淫無度、魚肉百姓所致;陳涉起義是秦始皇贏政‘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結果。談古論今,自我唐朝開基立業至今已二百多年矣,為何太宗皇帝禮賢下士、愛民如子就會門不閉戶、路不拾遺;而僖宗雖貴為天子,卻會落得個李姓雄權的可悲下場呢?一句話,就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此乃天之使然,唯力不可挽也!”
李桂生這番驚人耳目的經偉大論,隻聽得眾人目瞪口呆,神思匪夷!要知當時的封建倫理道德思想對世人的毒害是何其之深,它極力宣揚鼓吹士民要忠君行孝,裙衩要以三綱五常為本,不容許天下百姓有半點越軌之舉,所以李桂生這番話簡直就是大逆不道,要想造反!然而卻也頗有道理,入言微中。
略一驚愕,唐少萍說道:“你們三人說法不一,真是各人一般心呀!既然諸位都對黃巢起義持樂觀態度,那麽小妹也就直言不諱了。黃少龍,也就是黃巢之子,今天午時在郊外被梁王朱溫手下錢戮節度使生擒,如今關押在城中大牢,有重兵把守。這錢戮是來向王將軍交差的,可現在王將軍又在我們手中,所以小妹想出以一人換一人之計,隻是王將軍是你們捉到的,為此小妹也隻好向你們乞借了。”
原來如此!眾人經唐少萍這麽一說,當
下釋然。李桂生說道:“原來姑娘是想救黃少龍,不過此事恐怕不妥。試想,黃少龍是亂軍首領黃巢之子,如今黃巢已自殺身亡魂喪天國,那麽黃少龍理所當然在接過父親的擔子肩負起領導殘餘亂軍繼續反抗的重任。如此一來,黃少龍無形中就成為亂軍的中流柢柱。然而不幸的是這條中流柢柱如今已是他人網中之魚,朝廷通緝黃少龍的目的很明顯,就是挾首腦以命群雄,使他們束手就擒乖乖就範,所以依本人愚見,朝廷是不會因痛惜一員大將而將到手的肥肉拱手相讓的。”
“李兄之言不無道理。然而小妹以為王將軍戰績顯赫,棄之實是一大損失。如果以一人之命換一人,那麽王將軍之命可保,而亂軍方麵更多一位強敵,這不能不說是隱心大患。如此之舉,細算起來還是亂軍吃虧,但若從另一個方麵來說,軍不可一日無王,黃少龍死裏逃生對亂軍興衰存亡又是一大轉折,如果從一點來看,多一強敵對亂軍也並不構成要命威脅。但無論怎麽說,換人隻是緩兵之計,所以小妹覺得換人的可能性會大些。”
“姑娘,我們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救人,是吧?為了防止百密一疏,我們必須作最壞的打算。我們先作以下幾種假設:一、如果換人不成怎麽辦?二、如果換人之後逃不了怎麽辦?三、如果在換人地點被官兵埋伏怎麽辦?四、如果換人成功,我們又當怎麽辦?所以我們當想個萬全之策……”
次日早上,牛井縣邑,縣尹府中。
明亮寬敞的會客廳上,昨日還是春風滿麵的錢戮此時倒顯得愁眉苦臉,坐立不安。
“斷子絕後的,吃了幾筐豹子膽,竟敢綁架朝廷命官,簡直無法無天!”錢戮終於按捺不住,猛然拍案而起,沉喝一聲發威道,“白知縣,你速準備二百名神箭手,在望夫亭就近做好埋伏,待巳時亂賊一來,但聽一聲令下,當以萬箭穿心,格殺勿論!”
“錢大人,怒下官直言,王將軍尚在賊人手中,倘若有個閃失,朝廷怪罪下來,這可擔當不起呀!望大人權且寬坐消氣片刻,以大局為重,毋以一時之氣而壞了大事,萬事皆當三思而後行。”白知縣見錢戮看了門子傳進來的換人協定書後暴跳如雷的嚇人樣子,慌忙極力勸阻,唯恐心亂濕步。
錢戮正氣極怒盛,聞言大發雷霆,叱喝道:“白知縣,你好大膽,竟敢教訓到本官頭上來啦!你不聽從調遣,分明是早存私通亂賊之心,來個緩兵之計,以圖救黃巢小子出去,哼!白知縣,你有幾個腦袋,膽敢背叛梁王爺,背叛朝廷!如此之舉,豈不是棄明投暗,自斷其路嗎?”
“大人,冤枉啊!大人,下官對朝廷之心皇天可表,若有絲毫惻隱之意天誅地滅!下官之所以不讚成大人的做法,全是因顧及王將軍性命的呀!百箭齊出,足以使賊人變成刺蝟,然而賊人雖罪可當誅,死不足惜,但若果因此而誤傷了王將軍,豈非舍美玉而抱頑石、得不償失了嗎?大人,食人衣祿報人恩,皇恩浩蕩,下官死不足以報萬一,又焉能叛國失義、背上不忠不孝的罪名呢?言至此,請宣照察!”
“白知縣,天下誰人不知
你是個錦繡才子,然而誤國之事,多半是你們這些口蜜腹劍的百無一用書生之使然,所謂‘朝若賓朋暮寇仇,易反易複小人心。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你若真的清白,可以一死以示赤膽丹心!否則,你得交出兵權,乖乖地呆在這裏,且看本官如何將亂賊一網打盡!”
“大人,怒下官難以從命。這並非下官乃貪生怕死之輩,也不是任意孤行,有意為難。大人,要說的下官都已說了,實不必要再重複,還是讓我們回到問題的實質來:黃少龍雖罪為特大欽犯,按本朝刑律當判死罪,可是暫時我們卻不能把他繩之於法,因為王將軍不幸為賊人所製,現在賊人提出以人換人的要求是可以通過和平的方式來解決的,決非單看誰的拳頭硬。兵法有雲:百戰百勝,並不足貴,不戰而降敵者,才是上上之策。所謂勝可知而不可為……”
“夠了,休與我講什麽大道理!你千方百計拖延時間,與我磨牙,卻好讓亂賊事先作好準備,有機可乘,你這是什麽企圖?是狼終要露出尾巴,任你多麽精明,也難逃本官神眼!白知縣,你終於露餡了,事到如今,你還有甚麽話可說?”錢戮咬定“尾巴”不放“狼”。
白知縣自知多說無益,慘笑一聲,形神威戚地說道:“嗬!想我白費敬一心向著朝廷,決不敢有半點越軌之心,哪知皇天失察,錯以問罪,罷,罷!濁世浮生,徒有定國安邦之計,奈何生不逢時,我白費敬一片赤誠之心亦然付水向東流去矣,唉!聖賢書啊聖賢書,你說‘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還真不餘欺也,古訓如此,我又何必處心積慮自作聰明呢?難道這就是‘名不順則人不正’的禪機嗎?哈哈……”言畢,半瘋半狂竟自離去。
錢戮也不理睬,見白費敬一人走了,正中下懷,乃遂強行施令,調兵遣將,命二百箭手潛伏望夫亭,自己親自帶領一百侍衛浩浩蕩蕩朝望夫亭進發。
望夫亭。傳說中的望夫亭有著一段感人的故事:古時有一對夫妻,恩愛有加,舉桉齊眉,男耕女織,雖生活簡樸,倒也幸福美滿。哪料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旦夕之禍福。當年強寇入侵,踏我中原大地,**燒殺,無惡不作。地方縮頭畏腳,朝廷膽戰心驚!一道詔書降下,天下須眉遭殃!正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妻子與丈夫的惜別,雖情真意切難割舍,然卻萬般無奈軍點兵!唯每每於郊外山崗臨風亭懸懸而望,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風雨不改,矢誌不諭,隻愁白了少年頭,兩鬢添風霜,終於在一雷電交加的夜晚最後一次登亭茫望,題詩於柒圓大柱,心灰意冷,投崖身亡!其詩雲:切切夕風急,露滋庭草濕。良人去不回,焉知掩閨泣!
後人感其節烈奉行有振國風,乃將臨風亭命名為望夫亭,至今亦然。隨著時間的流逝,年代的變更,如今的望夫亭已是塵封朱落,黯然失色,早已掩去昔日光彩豔麗、獨占**的輝煌。它就像一個曆經滄桑的老人,在走到生命盡頭之際,對垂暮殘生、望秋先零的無限感慨與不堪回首的頹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