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聞仲身返朝歌城
第四卷 封神之劫 第二十八章 聞仲身返朝歌城
宋異人聞言笑道:“此乃仆役之事,何足掛齒。說起修道,為兄想起一事,當年你離開朝歌,出去尋仙訪道,數月後有三皇帝師,清虛道君找來,說是要收你為徒,可惜你那時卻是已經走了,沒能遇上此等仙緣,實在是可惜。”
頓了一下又喜滋滋的說道:“不過,清虛道君卻是看上了你侄兒天奇的資質,收為弟子,帶上山修行去了,數年前天奇回來過一次,說起來天奇也是四十歲的人了,可麵容卻是如青年一般,若不是他拿出當年你嫂子給做的護身符,為兄我還不敢認呢。”
“天奇這些年,卻是已經能夠駕雲了,若是賢弟當年未曾離去,如今豈不是也能駕雲了,實在是可惜之極。”說著宋異人搖搖頭,不禁為老友感到惋惜。
薑子牙聞言卻是一愣,想道:“清虛道君竟然來找過我,不知這位從未謀麵的道門大師兄,找我幹什麽?”隨後聽到宋異人之子宋天奇,被清虛道君看中,帶回山中修煉了。不禁為這位結義兄長感到高興,忙說道:“清虛道君在我道門,地位極為尊貴,天奇能夠拜清虛道君為師,實是天大的造化啊。”
宋異人聞言又是一陣歡笑,說道:“天奇回來後,說是我今生無有仙緣,來世當前來渡我成仙。”
薑子牙聞言雖為兄長感到高興,卻也有一絲酸楚,想道:“我在昆侖山靜心修煉四十年,還是仙道無期,沒想到老友在家中坐。卻有仙緣掉到頭上。”
宋異人見薑子牙有些意興闌珊,突然想到,自己這位兄弟自幼慕道,這四十年來又在昆侖山苦修,也未曾得成仙道,自己這樣說卻是有些刺激到他了,便住口不說此事,轉而說些其他事。
不得不說,宋異人卻是好人,見薑子牙仙道未成。便張羅著為薑子牙找了一個媳婦,還是一個芳齡六十八的黃花“大”姑娘,不日便洞房花燭,成就夫妻。
後人有詩曰:“離卻昆侖到帝邦,子牙今日娶妻房。六十八歲黃花女,稀壽有二做新郎。(薑子牙離婚不知道與性功能有沒有關係,七十二歲啊!)
薑子牙成婚後。發生了很多事,最終還是離開了朝歌,來到西岐隱於磻溪,以待天時。
清虛自袁洪離去之後,便讓宋天奇自己修煉,自己再次短暫閉關。想再求突破,以便在封神之戰時能夠救下更多的人。
此時在西岐。姬昌長子伯邑考見七年之期已滿,便決定帶著家傳的三件寶物,前去朝歌進貢,以求帝辛慈悲,放姬昌回國。卻是不知,此一去不免骨肉成泥。
伯異考最終還是未能逃脫厄運,惹怒了妲己,被帝辛殺死做成肉餅,送於姬昌食用。姬昌也確是一代梟雄。雖然算出肉餅乃是用伯異考之肉做成,但還是忍痛將之吃下。騙過了帝辛,最終在眾人幫助下回轉朝歌。
回到朝歌之後,想起慘死的伯異考,不禁胸中怒極、痛極,吐出一物之後大叫一聲,跌倒在地。而那吐出來的東西,因為是姬昌吃了伯異考之肉而吐出來的,故被眾人命名為“兔兒”(吐兒)。
此後,帝辛繼續在朝歌尋歡作樂。天下百姓在背後已然將帝辛稱之為紂王(殘義損善曰紂)。
姬昌卻是在西岐勵精圖治,欲報殺子之仇。天下民心終於慢慢地向西轉變。卻說姬昌一日夢見一隻飛熊撲入懷中。數日後便在渭水河畔找到薑子牙。自得子牙之後,姬昌便拜其為相,西岐的實力慢慢的越來越強。已然可以與朝歌一戰。
但是天下四大諸侯之中,除了自己還有崇黑虎這一路諸侯未曾反叛。姬昌還不敢起兵,故找了一個很可笑的借口,出兵將崇侯虎殺死,並立親善西岐的崇黑虎為北伯侯。可是姬昌等人卻是不知,崇黑虎乃是截教門人。
故此一戰,西岐卻是殺了一個草包,卻立了一個強敵。
而姬昌終於還是沒有等到,親眼看見大周建立,他卻是先帝辛而去。
姬昌後,其次子姬發繼承王位,號武王。
武王即位之後,繼續增強西岐的實力,為伐商做著準備。
此時朝歌卻是一片愁雲慘霧,人人在恐懼中活著。而帝辛也變得越來越暴虐。
妲己聽了清虛的勸告之後,也不再張揚,每日間隻是魅惑帝辛,後又將九頭雉雞精胡喜妹也招進宮中,兩人一起魅惑帝辛,卻是沒有如清虛前世所知那樣,將軒轅墳眾妖都召來,在宮中宴飲。所以便也沒有了黃飛虎和比幹火燒軒轅墳之事,和黃飛虎也沒有了衝突。
此時比幹看著西岐日漸強大,朝歌卻是一片混亂,心中越來越怕,怕殷商六百年江山毀於一旦,便闖入鹿台強諫帝辛。
一連三天皆是如此,指責帝辛的過錯,勸諫帝辛洗麵革心,重整朝綱。說得帝辛無言以對,卻惱羞成怒道:“你為什麽要堅持你的看法?是什麽東西支持你堅持自己的看法?”
比幹說道:“我是希望你痛改前非,保住先王留下地社稷,是這個大義支持我來勸諫你。”
帝辛說道:“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竅,比幹認為自己是聖人,他的心真的有七個孔竅?”於是比幹被剖腹挖心而死,魂魄飄飄蕩蕩的上了封神榜。
又有下大夫夏召,見帝辛將比幹剖腹挖心,衝上鹿台大罵帝辛,後從鹿台上跳下。
第二日,眾臣在城外為比幹送葬。就見遠方煙塵滾滾,旌旗招揚。原來是聞太師征討北海,十年時間北海終平,遂班師回朝。
眾臣忙上前參拜,將此間之事告知聞太師,聞太師聞言大怒。三目交輝,當中那一隻神目睜開,白光現尺餘遠近。命執殿
鳴鍾鼓請駕!”百官聞言大悅。
此時帝辛正在鹿台與妲己溫存,就聽前麵鍾鼓齊鳴,有內侍前來報道:“陛下,聞太師回朝,鳴鍾鼓請陛下上朝。”
帝辛忙整理衣冠,上朝而去,上朝之後,君臣問候完畢。聞太師便取出奏章。上奏條陳十條,例數帝辛之過,讓帝辛改過。帝辛卻是僅準了七條,最重要的兩條——殺妲己,誅費仲、尤渾卻是未準。
聞太師心想也不能太過強硬,以免損了帝辛麵子,便同意了帝辛僅準七條的說法。
眾臣見聞太師回朝之後。萬事都回到正軌。都喜不自勝,這時突然報來,說是東海反了平靈王,黃飛虎忙持報來到太師府,對聞太師說道:“老師,這東海平靈王又反了。弟子前來商議出兵之事。”
聞太師看完報表。問道:“此次平叛是你去,還是我去。”
黃飛虎說道:“老師。此次還是讓我去吧,弟子領兵雖然不及老師,但也有些本事,想來不至於誤事,不過是平叛時間長一點而已。而朝歌此時卻是缺不得老師,此時朝歌剛有了一點起色,若是老師離去,恐天子又將固態萌發。”
聞太師想想也是,便讓黃飛虎領大軍二十萬前去平叛。
次日早朝。黃飛虎便上表出師。帝辛命人賜下黃旄、白铖,由黃飛虎領兵二十萬出征。帝辛親自送出午門。
朝歌城中有聞太師坐鎮,政事日漸清明。
這且不論,隻說黃飛虎自離了朝歌,日夜兼程趕到東海,紮下大營。第二日便出營挑戰,不料東海城中卻是有修士相助,讓黃飛虎吃了一虧。
東海城中平靈王正在宴請一位道人,原來平靈王見朝歌政事日漸荒廢,民心大失。便想趁勢而起。奪取成湯天下,卻又畏懼聞太師軍威。不敢輕叛。
直到數月前,突然有一位名為惠見地修士前來相投,平靈王在見識了他的神通之後,心中大定,認為有此人相助,足可抵擋朝歌大軍,遂拉起大旗,叛商自立。
你道平靈王軍中為何會有修士相助,這惠見乃是西方教門下修士,乃是準提道人見自聞太師回朝後,朝歌日漸恢複正常,又發現平靈王有反義,便讓惠見前來相助。想調出聞太師,讓帝辛在沒有約束的情況下慢慢爛。
不料此次來的卻不是聞太師,乃是武成王黃飛虎,準提便命惠見將黃飛虎擊敗,定要將聞太師調出朝歌。
黃飛虎來到東海城,見平靈王閉門不出,便揮兵攻城,不料那惠見做法,憑空掛起一陣大風,將朝歌大軍吹地暈頭轉向,平靈王又趁機出城攻擊。黃飛虎大軍在慌亂下,被殺的大敗,損兵過萬。
黃飛虎見東海城中有修士相助,自冀州之事後。黃飛虎便知,戰陣之上有修士參與地話,自己這些凡人卻是無能為力。遂發表向聞太師求救。
聞太師接到黃飛虎的奏表之後,甚是為難。對方軍中有修士相助,黃飛虎定不是對手,可若是自己親自帥兵前往平亂。一則朝歌將無有大將鎮守;二則此次由黃飛虎帶兵前去平叛,本就是怕自己離去之後,帝辛故態萌發,若此時自己再帶兵前去,讓黃飛虎帶兵也就白費了。
殷商軍中雖有不少修士,但張奎、魔家四將等人卻是鎮守重要關隘,不可輕離。聞仲實在是想不起,殷商軍中還有哪些修士。
突然聞仲發現自己身旁出現一人,頓時大驚,想道:“自己道行雖不甚高,卻也達到玄仙地境界,此人卻能悄然無聲的到我身後,恐不是有金仙的道行了。
遂說道:“這位道友是何方人士?來我太師府所為何事?”
隻聽那人笑道:“太師,你我為一教所出,雖不曾見麵,卻是聞名久已。”
聞仲聞聽此人如此說,忙稽首道:“不知是那位師叔當麵。”
那人忙將聞仲扶起,說道:“太師不必如此,我非是二代弟子,與太師同輩,不過稍稍年長於太師,太師可以師兄相稱。”
聞仲雖被那人扶起,可是心中卻是愈加疑惑,心中想道:“和我同為三代弟子?此人看似已有金仙修為,就是在二代弟子中也是不多,三代弟子中有誰修為能夠達到這種程度。”
突然記起,自己在山上修行之時,老師金靈聖母曾說過,大師伯三皇之師清虛道君,有一弟子,名為孔宣,乃是大羅金仙修為,不但是三代弟子中的第一人,就是在整個截教也是僅僅比多寶道人弱一些,比金靈聖母可能都要強。
忙拱手道:“原來是孔宣師兄當麵,請恕未能遠迎。”
孔宣笑道:“太師不必客氣,孔宣此時在太師手下為官,卻是當不得太師迎接。”
聞仲聞言略思,便說道:“原來師兄便是三山關副總兵,小弟竟然不知,實在慚愧。”
孔宣聞言笑道:“人言大商武將皆在賢弟胸中,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聞仲笑道:“慚愧!慚愧!不知師兄此來所為何事?”
孔宣笑道:“此次乃是老師差我前來,向賢弟討命,前去相助黃飛虎。”
聞仲聞言大喜說道:“若有師兄前去,大事可定。”說完又向南方一拜,說道:“多謝大師伯。”
第二日聞仲便發下調令,調孔宣前往東海城相助黃飛虎。
原來清虛這一閉關便是七八年,卻是毫無所得,道行絲毫未進,不由歎道:“修行之事果然勉強不得,修行不夠,實無法提升。”
隨後便不再修煉,隻專心注意著朝歌、西岐兩方之事。此時見黃飛虎討伐東海,卻被西方教修士所阻,便傳信讓孔宣前去找聞仲,請命前往東海相助黃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