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一路撿漏(中)
第031章 一路撿漏(中)
艾笑語在眾多的字帖裏找了半天,她終於找到了蘇東坡的《黃州寒食詩帖》,她興奮極了,她知道,這可不是仿帖,是蘇東坡的真跡。
艾笑語記得台北故宮博物館存有一幅字帖真跡,艾笑語想著她這幅可能是蘇東坡自己臨摹自己的《黃州寒食詩帖》,她卻一點也不介意,現在她可以肯定的是它有千年的曆史,那麽就應該是真跡無疑了。
《黃州寒食詩帖》,別名“天下第三行書”,是北宋時期蘇軾行書的代表作,這是一首遣興的詩作,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所發的人生之歎。此詩帖,筆酣墨飽,光彩照人,恣肆跌宕,灑脫漂逸,蘇軾巧妙地將詩情、畫意、書境三者融為一體。
艾笑語剛才在外麵感覺不隻一股氣息,應該還有一股,她把這《寒食帖》隨意地放在一邊,又找起來。
最下麵露出一張字帖,是宋徽宗瘦金書代表作之一的《?芳詩帖》:?芳依翠萼,煥爛一庭中。零露沾如醉,殘霞照似融。丹青難下筆,造化獨留功。舞蝶迷香徑,翩翩逐晚風。
此詩帖大字楷書,每行二字,共20行。書法結體瀟灑,筆致勁健。上麵還有清代陳邦彥曾跋:“此卷以畫法作書,脫去筆墨畦徑,行間如幽蘭叢竹,泠泠作風雨聲。”
宋徽宗趙佶,是一位藝術家皇帝,他終日潛心迷戀於書法和繪畫,無心坐在龍椅上處理龐大的大宋政事,他先是啟用當時的足球明星高俅,封他為殿帥府太尉,接著又重用蔡京、童貫之類,把一切朝政都交由這幾個人處理。
而他則狠抓文化藝術事業,並親自掌管翰林圖畫院,給畫家以優厚的待遇,鼓勵他們創作優秀的作品,像米芾、張擇端等一代大師遂應運而生。
趙佶廣泛收集民間文物,特別是金石書畫,更是首創並是獨創了“瘦金體”書法,這種瘦金體書法,挺拔秀麗,飄逸犀利;其畫尤好花鳥,並自成“院體”,充滿盎然富貴之氣。
“我找到了,老板,我就要這《寒食帖》和“瘦金體”兩張字帖,這是100塊錢,你看要不要再看看啊?”
艾笑語害怕老板看出破綻來,不敢多做小動作,越做越錯,她直接掏出100塊錢來,把錢放到兩張字帖的上麵,轉移他的視線方向。
“行,就100塊錢,你這小姑娘不錯,老實,不像許多人一樣,又要買又要講價的,這些根本就不懂藝術,不會玩古玩!”
艾笑語完全沒有想到,這人根本就不看字帖的內容,把錢收起來後,就講起別人的是非來。
艾笑語不再繼續聽他說話,對著三個哥哥說道:“哥哥們,我們回去吧,舅媽他們肯定都等急了。”
話一說完,艾笑語就趕緊跑出了“書閑居”,走了好長一段路,才放心下來,此時,她的心跳快得又拉著她小手的聶心遠都聽到了。
“笑笑,你不會是淘到寶了吧?”
聶心遠聽到艾笑語反常的心跳聲,竟猜中事實的真相。
“我也不能肯定,我就是覺得我挑的這兩幅字帖,不像現代的仿帖,就算是仿帖,曆史也不短了,我肯定賺到了,我們快回去給我媽媽看看,她對書畫有一點了解。”
“笑笑,你這麽聰明,找到肯定是好東西。”
白仁兵是一點藝術細胞都沒有,隻是一個好哥哥,凡妹妹說的話都是好話,買的東西肯定也會是好東西。
艾笑語聽了小兵哥哥的話,感覺很幸福,她上一世沒有同齡的哥哥,大姨家的表哥大了她十幾歲,他生的兒子也隻比艾笑語小四五歲而已。
四個人不再逗留,找到茶館,見到大人後,白仕兵和聶心遠你說一句,我說一句,把艾笑語的買東西事件,差不多同等到國家事件了。
最後還是艾媽聽不下去了,直接插話道:“說了半天,笑笑,你把你買的字帖拿出來,給我先看看。真的是《寒食帖》和“瘦金體”嗎?”
“媽媽,給你,你小心一點啊!”
聽著女兒的口氣,艾媽相信這些絕對是古董了,就是不好確定是真跡,還是古仿跡了。
“我知道,算了,你還是把它們先收起來吧,我這筆筒還沒完全弄明白呢,我看了半天,還是認不出這筆筒的年代!
但這筆筒的材料可是貨真價實的紅酸枝木啊!它實為紅木,係黃檀,屬珍貴樹種之一,光澤較暗,顏色較淡,這可是老紅木了,而且這木頭上麵還帶有淡淡的薔薇香氣!笑笑啊,你還真的是撿漏了!”
此時,一行八人都在聽艾媽說話,也不知什麽時候,一個六十來歲的知性老頭,靠近了艾媽。
“真的是老紅木嗎?姑娘,你可以給我看看嗎?”艾媽沒有想到,她這麽小聲的說話,竟引得外人聽到了,很是詫異。
“你是?”艾媽不知怎麽辦了,給也不是,不給也不是,因為,和這老人一桌的人,也隨著這老人圍了過來。
此時,又上前一位六十來歲的太太,很有禮貌地對艾媽介紹道:“姑娘,你們放心,我們不是壞人,我們這一群老頭老太太,都是四川大學的退休教授,平時沒事,就喜歡聚在一起,來茶館聽人擺龍門陣。
我叫曹敏,是漢語言文學教授,和你們說話的叫王博帆,他是叫曆史係教授。王教授平時就對古玩感興趣,特別是玉石,木雕,他還挺有研究的,你們可以把那筆筒給他看看,讓他幫你們斷一下代,也好啊!”
梁雪最先反應過來,對曹敏說道:“你好啊,曹教授,我叫梁雪,這是我二姐白曉蘭,二姐夫艾晚林,他們都是從江津過來遊玩的。二姐,要不,你就把筆筒給王教授幫忙斷一下代吧,正好遇到了內行啊!”
“好的,王教授,你拿去看看吧。”
王教授等艾媽把筆筒放到桌子上後,再小心地拿了起來觀看,看他的動作,就知道他應該是內行人。
等了好一會兒,王教授才說道:“好啊,這可是清康熙年間的紅木鑲嵌螺鈿大筆筒啊!好東西,保存得也很好,完全沒有損壞。”
“你說的‘螺鈿’是什麽意思啊?”
艾媽聽到“螺鈿”時,她對這詞很是陌生,就問了出來。
“所謂‘螺鈿’,是指用螺殼與海貝磨製成人物、花鳥、幾何圖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據畫麵需要而鑲嵌在器物表麵的裝飾工藝的總稱。你這筆筒上麵的凸出來的這些,就是‘螺鈿’。
螺鈿的鑲嵌工藝技法非常豐富,通常可分為硬鈿、軟鈿與鐫鈿三大類。其中最著名的是軟鈿中的“點螺”,又稱“點螺漆”。它產於江蘇揚州,興於唐宋,盛於元明,至清初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
所謂“點螺”,就是把螺貝製成0.5毫米以下的薄片,並切割成點、絲、片等各種不同形狀,一點一點地鑲嵌於黑色的漆底上,在光線下能產生奇幻、絢麗的藝術效果,是漆器裝飾中的華麗螺鈿。
螺鈿材料主要來源於淡水湖和鹹水湖,通常采用的品種有螺殼、海貝、夜光螺、三角蚌、鮑魚、硨磲殼等。這些蚌貝年齡越長,其效果越佳。因其具有結構精密、軔性較強、色彩繽紛而且多變的特色,其中尤以夜光螺為最,由於它在夜間能發出五光十色的光澤,因此十分討人喜愛。
你這筆筒就是以夜光螺為主材料製成的,這筆筒是真的好東西啊!姑娘啊,這筆筒你有沒有意向賣啊?我出兩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