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六十一章 主意

能跟著長輩來參加壽宴的,也多少地位相當的商戶子弟。

這些商戶家的孩子不會缺少夫子教導,但是跟由王烈文和顏如琚親自教導的大郎相比,水平那是很顯然要低一等的。

有孩子天生心大,本身的心思也沒想過要走科舉之路,自然對勝負得失無所謂。但還有幾個孩子也是聽慣了周圍人的奉承,自以為水平很高,結果今天跟大郎這麽一比,丟臉還是小事,嫉妒大郎能得知縣大人青睞才是讓他們難以平靜的根本原因。

林挽岫送出去的那些個銀豆子,喜歡的自然喜歡其精致新奇,不喜歡的則覺得這是在打他們的臉。

當即就有個十二三歲的少年自以為小聲的唾棄道:“果然是沒爹娘的野種,幾顆銀豆子都覺得稀罕,這玩意兒,便是給我家下人都嫌寒磣。”

林挽岫帶人入住鎮上的宅子的當晚就被人摸了底,隻是那些人畢竟沒有通天的人脈,不可能知道林挽岫的真正身份,隻是知道她無父無母,投靠的是隔壁王秀才家,家裏的弟妹都是領養的孤兒,並不曾有血緣關係。

隻是這事兒別人也就放在心裏笑一笑罷了,他卻當著眾人的麵說出口,還是在這樣的場合下,這豈不是當眾打臉?

若隻是大郎便罷了,可明明大家都知道,大郎是知縣大人的學生,哪怕是記名弟子,這簡直就是對知縣大人的不敬和蔑視。

那少年圖個嘴.巴痛快,卻讓他老子在旁邊差點嚇掉了魂兒。

大郎坐在顏如琚身後側,低下頭,雙手捏成拳頭,整個人都在努力壓抑快要爆發的怒火。

“大,大人,小兒無狀,冒犯大人,小的這就回去責罰他。”

那少年的父親臉都白了,看著顏如琚那張似笑非笑目光幽冷的臉,立馬就跪下求饒。他們可以得罪林挽岫,得罪大郎,卻絕對不敢得罪父母官。

不說顏如琚,便是此間的主人,那位給自家老祖宗做壽的富戶,這會兒也是暗恨不已,相當惱怒怎麽就請了個這麽不會教孩子的家夥過來。

沒有林挽岫的同意,顏如琚自然是不會將她的身份透露出去,這份怒火也隻能暫時按捺下去。

“你無法改變你的出身,但是你可以改變你的未來。”

在知道了今天壽宴上發生的那起子事之後,林挽岫拉著大郎談心。

“無父無母不是你的錯誤,你無需因為這個事實而覺得自己有不如人的地方。他便是有父母又如何?這份心胸也注定他日後不可能有太大的發展。有句話不是說‘莫欺少年窮’?他現在瞧不起你,日後你連瞧他都不必,這就是對他最大的懲罰了。未來,你如煌煌之日,他不過億萬塵埃中的一顆,那個時候,有誰還在意你是否無父無母?”

聽了姐姐的開導,大郎淤積在心中的怒氣漸漸消散,卻並非是完全消失了,而是轉化成了另一種能量,在他體內一點一滴的沉澱下來,隻待日後發酵,成為他一躍而起的動力。

本就隻是鎮上的

過客,林挽岫自然不會將這些東西放在心頭,倒是大郎,愈發的沉靜下來,不需要多說,每日讀書寫字做文章,安排得井井有條,還有閑暇時間陪著小丫和小寶玩一陣子。

不管小寶會不會說話,大郎每日都會給他念書,從三字經到百家姓再到千字文,每日午後從未斷過。王嬸害怕大郎累著,說讓他不必每日都這樣,可大郎反過來勸慰王嬸,說讀書未曾不是一種複習,每讀一次,便能更深入的理解一次。

“這三字經什麽的,不過是蒙學讀本,你理解再深又有何用?”

“不是這樣說的王嬸。”大郎的笑容言語表情和儀表姿態越加像顏如琚靠攏,“不管是什麽書,每讀一次都有更深的理解,這些單看或許沒有大用,但是在讀其他更高深的文章的時候,卻能幫助我理解文意。畢竟所有的文章都是從蒙學而起。”

在鎮上住了四五天之後,王嬸領著大郎跟著顏如琚一起回去了縣城,這邊留下了師爺兩口子和林挽岫姐弟三人外加一個奶娘和兩個丫頭。

他們打算在這裏住到端午之後再回去。這期間,清屏鎮的龍舟賽還需要師爺幫著鎮長籌備。那些個大商戶也都紛紛解囊,並在沿河設立的商業道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這個點子是林挽岫給出的。所有的彩棚都由官府統一搭建,凡是給了讚助的,由官府著人在彩棚上掛出條幅,打出商號的名稱。錢給得最多的,當然最靠近官老爺的位置。

而且這次的龍舟賽,還特意請了西關府的知府老爺來觀賽並頒獎。

除去各鄉村自己準備的龍舟外,還有商戶們出資組建的龍舟隊,第一名可是有兩百兩的雪花銀,第二名百兩,第三名五十兩。三名之後到第十名,有商戶提供的各種免費券和折扣券作為獎品。十名之後就什麽都沒有了。

一艘龍舟共計二十人,龍首一人負責指揮,中間橈手十八人,龍尾一人,用力擂鼓以激勵士氣。

清屏這邊曆來都有劃龍舟的活動,之時之前從未有官府參與,都是下麵的幾個鄉村小鎮自己組織,然後報於官府備案即可。

今次由澧縣縣衙出麵承頭,規模自然不同以往,消息發出去後,周圍十裏八鄉,甚至隔壁縣靠近澧縣的鄉鎮也有來參加比賽的。

算起來還有一月左右的時間籌備以及傳遞消息,加之清屏鎮水陸交通都十分方便,因此未到一旬,準備來此做生意的商家都不知多了多少出去。

原本清屏鎮那些富戶也隻是覺得花錢買個縣老爺心花怒放而已,現在一看,龍舟賽還沒開始呢,他們商號的銷售已經節節攀高,這能掙錢還能得名的事兒,簡直恨不得每個月都有!

這端午還沒到,旁邊榮和鎮就開始打算競爭中秋集會了。這次被清屏搶了個頭,下一次他們不可能還看著清屏鎮吃肉他們喝湯。

都沒幾個人察覺,林挽岫的三家鋪子已經在清屏鎮上開了起來,其中就包括了韓小妹家那邊的繡鋪。

這也是個意外收獲,

本來林挽岫隻是打算先把鋪子買下來,隨意弄點東西去賣,正好榷場邊關那邊還沒辦理妥當,這邊已經積攢了不少的小件繡品。林挽岫幹脆就讓韓家村的人把東西送了過來,第二天就開了張。

韓家村的人做的繡品跟衣服物件上的不同,但是這份不同又帶有另一種美感。

開張那天,有下遊打南邊來的客商就瞧中了好幾件,問了價格,盤算了一下,當場就要了十幅。雖然一共就八兩銀子,但是這本就是小件的繡品,往日裏她們一件繡品能賣個五十文就已經頂天了。

另外兩家鋪子,一家是開的胭脂水粉鋪,另一家則還在準備中,打算弄個山貨鋪子。

在這邊呆了這麽些日子,她發現單論商機來說,這裏比起澧縣縣城都要繁華些,是個做生意的好地方。

特別是這裏本身沒有太多的農田,什麽都要靠買買買,一來二去的,這裏的人對金錢的態度比起其他地方要大方得多。、

會用才會賺,這一點是林挽岫一直在教導大郎明白的道理。

至於說山貨鋪子的事兒,還得說到大慈寺那邊的山民村子。

自打上次剿匪之後,那個村子就敗落了,現在剩下的人都在苦嗬嗬的討生活。林挽岫也沒想太多其他的,就想著自己能找人在周邊收了山貨,然後集中到這裏售賣,對於那些山民來說,也是個稍微穩當些的來錢路徑。

這次王嬸回去,就是帶了點這個打算,她先去跟人談一談,可行的話,就先拿貨回來,然後再慢慢的做。

差不多還有三四天就到端午了,林挽岫這邊已經開始準備包粽子。

本地把這個叫“角黍”,最早的時候,是包裹的黍米,到現在,已經沒有人用黍米了,都是泡的糯米。條件稍微差一點兒的,也是用糯米加粳米混著。

林挽岫喜歡吃肉粽子,再弄一些翻沙流油的鹹鴨蛋配著粥,好吃得停不下嘴。

但是這年月,除了富戶外,誰家都不可能包肉粽子,能加點紅豆果仁兒什麽的已經算得上奢侈了。

這次包粽子,林挽岫讓丫頭們包了豆沙餡兒的,玫瑰餡兒的,八寶的,鹹肉的,大大小小的十好幾種。

大的一個能頂一碗飯,裏麵是鹹肉鹽蛋黃,或者是鹹肉竹筍丁,還有梅菜臘肉丁。

小的就精致得多了,基本都是甜的,一口一個的那種。還有純白米的,蘸糖麵兒吃也成,或者是用紅糖熬汁兒淋上去吃也成。

這麽多花樣種類,讓師爺娘子都嘖嘖稱奇,說不知道林挽岫這腦子裏還裝了這麽些東西,感覺她前幾十年都白活了。

小寶人小胃口不好,這些糯米的東西他不好克化,林挽岫隻讓他吃了一個半的小粽子,另外拿勺子舀著鹽蛋黃,和著熬得濃濃的肉沫粥,喂他吃了大半碗。難得的讓他的小肚子有了圓溜溜的凸起。

到了晚上,沒再給兩個小的吃粽子,而是拿了新鮮的魚蒸上,一人一條魚肚子,也是吃得倆小滿嘴流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