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禍不單行2
第8章 禍不單行2
這時,奶奶走過來說:“怎麽這麽巧,方浩的對象竟然是洪剛的女兒。”
江若英說:“是呀,當初大學畢業時,如果洪剛不去支援新疆,我們有可能走到一起。如今二十多年後,沒有想到兩個人的孩子卻走到了一起。真是萬事難料呀。”
奶奶說:“我聽說洪剛離婚了,什麽原因那?”
“我也聽說了,據說是瑩瑩的母親懷疑洪剛有外遇。但是我知道洪剛這個人是非常本分的,不可能在外麵拈花惹草。”江若英說。
“人都是會變的,誰能保證洪剛當了官後不喜新厭舊。”奶奶說。
“我覺得這件事很蹊蹺,也許是個誤會。”江若英依然為洪剛辯解。
下班後,方浩和瑩瑩來到江畔公園。
方浩好奇地說:“原來我媽認識你爸爸,他們曾經是大學同學。”
“怎麽這麽巧,我怎麽沒有聽說過。”瑩瑩說。
“我找到了以前我媽上大學時的照片,還看到了當時他們幾個同學的合影,那裏麵有我媽我爸,還有你爸和另外幾個同學。”方浩說著那出了那張照片。
瑩瑩接過照片看了一會兒說:“我家也應該有這些照片,但是在我爸那邊,我沒有看到。”
方浩這時好像想起了什麽,就問瑩瑩:“哎,你媽當初是因為什麽原因和你爸離婚的?”
“當時我還小,說不準他們因為啥事,好像是媽媽有一次在收拾東西時,無意間看到了爸爸早年的一個日記本,對其中的一段話不太高興,於是兩人就發生了爭吵,後來就離婚了。”瑩瑩說。
“他們離婚後,你和你爸還有聯係嗎?”方浩說。
“我雖然跟了媽媽,但是我爸還是常來看我,經常給我買一些食品和學習用品。”瑩瑩說。
“你長大後,沒有推動父母複婚嗎?”方浩說。
瑩瑩很為難地說:“我曾經試著協調了幾次,但是他們的心中都好像有一個心結解不開,我也沒有辦法。”
“既然他們不能複合,為什麽又都沒有另找所愛?”方浩問。
“不知是他們在情感的路上心灰意冷,還是沒有遇見合適的知己,反正每天都在苦熬歲月。活得很累。”瑩瑩無奈地說。
下午5時17分,市安監局救援中心的電話鈴聲驟然響起。
“請問是市安監局救援中心嗎?我是鬆榆縣安監局,請給我一個傳真信號,我要傳一個事故報告。”
此時,江若英正準備乘車回家,值班員撥通了她的電話。
值班員說:“江局長,剛才鬆榆縣安監局發來一份事故報告,16時30分,縣布料批發商場發生重大火災事故。目前縣政府領導正在現場指揮救火,具體傷亡人數不詳。”
江若英說:“你趕快向市委、市政府和省安監局報告,我馬上去事故現場。”
隨後,江若英又撥通了鬆榆縣安監局長楊忠的電話。
江若英說:“楊局長嗎?我是江若英,怎麽搞的?剛剛囑咐你們戒驕戒躁,把好最後一道關,結果你們就……”
“對不起,江局長,現在說啥也沒用了,我……”楊忠還想解釋一下,但是沒等他說完,就被江若英打斷了。
江若英說:“行了,別的不用說了。當務之急,請你們務必全力以赴,協調有關部門,不惜一切代價搶救遇險人員,保護被圍困人員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我馬上往你那趕。”
楊忠忙說:“江局長,我一定竭盡全力,防止災害擴大。”
江若英驅車來到事故現場時,大火還在燃燒。武警戰士拉起了警戒線。消防戰士在一邊奮力滅火,一邊搶救樓內的群眾。不時有攙扶的受傷群眾和用擔架抬著的傷員被送上救護車。
由於過火麵積較大,縣裏和周邊城市的消防車和救護車紛紛趕來支援。而此時,鬆榆縣委、縣政府有關領導已先期來到現場指揮救人、滅火。見江若英的車到了,縣安監局長楊忠、縣消防局許政委等迎上前來。
江若英說:“怎麽搞的,老楊。商場怎麽還能著這麽大的火?”
“哎,別提了。誰能想到商場會著這麽大的火。我活了50多歲,頭一次趕上。目前縣委、縣政府已經緊急成立了現場搶救指揮部,並成立了現場滅火指揮、後勤保障、傷員救治、維護穩定、媒體協調和綜合聯絡等六個小組。當務之急就是得先把火撲滅。”楊忠祥細地講訴著。
江若英問:“許政委,現在滅火力量夠嗎?”
許政委說:“就本縣的消防隊伍來說,滅火力量肯定是不足的,因為商場報警時間太晚,我們錯過了救火的最佳時機,不過現在市消防局的救火隊伍已經趕到了,周邊城市的消防隊正在往這裏趕,現在火情基本得到控製,但是要想完全把火撲滅還得一段時間。”
鬆榆縣布料批發是縣裏最大的商場,總共四層,一二層是商場,三層是辦公樓,四層是庫房。大火是從二樓的配電室開始燒起的,很快就蔓延整個大樓。
大火還在燃燒,消防戰士們舍生忘死地奮勇救人。在救援隊伍中,一個高大的身影總是衝在最前麵。雖然他從市裏遠道而來,但是下車後馬上就投入到滅火的行列,他就是趙小兵。
當趙小兵把又一個傷員從背上放到救護車的擔架上的時候,他才發現了一雙熟悉而美麗的眼睛——同樣在參加救援的林麗。原來市衛生部門也緊急組織了一支醫療隊,當晚就從市裏趕往鬆榆縣參與搶救。但是此時他們沒有時間交談,隻是默默地點點頭。
在搶救隊伍中,還有一個人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這個人三十五六歲,穿一身退了色的舊軍裝,戴一頂舊軍帽。他多次衝進火海先後背出十幾名被困群眾。他就是路過這兒的王強,因為在場群眾都不知他的名字,隻知道他戴一頂舊式坦克軍帽,都親熱地叫他“坦克帽”。每當他救出一名群眾時,大夥都報以熱烈的掌聲。
這時,一個人哭喊著想要衝破警戒線,被武警戰士攔住。
他哭喊著說:“我老婆還在庫房裏,求求你們救救她啊!”
趙小兵和“坦克帽”抬起一副擔架衝向庫房。當他們衝進庫房時,隻見一名女子已經昏倒,生命垂危。這時大火已經隔斷了退路,門也起火了。他們隻好打破窗戶,喊來消防戰士用雲梯將人救出。
當王強和趙小兵乘坐去雲梯下到地麵後,王強感到渾身無力,自己悄然離開。
而趙小兵繼續進行救人。
不一會兒,林永年市長等領導趕到事故現場指揮搶險工作。江若英、縣委曲書記等陪同。
“現在情況怎麽樣?”林永年焦慮地問。
“著火後1小時內,醫護人員和救援人員一共搶救出13人送往附近醫院,其中有2人經搶救無效死亡。”縣委曲書記說。
“要全力搶救受傷人員,最大力度進行現場搜救,同時做好患者家屬和遇難者家屬穩定工作,做好事故調查。”林永年作著指示。
“目前,縣委已經安排大批幹部做好患者和遇難者家屬安撫工作,著手處理善後事宜。與此同時,對鬆榆縣布料批發市場轉移出的患者和在火災中摔傷、燒傷人員的搶救工作也在緊張進行,他們分別被轉移到縣醫院和中醫院等附近醫院進行搶救。市衛生部門也緊急組織了三支醫療隊,當晚就趕往鬆榆縣參與搶救。”縣委曲書記詳細地匯報。
林永年說:“走,咱們到醫院看望一下傷員。”
隨後,林永年等人的車隊駛向醫院。
經過鬆榆縣和從碧江市等地趕到的消防官兵5個多小時的奮戰,大火於22時零3分被撲滅。
江若英說:“大家辛苦了!要繼續加強搜救工作,同時清理現場,防止複燃。”
楊忠說:“大火被撲滅以後,三十多名消防官兵全部進入現場搜救,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請領導放心。”
傍晚,鬆榆縣連夜召開緊急會議,縣政府領導對安撫、救治等工作進行安排部署,並做好遇難者家屬的安撫穩定工作。對轉入其他醫院傷病人員竭盡全力進行救治。同時大家都在焦急地等著有關最新消息。
16日淩晨3時,楊忠拿著一份材料,匆匆闖了進來,說:“江局長,事故現場送來最新報告。火災已造成兩人死亡,其中一人是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的,另外現場找到一具遺體,另有11人受傷,但是大部分是輕傷。”
江若英沉吟了片刻說:“繼續組織協助相關部門搞好善後工作,一定要妥善安置傷亡人員家屬,特別是這3位遇難者的家屬。另外,立即成立專門小組,聯合消防部門對事故開展調查,務必盡快查清事故原因,給國家和人民一個交代。”
清晨,江若英在楊忠等人陪同下到醫院看望傷員。江若英正在慰問一位傷員,這時醫院的廣播中正在播送一條新聞。“在昨天的救火現場,有一名三十五六歲,頭戴‘坦克帽’的中年人,他多次衝進火海,先後救出十幾名群眾,然後悄然離去。現在,很多傷員家屬想要感謝這位見義勇為的好心人,本台請認識他的群眾積極提供線索。”
王強昨天救火時腿部受了點傷,沒有趕上回家的末班車。此時他去醫院換藥。正巧從這間病房的門前經過,有一位傷員認出了他,大喊,“坦克帽”。傷員家屬立刻圍了上來,紛紛向王強表示感謝。在場的電視台記者也錄下了這感人的一幕。
一個中年人說:“謝謝你,‘坦克帽’,昨天救了我愛人。”
一個年輕人說:“謝謝你,‘坦克帽’,昨天救了我父親。”
“謝謝你,‘坦克帽’,昨天救了我老伴,你叫什麽名字?”一個老年婦女握著王強的手流下了眼淚。
王強笑著回答說:“大家不用謝,我是一名複員軍人,這是我應該做的。”
江若英陪同林永年視察火災現場,了解“12·15”大火的詳細情況。縣委曲書記等領導陪同。
林永年說:“鬆榆縣布料批發市場的這次火災,是近年來商業係統較大的一次,也是經濟損失慘重的一次,雖然事故原因現在還未清楚,但發生這樣的事故,足可以反映出商場在管理上存在一些問題,你們在搶救傷病員,安撫家屬的同時,必須盡快開展事故調查,認真總結事故原因,防止此類惡性事故再度發生。”
曲書記說:“林市長,這次事故作為反麵教材,對我們教訓非常深刻。我們一定要認真吸取這次事故的教訓,舉一反三,查找隱患,堅決杜絕此類悲劇重演。”市政府的專家組成的醫療隊已於15日夜趕到,目前正在幫助搶救患者和傷者。
林永年說:“好,希望你們下一步要配合有關部門認真調查事故原因,應該是誰的責任,誰就一定要承擔,一切要按調查結果辦事。二是要切實加強商業企業的安全管理,增強安全意識和安全教育。特別是新年和春節兩個節日臨近,一定要提高防範意識,落實安全責任。三是各企業要健全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機製,加強安全一定要落到實處,不能走過場。”
曲書記說:“林市長的指示,很全麵,很具體。我們一定要逐一落實。實際上有些工作我們已經在進行中,有些工作我們也做了部署。總之,我們一定要舉全縣之力,團結一心,共渡難關。”
為方便與火災中受傷及遇難者家屬的聯係,及時了解情況,鬆榆縣委、縣政府在縣圖書館設立了事故處理綜合接待站,集中協商、解決具體事宜。事故處理綜合接待站內分別設立了遇難家屬接待組和事故處理處;當地的人壽保險分公司也在其中設立了谘詢登記處,現場辦公。
林永年市長一行到事故處理綜合接待站看望火災中受傷及遇難者家屬。
鬆榆縣政府辦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事故處理綜合接待站主要是協助衛生部門對醫院原傷患人員情況進行登記,同時對在這場大火中受傷的陪護家屬、醫護人員和消防官兵等人員進行登記。”
林永年說:“要舉全市之力,集中最優秀的醫務人員,緊急搶救傷者,盡快讓重傷者轉危為安。如果醫護力量或者醫療設備不足,市政府可以從別的城市往這裏調,你們有什麽具體困難,一定要向上級匯報。”
縣委曲書記說:“16日下午證實,經過電話聯係、逐戶走訪查明,除已死亡的2人之外,大火發生後有11名住院患者仍然在此住過院,現在已經有部分輕傷人員自行回到家中。目前,有關人員的傷亡情況仍在核查之中。另有3名重患者接受手術治療。”
現場提供谘詢的市保險分公司工作人員介紹說:“目前很多在大火中受傷的患者家屬也都非常關心賠付情況,前來谘詢、登記的人數很多,所以保險公司已在患者分散的各家醫院都設立了谘詢登記處。”
林永年說:“是要妥善處理好死者家屬的安撫工作,穩定他們的情緒。”
另據火災事故處理處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從患者家屬登記情況看,在大火中受傷的顧客、商場銷售人員以及消防人員,多是因火災導致一氧化碳中毒和自救逃生時造成的骨折。
林永年說:“除了剛才強調的三點工作,再給你們補充一點,就是由於鬆榆縣中心醫院今後一段時間不能收治患者,所以一定要減本縣治療患者的壓力,要及時分流調整,保證鬆榆縣中心醫院收治的病人及時恢複治療。”
曲書記說:“目前在大火中受傷的人員已經被分別安排到縣醫院、中醫院和縣第二醫院等醫院接受進一步救治。”
市安監局的一個事故調查組進駐鬆榆縣。江若英向事故調查組組長,市安監局副局長張喜軍布置工作。楊忠、於平等在場。
江若英說:“喜軍局長,這次你們任務很艱巨,工作上有什麽困難,你盡管說。”
張喜軍說:“沒有什麽問題,我們保證完成任務。但是在工作上,我們要請鬆榆縣給予配合,盡快完成這起安全事故的調查工作。”
楊忠說:“縣委、縣政府領導都非常重視這項工作。在國家調查組到來之前,相關生活起居就都已經安排好了。”
江若英對於平說:“局裏要派出幾名精通業務的專家協助督查組開展工作。調查組如果工作中遇到有什麽問題,隨時向我匯報。”
於平說:“是。”
火災事故專家調查組進入災後現場,調查分析事故起因。在這場火災中,過火麵積達2000平方米。大樓北側第四層已燒毀,三樓部分過火;南側一至四層基本燒毀。
專家組組長說:“經過調查相關人員筆錄和現場情況分析,可以肯定著火點是從商場配電室引發的,所以我們應從配電室開始排查事故起因。”
專家們開始認真排查,看他們嚴肅認真的樣子決不會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經過一陣仔細檢查,一個專家喊道:“你們快來看,這條電線肯定有問題。”
另一個專家跑過來說:“請讓開點,我拍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