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46章:小沙彌尼

一般來講,但凡是寺廟、道觀、尼庵都是那些看破紅塵,了凡修心的人出家靜修之所。

從外麵看這一處所在,庵門連著的是一條小路通往山下,偶爾有幾顆鬆柏引著小路的方向。路上沒有行人,顯得有些沒落。

按說現今的道觀寺庵都被開發了旅遊,讓那些有眼光的人承包了去,再找上幾個人冒充和尚沙彌的大賺香火錢,這裏卻是如此的冷清,見不到半個香客信女,這也太說不過去了吧。

難道是這圳獅山上無風光?

還是這圳獅庵的佛祖不靈光?

秦楓四下看看,尼庵的圍牆是扁平的山石磊砌,沒有鋼筋水泥現代建築的痕跡,不過有兩米多高,牆麵也不是很豎直平滑,像這樣的牆根本擋不住想翻牆而入的人。

庵門也不寬大威嚴,小小的一座門樓向著西麵,門盈上的一塊小木匾刻著圳獅庵三個字,影單寒酸的迎著西風,不知這算是一個什麽格局。

兩扇木門虛掩著,透過縫隙往裏邊看,倒是打掃的很幹淨,看樣子不像是荒廢了的。

秦楓要推門到裏麵看看,郎為良拉住他,擺著手的阻止,說這荒涼的地方沒什麽可看的,還是不要去打擾人家清修的好。

其實,他是想起來有一次,跟同事一起去旅遊,到了一座名山古刹,花了不菲的門票錢。

當時還沒進去就知道,到了裏邊免不了要給佛爺大仙們上香,但是裏邊的明香比外邊的要貴很多,動輒就要幾十幾百塊錢,就在外邊請了幾柱明香。

給仙家上的香肯定不會有人白給,當然是要花錢買的,但說花錢買就是對仙家的不尊重,就要說請。

幾個人在外邊算計好了給誰誰誰哪位神,哪位仙上香,上幾柱?然後按人頭分派好才進入了古刹名寺。

沒想到一進門,就讓幾個穿長衫大袍的人攔住,說要見真神,須得先從福祿壽開始,直接上到大殿大神那裏是得不到祈福和保佑的。

幾個人見人家說的真誠,就跟他們到了一處偏殿,果然福祿壽三位大仙肅穆端坐,麵前香煙繚繞,祈福的人絡繹不絕。

人家把他們在外麵請的明香全部接過去,在旺火上點著就栽到寬大的鼎爐裏。

本來還想留下幾隻到那大殿裏再上,但人家又神秘的告知,凡人祈福不過是福祿壽,在這福祿壽真神的麵前還要保留豈不是心不誠?

當時郎為良他們也不敢有絲毫的辯駁,燒了就燒了吧,總算也沒有白來。

待那香煙旺盛,人家又依次安排他們到福祿壽前行禮磕頭許願,絲毫沒有雜亂,顯得那麽莊重。

他們就按照人家的安排依次進行,磕完頭就到一邊的功德薄上簽字,人家告知簽上了自己的大名也就等於進了福祿壽的祈福名錄,就可以等到福祿壽的恩賜了。

剛開始郎為良他們還對這些長衫大褂們感恩戴德,心說不愧是名山名寺,就是正規有序,這也算是在這真神麵前才能得到的福源善果。

沒有想到,簽名的筆還未放下,人家就打開一本福報名錄,上麵盡是某人

某人獻金多少多少,人家說這才是祈福的正因,捐的多,福祿壽的賜福就多,一分不拿的,不但得不到福報,還有可能得到惡報,身陷險境。

他們是依次磕了頭才過來簽功德薄,一個不出來,另一個不讓進,連個串通的機會都沒有。

看人家麵色沉重的說到不拿錢不但得不到福報,反而可能招災,心裏起了波瀾,毫無保留的大小兜裏掏個幹淨。

出了福祿壽的偏殿,又有那掛轉運鎖的,說隻要十八塊錢就可以掛一把轉運鎖,鎖上了才可以把福祿壽的福報長久的鎖住。

幾個人麵麵相覷,哪裏還有多餘的錢來掛鎖。最後山上大正廣德殿正神的麵也不敢去見,就出了這名刹,落的午飯也沒得吃,打了個車回來了。

從那以後,郎為良算是受到了極大的心裏傷害,不管是大小廟宇皆繞路而行,再不敢見神佛的麵。

現在見秦楓要進尼庵,心裏受過的傷又翻上來,趕緊阻止他,秦楓見郎為良麵色凝重,就笑笑隨郎為良轉身向著來時的路走,不等走出幾步,那庵門‘吱嘎’一聲竟開了。

秦楓回頭看去,庵門出現一位小沙彌尼。

“兩位可是要禮佛麽?”小沙彌尼雙手合十,聲音嚶嚶直往秦楓的心裏鑽。

應該知道同樣是出家的女尼,年齡稍大的叫比丘尼,年齡小的才叫沙彌尼。

郎為良才不管她年齡的大小堅持要走,秦楓卻信步走回去,要到庵裏麵看個究竟。

郎為良很想阻止秦楓,但見到和尚尼姑的就覺得氣場不對,心裏打怵,不敢大聲的叫喊,隻得硬著頭皮跟秦楓到那庵裏麵,隻求不要再上了人家精心設計的當就好。

進了庵門,裏邊是一處不大的院落,靠西牆栽著幾株花樹,向北卻是山體,東邊幾間房子連著一間南屋。東房和南屋都不算寬大,就像以前老百姓家一樣,用普通山石建起來的普通農家宅子。

秦楓看回那小沙彌尼。

小沙彌尼麵目清秀異常,十七八歲的年紀,小圓臉上小鼻子小嘴巴很精致,一雙烏亮的眼睛溫和清澈,像會說話的一樣。

她一身素衣罩體,山風微蕩顯出一股少女青春獨有的玲瓏,頭上戴一頂尼帽,可喜的是在那帽折裏插一朵紅豔豔嬌滴滴的山中野花,安靜裏突冒出一絲歡快,肅穆裏生出一股生機。

“二位禮佛就到南房裏來,東房是我和師傅們的寢宿之處,就不要去看了。”

小沙彌尼的話音就像脫了俗的仙子婉婉動聽,秦楓聽了心裏發酥,不讓看就不看,當然你要是讓看那就更好了。

郎為良倒沒什麽感覺,看到這個破落的院子,也沒有見到遊人如織的場景,眼前隻有這一個年齡不大的小女尼,想來應該不會再被騙了。

秦楓看向這間南房,中間是正門,兩邊各有一個圓形窗,窗子還是以前老舊的木格子樣式,貼著不多見的窗紙。

走近門口,向裏觀看。房間裏可能是南房背光的緣故,光線很暗,一尊南海觀世音大士石膏脫塑的雕像端坐在蓮花台上,手托淨瓶,淨瓶裏垂下

一截新鮮的柳枝。

菩薩前的案幾是一架老式的原木台案,沒有那香火鼎盛的大廟裏裝潢的那般華麗,直接露出原來木料的紋路。

案幾上擺置著幾個果盤,果子還不如那淨瓶裏的柳枝新鮮,普通的小香爐裏三支單股的香還在慢慢灼燃,沒有那興盛名刹裏的香氣濃厚。

秦楓突然替這觀世音菩薩感到難過,人家那稍好一點有點名氣的佛像都是幾柱幾把的燃香,那煙霧濃烈的讓人睜不開眼,這倒好,寒酸的過了頭。此情此景讓秦楓很難做出決定,還要不要到那塑像前去行個禮拜一拜。

“你們這圳獅庵一直這樣冷清嗎?”

秦楓忍不住問,這次他沒有去看人家小沙彌尼,這有點反常,好像這不是秦先生的風格。

“兩位小哥兒有所不知,我們這裏沒辦法受持具足戒,得不到認可,所以冷清。”

秦楓對小沙彌尼輕聲答說的什麽受持具足戒理解不了,但她稱呼自己和郎為良小哥兒卻是聽的真真的,心裏詫異,不是都叫施主的嗎?這小哥兒的稱呼似乎信息量有點大?

小沙彌尼見他倆怔住不說話,又解釋說:“原來這裏也是興盛的,隻不過以前遭了破壞,人都散了,北房的大殿也沒了,隻剩這東房和南房。後來老師父雲遊過來發現了這所在,便留下來,一點一點才建到了這個模樣。”

“你們這裏一共幾個人?”秦楓好奇的問。

“一共四人,師父們到山下去賣我們自己的山果了,留下我看門。”

秦楓聽了更加驚疑,問:“你們不是要化緣的麽,怎麽還要去賣山果?”

“世上人皆苦,真心禮佛的人少,化不到緣的。”

“那你們為什麽不下山到那有名氣的庵院入夥,在這荒涼的地方幹嘛?”郎為良忍不住問。

小沙彌尼一笑,臉上兩個可人的酒窩露出來,一口整齊的牙齒潔白煞是好看。

“我們缺少經文不受具足戒,算不得真正的出家人,師父說真心的禮佛,受些苦楚也算修行了。”

秦楓又問:“你們在這山上難道不怕有壞人嗎?”

“我們無財,壞人不來。來真正禮佛的會有壞人嘛?”小沙彌尼的臉純淨的水樣,看著秦楓反問。

秦楓聽她這樣說,揪起自己的耳朵,暗想,你難道就不知道有那不愛財的壞人嗎?你師父留你看家就是怕你出去碰見那不愛財的壞人呀,如今我來了,要不要再做一次壞人呢?

秦楓還在聯想,郎為良似乎感慨,說:“真想不到,這世上還有你們這樣真切的人,寧肯在這荒山禮佛修行也不去惹那凡世的塵埃,可敬可歎啊!”

秦楓聽郎為良感慨暗罵,你特麽的大喜大悲,大悲大喜的人才是可敬可歎,盡幹些破壞人心境的事。

此時,小沙彌尼被秦楓看的有點嬌羞,秦楓也發現了這一境況,趕緊收回目光再看觀世音。

在觀世音大士的兩邊各有一根楹柱,柱上掛著一幅楹聯,聯上的字體端秀,秦楓慢慢的看清了字體。

不禁大吃一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