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25章 定風波

司徒樂到現在還沒有忘記,剛開始寫樂評時,愛樂還沒有成為中立樂評網的霸主,經常混跡愛樂的不但有真正的音樂愛好者,也有競爭對手雇來的黑子。

黑子為了把愛樂的名聲弄臭,經常對那些發樂評的人惡語相加,她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走了,不過她還是堅持了下來,最終愛樂成為了霸主,而她也成了愛樂的資深會員。

司徒樂把《普通人》的樂評寫好後,分享到愛樂不到一個小時,已經收獲上千個回複了,這就是銀牌樂評人的影響力。

二樓:大愛樂樂,你分享的歌曲我是無條件支持的,先不多說,聽完再回來評價。

三樓:支持親愛的樂樂,先占樓。

……

愛樂的網友對他們支持的樂評人是很友好的,不但會積極回複,而且還不隻是為了水經驗的回複。

所以網友一般是先發“搶樓占位,待編輯”這種話,然後去聽所評論的歌曲,再回來修改帖子,寫上有意義的評論。

這成了一個愛樂最常見的現象,隻要占樓的網友,在一天內進行修改,管理員一般不會幹涉。

愛樂的功能是很完善的,不但有和微博對接,發帖時能同步到微博,而且還打通了各大音樂平台的通道。

也就是說隻要發一個帖子,對一首歌曲進行評價,這條評價會在愛樂上顯示,會在自己的微博上顯示,也會在那個歌手所在的音樂平台空間顯示。

這種強強聯合的戰略思想,雖然造成了巨頭壟斷的局麵,但也大大促進了信息的傳播。

……

劉兵也在我酷看到了李名的新歌,還為他貢獻了一次下載量。

雖然不想承認,但這首歌的質量還是很不錯的,絲毫不遜於第一首歌。

再看網友的評價,雖然有不少質疑的,但總體還是一片叫好,這讓他越看越煩躁。

這個該死的李名,讓他之前的努力幾乎都白費了,現在老爸不支持他,繼續跟李名鬥下去,他真是不甘心呀。

“劉兵,看那個李名給得意的,一幫人圍著他。”

韋成不知道劉兵的想法,看到李名和不少人在那裏打鬧,卻沒有半分著急的樣子,很是不爽。

“別跟我提他,神氣什麽呀,早晚有他哭的時候。”

“這個李名,真是犯賤呀,嫌還沒被人罵夠,現在又發了新的歌,真是自己找死。”

劉兵私下做的事沒有和韋成提起過,韋成以為外麵的報道和網友的議論,都是自發的行為。

之前的歌曲都能招來那麽多人議論,照這形勢下去,李名還不被人給罵死去。

不怪他這樣想,從頭到尾他隻是一個觀眾,如果不是劉兵,哪裏會有這麽多媒體和網友關注李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劉兵是壞心辦好事。

李名一分錢沒掏,隻是花了一些聲望,就有人給他宣傳、給他炒作,讓他的人氣一下火了起來,反而賺了更多的聲望。

當然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李名拿不

出新歌,拿不出好的作品,劉兵的目的肯定是能達成的。

奈何李名不是普通人,劉兵隻能賠了夫人又折兵,自己找個角落蹲那去畫圈圈了。

……

李名進到自己的微博和我酷的空間,看了一眼網友的評價,不出所料,大部分網友還是很支持這首《普通人》的,少數黑子的言論被他自動忽視了。

這首歌的難度不高,歌詞也很簡單,但恰恰是這簡單,幾乎完美的表達屬於普通人的內心情感。

他看了一眼任務欄,上次完成歌手之路1的任務後,得了一張音樂兌換卷,用來兌換了《普通人》,現在更新後的歌手之路2難度更大。

【歌手之路2】通過全國性媒體或平台,發布自己的音樂作品,獲得超過10萬次付費下載量,完成可獲得【音樂兌換卷】五張。

十萬次付費下載量,已經到了四星歌手的門檻,三星歌手是五萬次下載,其中一半是付費下載,從四星之後就是完全按付費下載計算了。

李名對這不按套路出牌的任務沒辦法,隻能盤點一下現有的資源,再做打算了。

聲望方麵,扣除掉之前雇傭水軍花掉的聲望,現在有差不多七十萬的聲望可以用。

兌換卷方麵,第二首歌曲是用歌手之路1的獎勵兌換的,再除去那張準備用來兌換文學作品的,還三張兌換卷可以用。

培訓卷方麵,還有一張主線任務2的獎勵,打算用來學習口琴,口琴也是民謠音樂經常用到的樂器。

李名現在存下來的聲望,離主線任務要的一百萬也不遠了,但他不可能隻存不花,他現在還是新人,還是要雇傭水軍刷帖,繼續保持他的人氣。

娛樂圈是一個很講曝光率的地方,就算你是當紅明星,如果不時不時的出來露露臉,製造點新聞,人氣也很容易下降。

何況現在李名壓根不是一個明星,連網絡紅人都算不上,頂多能稱為有點人氣的網絡歌手罷了。

在網絡上想走紅容易,想守住人氣卻不簡單,不然怎麽會有那麽多推手的,那麽多的緋聞存在。

就如同前世的小鳳姐,沒有推手的精心包裝炒作,哪裏來的那麽大名氣,當然人家也是有點的本事的。

十年的時間,從網絡紅人到去牛仔國拿綠卡,再到回國被火鳥新聞聘為主筆,再搖身一變成為天使投資人的霸道女總裁,就這樣一直存在於公眾視野。

雖然很多人不喜歡小鳳姐,但人家的曆程,就是活生生的女屌絲逆襲呀,都能寫一部成功學的心靈雞湯了。

李名覺得還是先拿作品去交差好了,也快到一個月的期限了,再拿不出作品交差,自己可就得跟032班說拜拜了。

這個時空的天朝,目前的作品類型比較少,李名暫時不好拿出新類型的作品,因為他沒有名氣。

如果這個時候拿出什麽仙俠、穿越的作品,就算是大師級的,也逃不過撲街的命運。

李名有點佩服那些網絡小說的豬腳,完全不考慮自己所

處的時間,以及市場的接受能力,剛一重生回到03年,直接就開搞《爸爸去哪了》和《非誠勿擾》,然後一炮而紅的大殺四方。

拜托你起碼也要考慮一下觀眾的接受能力吧,就算觀眾能接受,你這樣一上來就放大招,和鬥地主開局就丟炸彈有什麽區別。

隻憑借自己十幾年的記憶,後麵還怎麽玩,難道直接說哥江郎才盡了,哥要退休退出娛樂圈了。

古語有雲:飯要一口口地吃,路要一步步地走,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到蛋蛋。

所以目前能拿出來的作品,隻能在武俠、言情、靈異這三個類型內選擇。

靈異作品受眾麵相比其它的要小,而且真正好的作品也不多,李名知道的也就是《鬼吹燈》和《盜墓筆記》比較有名,這個類型的就不用考慮了。

男人愛看武俠,女人愛看言情。

武俠和言情受眾麵廣,也是這個時空當前火爆的題材,因此李名經過慎重考慮後決定選武俠。

一是性別的關係,二是年齡的關係。

先前的歌曲就不說了,雖然多少有些關於愛情的東西,但還隻是泛泛而談,別人也不會太過懷疑。

如果換了言情小說就不一樣,大量細膩的情感描寫,不是他這個年齡的男生能掌握的,別人也很難相信一個初中生有這樣的水平。

武俠小說雖然也不容易,很是考驗作者的大局觀和文筆水平,但自己好歹能說是借鑒大量武俠小說後,發揮想象力創作的。

一個初中男生愛看武俠小說是很正常的事,能寫的雖然不多,卻也不是完全沒有,哥寫得比別人好,那是因為哥是天才。

不服?瞎了你的狗眼!

哥既能當原創歌手,又能當作家寫小說,天才豈是你們這些凡人能理解得了的。

第一部文學作品,李名選擇了羽生的《龍虎鬥京華》,這一部新派武俠開山之作。

雖然這部作品有不少被後人詬病的地方,內容單薄觀粗糙,寫得太過一板一眼,沒什麽激烈的之處,真得像是在看著與自己無關的別人的故事。

但它的地位擺在這裏,即使有再多的缺點,也不能抹去它對武俠小說發展的貢獻。

既然這時空還是在舊派武俠的時代,那麽就由他來當這個新派的開山鼻祖吧,讓羽生、全庸、穀龍這三大家的巨作,在這個時空繼續屬於它們的輝煌。

《龍虎鬥京華》講的是晚清時期,江湖門派、清朝廷、義和、入侵者八方聯軍之間的恩怨情仇。

以太極門丁派掌門人丁劍鳴,不聽其師兄柳劍吟等正派人士的勸誡,近官府而遠江湖義士,其子丁曉,為逃婚而獨自離家出走為開篇。

以清朝廷和八方聯軍,共同剿滅義和,擂台之爭成了沒有勝負的爭鬥,柳夢蝶出家為尼,數十年後,終於手刃隱居多年的嶽君雄為結局。

這段數十年的武林往事,見證了義和的興盛和敗落,透過其中的故事,在某些程度上,揭示了造成這段曆史悲劇的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