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九十六章 風言風語

到了晚上,花水木拆下了固手架,活動了下手,感覺已經恢複得七七八八了。

花水木對這些日子沒能上架打獵很是遺憾,他感覺這些日子來,他都廢了似的,就在家裏幹些家務,然後帶著二蛋。

也難怪之前二弟整個人會頹廢。

“容月啊,我看明天我就和你們上山挖筍吧。”

花水木提議道,這幾天他幹的盡是後勤工作,容月和許氏去挖筍,然後他根據品相,大小分門別類。

用容月的話說那就是大點的,長得漂亮點的,咱賣得價格多一文錢。

小些的,長得難看,坑坑哇哇的,咱賣得便宜些。

容月另外還搞了一個大毛竹下來。

這年頭,獵戶的箭全部是要自己製作的。

一般都是竹箭,成本低些,也不難。

有的時候,獵戶打了獵物回來,也會把竹箭抽出來看看,是否還能用,能用下次接著再,不能用,隻能再製作一批。

容月的意思是,現在自家老爹打不了獵,那索性多做幾批竹箭,做這個箭也是需要時間的,這不是為將來打獵節省時間嘛。

不得不說,竹箭的製作也是需要一定工藝和技術含量的。

容月有和花水木學過。

容月製作出來的箭很容易折斷,不像花水木做的。

一開始容月覺得是自己製作時間長短的問題,熟能生巧,所以,爹就比自己做得厲害。

不過,當花正棟做的竹箭比自己好的時候,容月就感覺這個有些技巧了。

花正棟看著容月做的,便笑了,“大姐,其實你做得呢有些力度不對,畢竟你不打獵,所以,做不好,也是正常的,你不如別做了,嗬嗬……”

花正棟雖然沒有任何看不起容月的意思,不過,容月總是感覺怪怪的。

“正棟啊,你怎麽不想去學木匠啊?”

倘若花正傑說得是真的,那人家金家絕對是個好人家啊。

哪怕你不做人家的女婿,做人家的徒弟也好啊,這不就等於多了一個靠山嗎?

咱拚不了爹,拚不了娘,拚不了家世,拚個靠山也好啊!!

“大姐,你想我

去學嗎?木匠這麽好?”

正傑要讓自己去學,正棟能了解,可大姐這算是什麽意思?

“我隻知道,技多不壓身,我看你做這個竹箭就看得出,你是個心靈手巧的,而且你去了,以後說不定能讓我家二蛋也跟著去,反正我爹又不會跑的,真學不了木匠,到時候再回來唄。”

容月一臉不在乎的說道。

自己有聽人家說起過,說木匠招收學徒,一般是先觀察一年,有天賦的,再看三年。

一般,一年時間就能知道,你是否適合了。

正棟年紀還小,在容月看來,浪費一年時間還是浪費得起的。

“大姐,你知道嗎?我總覺得,你和正傑有很多事瞞著我們。”

花正棟一邊做著箭一邊說著,容月聽了心下一驚,難道自己和正傑幹得太過火了?

“不過,我知道,你們都是為了我們家好,為了我好,那木匠手藝學了真的好?”

花正棟放下了手裏的活計,然後抬頭盯著容月問道。

“我是感覺不錯的,你看人家家裏,家境不錯的吧?”錢氏不是回來有和人家提過嘛。

人家那才叫家境殷實的人家,不像花家,嗬嗬!

“既然你和正傑都說好,那下次我娘和人家說好了,我就去試試,農忙過後吧。”

正棟說完,又低下頭做著那竹箭。

過了幾日,村裏突然傳出一個新聞,說花家老二老三由於在曾經的花家老大夫妻的挑撥之下,和花家老頭老太反目了。

據知情人透露,花老頭雖然給兒子們分了家,不過,還是很關注兒子們的生活的。

今年還接下了製作竹席子的大單,打算肥水不流外人田,讓花老二夫妻和花老三來幫忙。

不過,花老二夫妻據說是拒絕了,理由是分了家,他們要靠自己過日子,而且把借了牛的租金款項給結清,他們自己買了頭牛。

這倘若換了是一般正常的父母,覺得,兒女能靠自己,不靠父母有出息,那是可喜可賀的事兒。

可在花老頭看來,這是孩子們在造反!!

你說上次你來借牛,做公共牛車的生意,咱也沒反對,立即借了

牛給你。

怕你們兄弟失和,也意思意思收了點租金。

要不然,你每天幾個銅板夠塞牙縫嗎?

好麽,現在明知道咱接了大單子,居然不來幫忙?

是想讓咱們做不出訂單來賠銀子是吧?

你說哪裏會有這麽不孝的兒子兒媳婦的?

而花老太則覺得,現在二兒媳婦一家和花水木走得近,肯定是花水木和他媳婦挑撥的。

要不然,以前錢氏最聽自己的話了,也最喜歡做竹席子賺銀子了,你說賺銀子的活計,誰不願意幹啊?

而知道花水木夫妻的人是知道,人家夫妻那不是多話的,因此,倒也沒說什麽。

不過,任何的村都有些閑漢,三姑六婆的,說起來不知道有多難聽了。

不過,這個風沒吹兩天,立即轉了風向。

據說,那時候花家老二夫妻聽說花老頭他們來叫,是激動又興奮,這說明什麽?

說明父母沒有忘記他們,賺銀子還算他們一份。

因此,他們便過去了,不過,一詢問,就感覺那銀子無法賺了。

你想啊,他們夫妻二人合作拉牛車,一天也能賺下不少銀錢的,可是製作席子,賺的卻沒有拉牛車多。

有些八卦的人就問了,你們製作席子一天賺多少呀?

畢竟人家是熟練工,價格應該還算可以的吧,還是自己的兒子媳婦呢。

畢竟,像以前花家農閑的時候,也會招些人去幫忙的,雖然不多,不過,沒什麽技術可言,一天五到八文錢,管一餐飯。

因此,那時候報名的人挺多的。

不過,當人家聽說,人家夫妻一天才給十五文,夫妻加起來才三十文,就覺得,好像是少了些。

畢竟人家夫妻趕牛車一天怎麽賺個三十文就賺到了。

倘若不是買頭牛的成本高,牛也不容易養,怕生病,村裏很多人都想去幹這個行當。

你想啊,以前沒分家,給這點銅板自然是夠了,因為關係到以後分家,能多分些,反正是給自己賺的。

可現在,早分家了,所賺的,那是給花老四賺的,憑什麽他們夫妻還要為他人做嫁衣裳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