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混跡官場_第二百二十章 初到蘇州
蘇州,又稱姑蘇,其獨特的園林經管被譽為是“中國園林職稱”,素有“天堂人間”的美譽。蘇州園林更是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乃是江南地帶一處不可多得的遊玩聖地。
蘇州四季分明,長年濕潤。正所謂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江南蘇州的女子是江南最美的。
正是因為如此,曆代的皇帝選妃都會以蘇州作為一個重要的擇選之地。而今的李治,更是將太子妃的候選人定在了蘇州。
坐在船上遙遙看去,蘇州城仿佛沉浸在煙雨之中一般,似有一種多少樓台煙雨中的感覺。
一時間,楊大官人竟然想起了張繼的《楓橋夜泊》。
站在楊易身邊的羅刹女倒是沒有多大的感覺,隻是覺得能夠再一次回到家鄉,心裏有些充實。
此刻,太子李弘正在睡午覺,卻被太監給吵醒了。
本來李弘小太子是很不高興的,但是一聽到外麵不遠處就到了蘇州,心裏頗為激動,穿上鞋子就出了門。
楊易聽著身後有些淩亂的腳步聲,扭頭一看,果然是太子這個小屁孩。
曆經了十天的時間,一船的人終於從長安趕到了蘇州。
小太子放眼望去,朦朦朧朧的感覺,空氣中似乎還夾雜著一種潮潤的感覺。
“嗯……剛下過雨。”李弘嗅了嗅空氣,朝著楊易而去。
“參見太子殿下。”楊易抱拳笑道。
李弘呲著牙笑了笑,對於楊大官人的親切那可真不是一般的皇親國戚能夠比擬的。
“太傅大人不必多禮。”李弘擺了擺手,笑道,“看著江南的天色果然是和長安的不一樣。瞧著天氣,果然是煙雨朦朧。”
楊易抿著嘴微微一笑,想不到李弘太子的感情還是如此的細膩。
羅刹女站在身後,聽著李弘對於蘇州的評價如此之高,心裏也相當的滿意。畢竟這裏是自己生活多年的地方。
龍船慢慢的靠近蘇州碼頭,遙遙看去那裏已經站著上百人在迎接。
李弘嘴角微揚,扭頭看著太傅:“太傅大人,想不到這次選妃竟然興師動眾的。”
“嗬嗬,殿下莫要擔心。這也是為官之道嘛。”楊易暗笑,想不到李弘這麽短的時間內就接受了科學發展觀的問題。
不過這樣也好,省的李弘還像是一個長不大的小孩一樣讓自己頭疼。
“對了,聽說太傅大人是長安人人讚揚的詩仙。看著如此的場景,卻不知道能夠吟詩一首?”李弘眼睛微微一抬,神色有些期許。
楊大官人沉吟了一聲,作詩倒是不難。
羅刹女也有些驚喜,想著侯爺會做出什麽樣的詩歌呢。
楊大官人略微思量了一下,站在橋頭看著不遠處的蘇州城,旋即扭頭抱拳道:“太子殿下,那微臣就獻醜了。”
李弘一聽這話,想著應該是太傅大人有了絕妙的詩句,心裏暗自有些高興。
楊大官人幹咳了兩聲,旋即徐徐道來。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此詩一處,讓在場懂詩歌的一些人震驚。想不到傳聞中的詩仙竟然如此厲害,這麽短的時間內就有這樣的名句。
而且聽詩句的意思應該是晚上。
李弘雖然隻有十歲,但是卻也懂詩歌。嘴裏喃喃自語,想著最後兩句,覺得越發的精妙。
“好詩,好詩啊。”李弘拍手叫好。
羅刹女更是驚喜連連,想著自己的侯爺竟然有如此才華,都快趕上當年曹植的七步詩了。
聽著小屁孩的誇獎,楊大官人內心苦笑一聲,這算不算是欺君之罪啊。
盜用了中唐張繼詩人的一首
《楓橋夜泊》。
“這個張繼老先生,形勢所迫……莫怪!”楊易內心暗自禱告了一聲,旋即正色道,“太子殿下謬讚。微臣也不過是隨口一說罷了。”
李弘現在著實對於太傅大人欽佩的很,不光為人處世正直,更是文武雙全,怪不得母後讓他和楊易搞好關係,原來如此。
小李紅內心暗喜,看來這次出行讓太傅跟著卻是一個不錯的注意。
“母後真的是有眼光。”李弘內心喃喃一聲。
楊大官人哪裏知道自己這次出行基本上是因為武則天對皇上的建議,自當是李治要讓他跟著太子。
龍船越來越靠近蘇州的碼頭,看著周圍的武衛和士兵,楊大官人第一次感覺到了皇家的派頭。
站在最前麵的應該就是蘇州的刺史。旁邊的幾人應該就是蘇州的長史,別駕,身後跟著的肯定就是諸多的縣令。
蘇州,乃是江南道的重重之地。刺史大人作為江南道的最高長官,聽著太子殿下到來肯定是要來迎接的。
身後的蘇州縣令更是感覺蓬蓽生輝。
不過這些人也算是老油條了,每年皇上都會從蘇州選取一些上好的妃子入宮,這個地方基本上成為了麻雀變鳳凰的地界。
所以看著太子的龍船,除了一絲絲的震驚倒也沒有別的惶恐。
龍船逐漸的靠近,楊易站在太子的身邊,仔細的打量著岸上的人。可見這些人一個個身穿官服,卻沒有一個老百姓。
等著龍船基本上靠岸的時候楊易才發現,百姓基本上在百米之外跪著。
一聲號角的聲音,也算是龍舟之上皇家之人到來的信號。
一時間,站在碼頭上的官員紛紛拜倒在地。
“微臣參見太子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這一聲聲此起彼伏的聲音,經久不衰。
莫要說是太子殿下,就算是楊大官人看著這麽多人跪在自己的腳下,心裏也有一點點飄飄然的感覺。
羅刹女神色動容,似乎麵對如此的氣場有些掌控不了。
太子殿下倒是淡然,不過嘴角卻掛著一絲絲得意的神色。
太子雖然很小,但是卻有著不一樣的氣質,這應該就是所謂的上位者氣質。
不過李弘也是一個悲劇,若是遇上瀟淑妃那樣的娘親,想來他的皇位也能做的長久一些。
楊易暗自嘖嘖了一聲,不過這話也隻能在心裏想想。
龍船終於停在了岸邊,穿上的武衛和諸多官員紛紛下船,在太子殿下的兩側開道。
楊大官人站在太子的身後,看著這陣勢,比起現在的什麽總統出行卻牛逼了不少。
侯爺和羅刹女交換了個眼神,兩人跟在李弘的身後,在太監的引路下慢慢下了船。
在船上待了幾天的時間,落腳地麵的感覺真心舒服。
楊易暗自呻吟了一聲,想要活動活動筋骨。不過看著這麽多人,還有如此隆重的儀式,楊大官人倒是沒好意思。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完全就是客套。
這江南道的刺史可真是一把好手,幾句話讓李弘就高興的找不到了北。
尤其是蘇州的縣令,看起來大腹便便,應該是一個絕對的貪官。
楊易最討厭的就是這種人了。不過礙於太子殿下如此的高興,楊易在眾人麵前也不好擺譜。
好在太子殿下還不至於過頭,將自己身邊的官員一一介紹了一番,尤其是楊大官人更是說的像是天神下凡一般,文武雙全。
蘇州的縣令府可比長安的好多了。這裏環境優雅,空氣濕潤,能夠在這裏工作可是悠閑地不得了。
這麽多人浩浩蕩蕩的在蘇州的街道上走了一遍,
也算是皇上的榮光照耀蘇州城吧。
一路上,諸多的百姓都想要看看太子殿下的尊榮。不過為了安全,太子坐在車裏麵,前後有十米長的護衛隊,百姓也隻能在街邊的兩邊看看。
楊易比起其他的官員就高端多了,竟然和太子殿下坐在同一輛馬車裏麵。
轉了一大圈,等著太子有些困倦的時候,一行人才進了縣令府。
安排了上好的房間,眾人一起用餐。
今晚可謂是不醉不歸,雖然太子殿下不能喝酒,但是楊大官人卻高興的很。
楊大官人在中人多的細說下才知道了刺史大人的名號,以及蘇州城縣令的名字。
這刺史叫做吳悠,縣令叫做李長風。兩人應該是表親關係。
楊易聽到這兩人的關係,心裏冷笑了一聲,想不到在古代這種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事情竟然還能達到表親的層次。
不過這事情應該沒有人敢說出來,畢竟刺史乃是江南道的一手人物,可沒有官員得罪。
現在想著,為何這個大腹便便的縣令李長風能夠在蘇州待著,原來也是因為刺史的緣故。
“太傅大人,看你器宇軒昂就知道是一表人才。看著太子殿下如此器重你,真是羨煞吳某人啊。”吳悠喝得有些醉了,看著楊易的眼神都有些醉意朦朧。
一邊的李長風看著自己表哥的眼神,當下心領神會,靠著楊易的桌子靠了靠小聲道:“那是,一看太傅大人就是滿腹經綸之人,怪不得能夠成為殿下的老師。看太子殿下的樣子,對太傅大人可是敬重的很。”
楊易掃了一眼兩人,眼睛微微一撇,沒出息的李弘正在色眯眯的看著亭閣中跳舞的美人。
這兩人的神色如此的欠揍,差點讓楊大官人一個巴掌掄上去。
不過在朝為官總是能夠碰上一兩個奇葩,這倒也沒什麽。
“哪裏哪裏,我也不過是僥幸而已。當今皇上抬舉我楊某人而已。”楊易抱拳謝恩,“倒是兩位大人,在這江南道活的滋潤的很。俗話說的好,天高皇帝遠,想來兩位大人活的應該很是滋潤吧。”
吳悠和李長風活了四十多年的人了,本想著和楊易套套近乎,誰承想卻被倒打一耙。
“咳咳……這個太傅大人真是說笑了。我們身為臣子在哪裏都是為皇上效力的。”吳悠連忙抱拳笑道。
“來來來,太傅大人,微臣敬你一杯。還望太傅大人多多提攜。”李長風連忙站出來打了圓場。
楊易本來很是不屑於和這種人為伍,但是畢竟在蘇州的地盤上,正所謂是強龍不壓地頭蛇,伸手不打笑臉人。
侯爺點了點頭也不再言語,和兩人碰了杯。
三人看樣子把酒言歡,但是內心卻各自打著九九。
這場接風酒宴差不多進行了兩個時辰的時間才結束。
楊大官人等人被安排在一個院子中,隔壁就是太子殿下的院子。
今日的太子喝了不少酒,基本上是楊大官人扛回去了。
丫鬟給李弘換了一身幹淨的衣服,這才安定下來。
楊易安排了三四十個護衛在李弘的房間周邊,這才安心的回到側房睡覺。
剛剛進了房間還沒有坐定就聽到一陣敲門聲。
“這麽晚了……”楊易苦笑了一聲,揉著有些困倦的眼睛。
楊易輕輕的打開了門,在寂靜的夜裏異常的清亮。
抬眼一看,站在外麵竟然是羅刹女,手裏端著一個盤子,聞起來挺香的。
“侯爺,我看你喝了不少酒,這是一點酸梅湯,解解酒。”羅刹女抿著嘴笑道。
楊易的內心暖暖的,讓羅刹女進了門才轉身坐在了椅子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