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形勢

第二十四章 形勢

死了幾個鮮卑人後,所有鮮卑士兵都嚇得後退幾步。有人小聲道:“別動!不要衝過去,那劉雲是個殺神,聽說他一個人就殺了石虎七十萬部隊!”

“真的假的?!”那人將信將疑,看向劉雲那鋒利的刀刃,心裏不由得打了一個寒顫,道:“那家夥,好像真的很厲害,我覺得我們一擁而上也打不贏,不如投降吧。”

“是啊,投降吧……”

“投降……”

“大、大王,我們打不過您,我們投降了,請您饒我們一命!”一人帶頭,這群鮮卑士兵紛紛投降,就這樣,劉雲又多了一批奴隸,將來要為幽州的基礎設施建設貢獻力量。

薊城已破,慕容皝、慕容恪、慕容霸倉皇而逃,沒過幾日,漢軍便收複了幽州全境,解放了數十萬漢族百姓,多了十幾萬鮮卑奴隸。此時,因為打敗前燕,加上收複幽州,劉雲總共獲得70功勳(20+50),現有510功勳,621萬資源,可以升級到上士了。於是,劉雲就直接花費500功勳,升級到上士,現在的屬性值為:

力量634(20)

耐力748(20)

敏捷394(20)

意誌——(20)

狀態100%

等級上士

升級所需功勳10/1000,可分配屬性值增加400點,現有1000點

升級給劉雲帶來的唯一好處是MP增加了,一天內可以使用更多次技能。現在,由於冷兵器時代的最高軍銜限製是上士,所以劉雲到此就不能再提升了,而最多能累積2000點功勳。

幽州盡複,而此時的遼東大部分都是鮮卑人,這遼東就是前燕的生存土壤,若是劉雲繼續收複遼東,那麽前燕就會徹底淪為舊的遊牧民族。劉雲想給剛剛獲得喘息之機的中華民族留一個對手,把漢人鍛煉起來,那麽就得“養賊自重”,讓這個賊足夠強,能夠當對手,但不能強到威脅自己的生存,待漢人恢複過來後再滅了它。所以,劉雲沒有繼續攻打遼東,反而在邊境開放市場,用糧食、布匹、陶瓷、茶葉等日常用品交換鮮卑人的牛羊馬匹、皮毛、人參等物,有時候也會賣農具,但武器是不能賣的,至於鮮卑人會不會把農具的鐵重新熔鑄成武器就不知道了,反正他們的武器製造水平也就這樣,不構成威脅,總之不能讓他們得到陌刀、精煉鎧甲、重弩等先進武器。

此時,劉雲建立的漢國,加上東晉小朝廷,兩者所擁有的國土基本上相當於北宋的國土了,除了巴蜀的成漢之外。當然,這個成漢將作為下一個征討目標,不過要等到明年。胡人基本上被逐出中原,除了兩百萬奴隸之外,現在北方有漢人五百多萬,遠低於西晉時的水平,更不用說東漢中期的水平了,所以中國需要休養生息。

糧食充足,而且各地都有醫院,無數係統行醫兢兢業業地在廣大農村奔走,治療了無數人,嬰兒的存活率大大提高,可以說,“嬰兒潮”從現在開始產生了,十幾二十年後,這些嬰兒長大成人,就將成為那時的主要戰鬥力和勞動力,那時就不需要係統農民了。

現在是冬季,農業生產的停頓期,劉雲此時才想起來,現在他所控製的地盤裏已經有一百多個標準礦,他之前隻開采過幾個,由於擁有“縮短農時”這個逆天的技能,加上采礦的收入相對較少,所以他都差點忘記了,此時才讓閑置的係統農民去采礦。另外,標準礦附近的農民,在自願的情況下也可以被雇傭去采礦,也因此劉雲讓係統農民把相對先進的采礦技術傳授給百姓。

冬季不宜用兵,士兵隻進行例行的訓練。朝廷上少了軍事議題,那麽政治體製的問題就擺在眼前了。劉雲是準備搞科舉製的,雖然科舉製本身有許多弊端,但至少比九品中正製先進許多,而且內容上可以更加靈活,完全不用搞什麽八股文,所以說一定是個進步。劉雲準備將農學、工學(工程)、理學(數學和物理)和丹學(化學)列為科舉考試科目,不過目前隻能搞農學考試,其他的因為根本沒人會或者很少人會(少數數學天才),還有丹學若不是被神化為煉丹修仙之術,就是被視為愚弄百姓之歪門邪道,所以目前不現實。不過劉雲有辦法,因為他可以拿出許多書籍(基地資料,讓人抄下來用活字印刷複製多份),先找到少數“古代科學家”,教會他們這些,並幫助他們把知識係統化,再給他們授予官職,讓他們收弟子,這樣就能傳播出去了。雖然過程很緩慢,但為了能把基地帶來的技術流傳下去,就必須這麽做。

不過,科舉的主要科目還是策論、兵法和武舉考試,在這種戰爭年代,戰爭自然是主題,而治國則是勝利必不可少的條件。劉雲不準備考詩文,因為他認為詩文這種東西讓人頹廢,讓人失去血性,平時娛樂一下還可以,但不能憑借詩文來做官。當然,豪放派的詩詞比較愛國,比較能激發血性,但兩晉時代的文人流行清談,沒人搞這種東西,劉雲也沒能力寫這種詩。如果後人要增加這種科目,那就由他們去,反正到那時策論兵法等科目已經成為主流,已經深入人心。

在長江以北,劉雲的地盤,他要推行科舉製度沒有任何問題,至於崔家、盧家等世家大族,他們的力量本來就弱,加上劉雲的強大軍隊,極高的威信,所以他們的反對是微弱的。等這種製度推行下去,把寒門扶植起來,到時世家大族就沒法反抗了。

為了能夠讓科舉製度往好的方向發展,為了古代中國能產生自己的科學,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必須在全國各地開辦學校,將知識傳承下去,並培養起一個學派,這樣更有利於傳承。當然,飯得一口一口吃,辦學校之事得慢慢來,現在連教師都缺少,所以目前隻有劉雲和一群“古代科學家”加上一堆煉丹的神棍組成的一個小班而已,不過以後會發展起來的。

北方的漢國政權正準備平靜地度過這個冬季的時候,遼東的慕容氏突然給他們來了一個“炸彈”,著實給了劉雲一個“驚喜”。

慕容皝致信東晉皇帝,說不再向東晉稱臣,而是向劉雲稱臣,他自己仍然自稱燕王,而尊稱劉雲為“大帝”。這下子,慕容皝讓整個南方的漢人反應非常激烈,尤其東晉小朝廷更是氣得七竅生煙。東晉一直自認是“正統”,而現在前燕“背叛”,將“反賊”劉雲尊稱為帝,劉雲實在是大逆不道。但是,劉雲兵力雄厚,東晉又不敢討伐,隻好隔著長江破口大罵。

南方的文人則情緒複雜,他們有人要維護晉室的“正統”,有人認為劉雲是漢室子孫,他才是真正的正統,畢竟人們多懷念強大的漢帝國時代,而對司馬氏的弱晉不屑一顧,這些懷念漢室的人多是懷舊者,有人現實一些,認為劉雲實力強大,拳頭大者稱王,所以即使他稱帝也不為過,更希望他能一統中國,恢複中國的強大。不過,有人既希望劉雲統一中國,又不希望他把北方那一套政治製度搬到南方來,這些人就是南方的世家大族。南方士族的根基極為深厚,晉元帝司馬睿南逃建立東晉,依靠了北方南渡的士族代表人物——王導,王導則想盡辦法籠絡南方的士族,這才使司馬睿站穩腳跟。南方士族實際上是東漢的大地主發展而來,經過三國時期吳國孫家為了在江東站穩腳跟,籠絡這些大地主,後來受到九品中正製的影響,就成了南方士族,與南逃的北方士族有許多矛盾,爆發過許多次鬥爭。北方士族認為南方士族都是鄉巴佬,南方士族則認為這些逃過來的北方人是流浪漢,總之誰也不服誰。世家大族控製了東晉的政治、經濟,這些世家的子弟生下來就有官做,而且前途遠大,不管有沒有能力都能當大官。而且世家大族還隱匿人口(實際上不用隱匿了,所有人都知道),還有私兵,在他們的地盤上就是土皇帝。

南方的世家大族危害很大,他們不僅因為剝削太重加劇了階級矛盾,更因為各個世家大族不是同一條心,所以東晉的北伐一直不能成功。在曆史上,祖逖的北伐是憑著一腔熱血,靠著北方人民的支持取得重大戰果的,但因為政治原因而被召回,祖逖沒有任何根基,就成了政治的犧牲品。桓溫的北伐,曾經是到達了長安,但因為懼怕其他世家奪了他的權力,所以退兵了,以後再也沒有成功過。劉裕的北伐是最有希望統一中國的一次,但最後也是因為政治原因——稱帝而退兵。假如所有世家大族都能同一條心,是完全可以搞出一支數十萬人的部隊,完全可以趁胡人爭鬥的時機北伐成功的,但事實上不可能,所以這就是世家大族的害處。

劉雲是肯定要滅了東晉的,到時候就要處理南方世家大族的關係。這些世家根深蒂固,處理起來非常麻煩,除非使用軍事手段,但這樣粗暴的處理方式會造成極大破壞,說不定會留下禍患。實際上,世家大族擁有政治資本,但北方勢力南征之後,這些資本不複存在,問題就轉變為其經濟資本——人口與土地。首先,必須強令不許隱匿人口,這是必要的,也有許多人支持,在政府的強力命令下,不難辦到。對土地則麻煩點,不能強奪,贖買也不行,因為他們都是地主階級,不過,可以讓一些世家北遷,回到北方,這樣就削弱了他們一半的實力。事實上,南渡的世家大多都會回到北方,南方的世家也有一些希望離開南方的“蠻荒”之地。另外,組織開發新田,南方才三四百萬人口,還有大量土地尚未開發,不過嶺南的難以開發,暫不考慮,有江南和荊州的未開發土地就夠了。新土地除了分給無地百姓之外,還可以讓北方的中小地主南遷,或者讓南方中小地主購買,這樣就更加削弱原來世家的實力。不過,最為釜底抽薪的做法是將這些人的財富轉移到新產業裏去,在工商管理司的幫助下或許能做到,這樣就能一勞永逸地“溫和”消滅南方世家大族。

這些事情,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辦成的,必須慢慢來,現在中國虛弱,需要靜靜發展。如果從一個玩家的角度出發,劉雲自己擁有這麽多資源,完全可以很快地做完主線任務,滅掉周邊的胡人,統一中國,不用管中國到底發展得怎麽樣,然後回到時空城,迅速進行下一個任務。但是,劉雲對祖國的感情讓他不能這麽做,因為這樣隻會讓這個時空裏的中國受到嚴重破壞,指不定哪天又有外敵入侵,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時間靜靜地流駛,轉眼就到了第二年三月(341年),漢國的長江流域已經開始播種了,劉雲又開始使用作弊大法,大量生產糧食,然後賣掉。此時漢國的糧食儲備非常充足,還賣了許多給東晉,換取金銀,這些新生產的糧食大部分都被賣給係統,劉雲因此得到許多資源。

這幾個月裏,除了日常政務之外,劉雲就是一心修煉,《世界操作係統》心法的第一層“凝神”,此時心神已經能延伸到二百多裏,用來視察戰場更加方便。

另外,煙台和青島的船舶司的中型艦隻已經生產完畢,總共有30艘六桅寶船和50艘戰船,另外,劉雲又在後世的連雲港這個位置建造了兩個船舶司,如此一來四個船舶司繼續開工造船,這次開始造60艘六桅寶船和100艘戰船。這已經造好的軍艦,劉雲拿它們來當運輸船用,自己開辦一個官方的運輸公司,雙方都獲利,並且能促進經濟發展。這些船隻總載貨量達到三萬噸,在古代已經很驚人了。另外,劉雲已經培養出一批掌握寶船製造技術的工匠,現在有許多大家族也想合資造船,希望獲得寶船的技術,劉雲當然希望看到這一點,於是他讓這些人出資,官方則入“技術股”,提供技術和工匠。海上運輸的成本可比陸上運輸低得多,在古代速度也要快得多,因為船隻的行走不分日夜。劉雲還特地透露了南洋的地理位置和擁有的資源,並且故意“流失”了一張地圖,流落到一些大商人手中,然後這些人就兩眼放光,開始考慮如何從中獲利了。開發南洋,劉雲用這種方法讓富有的大地主和大商人自行組織人員去進行,以利益為驅動,總比用軍隊逼著百姓遷往南洋要好。此時的南洋還十分落後,落後的土著人根本無法抵擋強大的中國海軍,所以這些地方是殖民者的天堂。

目前南洋隻是一塊沒到嘴的肥肉,現有的八十艘海船才是劉雲的海上力量。有了這些船隻,理論上可以直接從海上進攻東晉,從長江口進入,直接攻打建康(南京),不過,目前隻有係統士兵才能當合適的水手和“海軍陸戰隊”,招募的新軍都是北軍,全部是旱鴨子,就像當年曹操的“八十萬大軍”一樣。所以,劉雲特地抽調五萬士兵到青島,讓係統士兵對他們進行水軍訓練。

開春了,全國都開始繁忙的耕種,此時若是出兵,定然會影響農業生產,所以劉雲還是按兵不動。最近,他查資料得知,在現在前涼控製的地區裏,有一個曆史上非常有名的儒將——謝艾,所以,劉雲準備去一趟涼州,去招攬這個人才。曆史上,謝艾是346年投筆從戎,抗擊後趙軍隊,並取得勝利的,之前他任職主簿。現在謝艾應該才二十出頭年紀,不知有沒有出來做官。若是已經在前涼政府任職,那麽就不好招攬了。

過渡章節,五胡亂華階段快結束了,還有幾章敘述如何統一和滅胡的,下一階段是抗金。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