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五地鎮君魂

五地鎮君魂。

牽扯到上古末年的一段傳說。

那段傳說,真偽不可考,但卻昭示了一個大時代的終結。

自那之後,聖者與賢者紛紛絕跡,強者的舞台就此落下帷幕。中州大地上,再也未有聖賢出世,就連佛門中與聖賢等階的菩薩,也一同湮滅於古史。

何謂上古?

盛武之初,十萬年以前,一直可以追溯到無限久遠的蒙昧時期,都能稱為上古時代。對於一個時代而言,其壯麗之處無非‘伊始’與‘終結’。

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到底曆經了幾十萬年、幾百萬年、抑或幾億年的風霜洗禮,沒有人能知道。但它的結束,卻與兩個人脫不開幹係!

無名君主,末法大賢。

據聞,在上古末年,中州大亂,蒼天泣血,大地悲鳴。一切皆因一位無上君主的橫空出世,引發了一場席卷天地的浩劫。

君主負一塊無字天碑,徹天洞地,揚言為滅世而來!

沒有人知道那位君主的來曆,更沒有人能敵住君主的威嚴,傾盡整個中州之力,竟也不能阻其鋒芒,相繼被無字天碑誅殺殆盡!

君威所至,堪稱日月無光,山河破滅,大千世界都臣服在其腳下。

本以為,這場浩劫再也沒有盡頭,中州人族難逃被毀滅的下場。逢時,卻有一位末法大賢應劫而生,力挽狂瀾,怒殺君主,拯救了中州五方世界!

在那個年代,是否真的像傳說中的那樣,有君主禍亂大地,其實小和尚並不比柳書竹清楚多少,那畢竟隻是極端的傳說,許多細節無法詳盡,隻是一代一代的流傳了下來。後又經過漫長的演變,誇大也好,失真也罷,真相到底如何,無人敢斷言。

但亦有人言之鑿鑿,說天地規則的集體變動,就跟那位君主有關。

柳書竹暗自皺眉。

秦慕白曾對他言及,上古年末,天地規則集體發生了某種變動,並非人力不及先賢,而是天地的情形變了,人與世界的那一絲玄妙的聯係被隔斷,武道大興,聖賢大法卻因此而沒落。

天地規則,分外飄渺,究竟代表了一種什麽樣的力量,讓人無法明了。

四時春夏,日落月升,按理說都能算是大世界的規則,聖賢何德何能,竟敢將那亙古流傳的天地規律私自進行篡改?

柳書竹聽得入迷,卻也沒有出言打斷他。

末法大賢是上古最後一位賢者,在擊殺無名君主後,將君主的屍身徹底毀去。

但君魂不死,無法磨滅!

這位賢者隻好以大法力將君魂生生撕裂,走遍世間,將五份君魂分別鎮壓在中州五大地域,史稱天下五地鎮君魂!

眾所周知,中州分五大域,東域、西漠、南疆、北境、中土。

每一域中,都存在著一處神秘古地,從天地開辟之初就已矗立在中州大地上。

然而,除了聖賢之流,世人卻從未有人找到過那些古地。至於由誰所建,建於何年,也就更無從論起。茫茫西漠中,神秘古地直指青燈葬佛的所在,被末法大賢用來鎮封割裂的君魂!

聽到這裏,柳書竹沒想到,竟還問出了這麽一樁前塵舊事。

更想不到,青燈葬佛寺居然有如此不凡的來曆!

可是,末法大賢誅殺無名君主,縱然功德齊天,神威蓋世,這一切又跟大願菩薩又有什

麽直接關聯?

小和尚雙手合十,甕聲道:“末法大賢,即是大願菩薩。”

柳書竹瞪眼。

小和尚卻徑自往下說:“你不覺得奇怪嗎?上古悠悠,佛門鼎盛,能證得菩薩果位的高僧絕不在少數。但在貫穿古史的四大尊菩薩中,卻為何隻有上古末年的大願菩薩才是公認最強?”

上古四大尊菩薩:大智、大行,大悲、大願!

大智與大行這兩尊菩薩,都證道於上古初年,地位無比尊崇,佛門子弟不敢僭越,素來被後世奉為佛教的奠基人!

有人甚至說,佛門這一教派,本就是由大智菩薩所創立,而後在大行菩薩手中發揚光大,廣建廟宇,造龕立佛!

意思是說,所謂的諸多佛陀,是由大智菩薩和大行菩薩虛構出來的,真正的教祖非他二人莫屬。既然青燈葬佛地存世久遠,見識到了那片失落的諸佛殿堂後,這一猜想自然站不住腳跟。

但由此也可見,這兩尊菩薩在後人心中的地位!

大悲菩薩,廣聞於上古年間的中後期,悲天憫人,法力無邊,以一介女流之軀,立證菩薩果位。凡所見世間疾苦,便事事都要管,人人都要救,在普通民眾的心目中,對她的敬仰還要遠超前兩位!

而至於大願菩薩,別說世間未嚐有耳聞,就連佛門經卷中也鮮有提及,是佛門禁忌。

用如真小和尚的原話說:“佛門裏,不知道大願菩薩身份的子弟大有人在,甚至全天下都未必能見到一座供奉大願菩薩的廟宇,更別說塑像。”

柳書竹卻偏偏撞上了一尊大願菩薩的泥塑,眉心藏舍利!

在知情者眼中,大願菩薩卻被尊為最接近佛陀的人!

“上古年最後一尊菩薩,也是最了不起的一尊,更是最接近佛陀的一尊!”這句話,是慧凡羅漢親口對柳書竹所說,絕計假不了。

小和尚賣了好大一個關子,說到這裏才真相大白!

大願菩薩之所以能力壓另外三大尊菩薩一頭,因為他本身就是一位實力通天的上古大賢!

遠在出家之前,就已有能力誅殺那位揚言滅世的無名君主!這樣一位大人物,遁入佛門後,再證菩薩果位,想不逆天都不行!

柳書竹吃驚不小,疑惑道:“末法大賢都厲害到那種程度了,豈不是天下無敵,怎麽還會選擇出家?”

小和尚看似憨厚的撓了撓頭:“俺也不知。不過……”

“不過什麽?”

“……大願菩薩是佛門禁忌,一直都伴有不詳的傳說。他以殺道入佛道,雖修成大法,卻沒有在任何一座寺廟修持。凡法駕親臨之處,必有血光衝天,與佛家教義背道而馳,才會為人所不喜。”

聞言,柳書竹難免又想到了故鄉那片大山,以及那個荒誕的民俗故事。

上古年末,有血菩薩駕血蓮從天而降,方圓幾十萬裏地域淪為一片血海,整座庸涼山脈都跟著沉入海底,待血海退盡,殘餘的血氣仍就數千年盤旋不散!

現在再回想,他已經半點都笑不出來。

山中先民們宰牛殺馬血祭菩薩的古怪風俗,興許真的沒有想象中的那般離譜!

“那……有沒有人知道他最後去了哪裏,是否到過東域,坐化在深山老廟裏?”

“沒有人知道大願菩薩最終去了何方,至於到沒到過東域,俺更不清楚。”小和尚

語聲一頓,轉了口氣,道:“但這些年來,也有些關於大願菩薩歸宿的流言,諸多版本中,有一種說法最為廣泛,說他去了一個不可能存在的地方。”

“不可能存在的地方?”簡直越聽越玄,“那會是什麽地方?”

說到此處,小和尚卻又緘口不言,滿臉賊相,擺出一副‘你求俺啊,求俺再告訴你’的表情。

柳書竹氣急敗壞,習慣性的對著他後腦來了一記爆栗。

頗為出人意料的是,小和尚這一回卻沒有閃躲,反倒‘嗬嗬’傻笑兩聲,跟沾了多大便宜似的。他笑眯眯地對柳書竹道:“俺在地底受的傷不輕,需要東西來補一補身子。”

柳書竹佯怒:“吃了那麽多肉,你還想怎麽補!實話告訴你,他們也就是看在小爺的麵子上,才讓你胡吃海喝,要不然早把你轟出去了!”

小和尚嘿然,那猥瑣的樣子比柳悍匪也不遑多讓,可謂人以群分,物以類聚。

“那點兒肉食,用來解饞還好,但若說調理傷勢,忒差了些。”小和尚神情亢奮,“真要敞開了吃,一座肉山擺在眼前,俺也能吃的下!”

這一點,連柳書竹都不否認。吃肉如果也算一門本事,倒真沒人能比得過這頭吃貨。

“你臉皮倒真是厚的可以,還敢說‘那點兒’肉食!”

“這有什麽?俺告訴你,佛門典籍中有記載,四祖羅漢初入真武境時,入世行走,在半途中不慎走火入魔,耐不住喉中幹渴,曾在一夜間飲幹了一條千裏大江!

江河中的魚蝦統統遭了秧,一夜浮白。

四祖亦因此而自罰,悔過崖前,靜坐枯禪一千八百三十六年,乃成羅漢金身。

其後,再次入世,解蒼生苦難,救人無數!

彌留之際,更留下訓誡,若後世弟子再有人證得羅漢果位,務必要毀掉他的金身以贖罪,為了圓其功德,才有了後來‘五祖誅屍’的佛門典故。”

心中,不禁為那位‘四祖’的大法力所驚,柳書竹表麵上卻不動聲色。雖不知小光頭打的什麽主意,但肯定不是什麽好事。

果然,小和尚幽幽的瞥了一眼掛在他腰畔的儲物錦囊:“你在礦底時,收了多少晶石?”

“沒有!”

柳書竹想都不想,一口回絕,急忙將錦囊取下,塞進懷裏死死護住。

倒不完全是心疼晶石,主要是那幾件搶來的圓滿皇器也都在錦囊裏存放,甚至還有一塊拳頭大小的神晶,這些東西,哪一樣都不能輕易暴露!

經他這一鬧,心中也打定了主意,看來等會兒還要跟刀疤臉要幾個錦囊回來,把見不得光的東西分開存放才保險。

小和尚撓頭,怎會看不出柳書竹是個一毛不拔的主兒。

他憑空翻手,掌心便無故出現一本佛經,紙頁泛黃,封皮老舊,寫著《圓覺羅義心經下》幾個字。

空手現佛經,此法在外行人看來,很是玄異!

小和尚尚且在昏迷的時候,身上就早已被柳書竹翻了個遍,除了一身肥膘,什麽寶貝都沒有。見他變戲法似的變出一本書,難免一愣。

“這是什麽戲法?”

小和尚憨笑道:“這個先不忙說。那一天在礦底之時,俺教你的‘大智勇圓覺羅義心經’隻是前半部,下半部分在這裏。你要是給俺一些晶石煉化,俺就把下半部也給你。這買賣咋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