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9章:百鳥朝鳳

承玉邊走邊忍不住問道:“有一句話,我早想問問四哥了,今日借此正好探討一下。”

承漢坦誠道:“你我兄弟二人,向來最是親近,有什麽話但說無妨。”

承玉探尋著問道:“大哥和二哥都在為爭奪儲君一事,連年鬧得不可開交,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三哥資曆不差,卻為人忠厚木納,向來不存爭權奪利之心,這到也就罷了。若論起才幹來四哥絲毫不在大哥和二哥之下,卻為什麽總喜歡與小弟玩賞這些無聊的閑事,這在外人看來,豈非是等同玩物尚誌?難道四哥就從沒有想過將來要繼承父皇的基業,君臨天下麽?!”

四皇子聽了淡淡一笑道:“明爭暗鬥,必露鋒芒,必會成為眾矢之的,我還是安心過這閑雲野鶴的日子舒心啊!有時不爭反而比爭更有利。”

七皇子承玉雖還不明白四哥所說的深奧道理,可他一向最是信賴這位年長四哥,四哥說什麽便是什麽,他年紀不大,卻也知道有時糊塗比明白更好,這也是四皇子喜歡和他總在一起的原因。

梅兒同娘親走在去皇後娘娘所居景仁宮的路上,開口問起兩位皇子的身世,烏氏介紹道:“那年長些的四皇子,名叫夏承漢,俗稱四王爺或勇郡王,是貴妃佟氏所生,聽說皇上很喜歡他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的態度,你的素琬姊姊就是嫁給他的。”

梅兒道:“雖隻一麵之緣,女兒料定他是有大智慧的人,從他行棋的布局足可窺見一斑,每一個落子都有七八個後招,並且前後融會貫通,待對手發現陷入危局時,早已是追悔莫及了,如此麵相平和、內藏心機之人,前程真真是不可限量的,怕是君臨天下也說不準。”

烏氏聽梅兒對四皇子的評價,忙朝左右看了看,確認沒人聽到,這才壓低嗓音道:“含情休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小心隔牆有耳,這樣的說辭豈能隨便在大內說的,小心招惹來殺

身之禍呀!要知道大夏國自開國以來,一向是‘立子以貴不以長,立嫡以長不以賢。’什麽君臨天下的話可不能亂說了。”

梅兒吐了吐舌頭,又道:“孩兒知錯了!下次仔細著便是。”轉而又問道:“嗯,那位年少些的皇子呢?”

烏氏道:“那是七皇子,名叫承玉,還未封王,他是賢妃的孩子,地位就低許多了。”

梅兒這時想起七皇子方才冥思苦想、呆頭呆腦的樣子,不盡“撲哧”一笑,烏氏問她笑從何來?梅兒自己也說不明白,支吾過去後,又問了一些關於皇室宮闈大內裏的一些事情,烏氏都一一謹慎作答。

梅兒這才了解到,原來當今皇長子承伯,是皇貴妃孟氏所生的孩子,那孟氏在後宮嬪妃裏最是得寵,就連皇後也要讓她三分。

按說二皇子承仲才是正宮皇後所生的嫡皇子,兩兄弟為了能得到太子之位,早已纏鬥了多年,為此,皇上也是左右為難,在明立儲君一事上頗為頭疼,隻因他既不想開罪了皇後,又不想令寵妃孟氏傷心,因此一直懸而未決。

母女邊走邊聊著天兒,不知不覺中已到了景仁宮門前了。烏氏上前請守門的公公進去通報,可巧的是皇後娘娘此時不在宮裏,好在宮裏的掌事姑姑眸月一早知道烏氏要來,便將他們娘倆都讓了進去。

梅兒挽著娘親的手臂往裏麵走,不時地左顧右盼著殿內外的陳設與裝飾,暗討道:真是無處不在的雕梁畫棟與金碧輝煌呀,尤其是正廳牆壁上一副偌大的彩羽壁畫,更是光彩炫目,正是《百鳥朝鳳圖》。隻見畫麵上一隻神鳥鳳凰傲然玉立於梧桐樹上,百鳥環繞朝拜,怎是一句大氣磅礴、栩栩如生所能言盡的。

母女倆才落座,茶還沒喝上一口,忽聽殿外傳來許多細碎的腳步聲和仆役們大禮問安之聲接踵而來,不用問,定是皇後娘娘回宮來了。

耳聽得大殿門口傳來一

串悅耳的環佩叮當之聲,梅兒翹首尋聲望去,但見大夏朝正宮皇後,也就是自己的親姨母烏翠苓身著五彩攢金絲鳳袍、頭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昂首漫步走了進來,她身邊許多女官、丫鬟、太監們簇擁著,恰如那百鳥朝鳳圖一般的氣勢,母女倆見了忙起身快步上前大禮叩見。

皇後娘娘帶著氣勢抬手示意她們先起來少坐,然後徑自走到錦繡屏風後去,由幾個貼身丫鬟伺候著褪去吉服換上便裝,轉出屏風後讓人看起來又是別樣風采,見她隨後將左右下人都屏退了去,招呼烏氏同自己到內室去說話。

梅兒本想也跟著娘親進去,見皇後娘娘親昵地撫了撫她的頭說道:“梅兒乖,先和眸月姑姑到院子裏玩一會兒去,那裏有花有草,還有一池外邦進貢的小金魚呢!”

梅兒聽了知道這是長輩有緊要話要說,那自己回避一下也就是了,然後拉著眸月姑姑的手,嬉笑著出殿玩去了。

梅兒在院子裏和姑姑、丫鬟們采花、撲蝶、賞魚、嬉戲,時而品嚐著宮中的精美小食,不知過了多久,抬頭見娘親正從殿內出來,臂彎裏還多了個沉甸甸的包裹。

梅兒撇下身邊的丫鬟迎了上去,才要撒嬌,可還沒等她回過神兒來,那掌事的眸月姑姑早從外頭叫來了一乘轎輦,並請她們速速乘坐上去,還特意吩咐轎夫們速速送夫人和小姊出宮去,不得怠慢。

母女才一上轎,幾名轎夫便在那宮女的催促下,一溜煙兒地將她們母女朝宮門口處跑去,轎夫們踩著節奏奔走如飛,縱然是行家裏手,可因速度過快,梅兒在轎中還是上下被顛簸得不行,數次都要叫嚷出來。

好容易快到了宮門口,轎子才稍稍穩當下來,梅兒這才得以側目看娘親此時正滿麵愁容、手托著額頭閉目不語。梅兒不盡愕然,這是因她從小自打記事時起,還從未見到娘親如此焦慮過,因此嚇得連一句話也不敢多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