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介紹_關於香水的分類與派別

香水的分類與派別

1.香水的分類

對不同的香味進行門類劃分總是挺難的。因為準確地形容一種香味不太容易。阿傑納.瑞美爾(EugeneRimme),原籍法國,是英國著名的香水師,他的公司現在還在從事化妝品製造業。19世紀末,他嚐試著把各種香水分成18類(像檀香類就包括了檀香木、香根和杉木)差不多同一時期,另一位香水師查爾斯.皮瑟爾(CharlesPiesse),試著用對應音階的方法來給香水分門別類。他認為香水的排列應該像音樂的音調一樣有自己的秩序,這種方法最後並沒有成功推廣,但是有些和音樂有關的術語卻保留到現在,比如和音,再比如調性。

1920年,威廉姆.普歐徹(WilliamPoucher)用100為基數來界定香料的易揮發性,這意味著揮發越快的香型就越適合做前調的頭香。比如橘(最易揮發的香味之一)、薄荷、佛手柑、含羞草就排在名單的前幾位。而持久性好的香型如龍涎香、香油、岩薔薇、橡樹苔、乳香、檀香、香根、廣藿香等,就通常被用做尾調的末香。

香料的分類,目前也就做到了這種程度。多年來,人們覺得對各種香型做些粗略的描述反而簡單明了。通常的描述包括琥珀香型、木香型、芳香型、皮革香型、厥香型、柏香型、柑橘香型、鬆香型、幹香型、結晶型、土香型、花香型、、煙香型、果香型、甜香型、辛香型、閃香型、煙草香型、草香型、幹草香型、青草香型、濃香型、淡香型、海味香型、

金屬香型、涼香型、蘚香型、醛香型、大洋香型、健康香型和木香型等。還能舉出更多的名稱。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描述還會繼續出現。因為香水組成的比例不同,香油的揮發率成了現代香水業中的重要指標。到19世紀末,香水師發明了單一香型的香水(獨香型香水),這種香水隻散發出某一種特別植物的香味。

根據香精及所用的溶液濃度的不同,香水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濃香水(Perfume):香精濃縮度最高,含量在18~25%左右,所用乙醇濃度在60~95%之間。香味濃鬱、持久,可使餘香綿飄四方。由於香精由少則數十種,多則數百種香料配製而成,因此,價格昂貴。建議用於脈搏活躍的部位,如手腕、膝後、頸部。

香水(EaudeParfum):香精濃度在12~18%間。香氣比Perfume清淡,但較EaudeToilette濃鬱。

淡香水(EaudeToilette):又叫盥用水。香精含量在5~12%之間,所用乙醇濃度在75~90%之間。比EaudeParfum清淡,給人更清爽的印象,是適用於全身的理想香水。

科隆香水(EaudeCologne):即古龍水。香精含量在3~5%之間,所用乙醇濃度在60~75%之間。

2.香水的派別根據有關專家的研究總結,香水隨著香精香料工藝的發展,形成了自然派、真實派、印象派、表現派等不同派別。

自然派:18世紀以前,合成香料尚未

出現,這一階段的香水均屬於自然派。其原料構成是純天然的植物和動物提取物,其代表產品是1710年著名的"古龍水"(EaudeCologne),至今仍風行不衰。

真實派:18世紀以後,合成香料出現。香水中多采用天然香料與合成香料進行調香,其香氣強調與天然香氣接近,以賦予香水天然而成的真實感。這一派別的代表產品為1902年法國的Roger&Gallet公司生產的"VeraViolette"香水,它是由合成紫羅蘭酮調配而成。

印象派:以自己對現實中的某種印象為主題而創擬出的香氣,其創意是主創人對當時、當地某種自然香氣的複製,它蘊涵了許多的人文(主觀)氣息,由其命名可見一斑:如"五月初的香水"表示的是五月初的紫丁香鮮花香氣;又如"我家的香豌豆"香氣指的是我家當時(氣候、溫度情況下)的香豌豆的香氣。

表現派: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調香師更強調香水的香氣主題及感情色彩,不但從大自然中得到廣泛的香氣題材,而且從實際印象出發充分發揮想象力,表現事物、記憶、感情。如"香奈爾五號"(ChanelNo.5,1921年生產),"驚奇"(Shocking,1935年生產),"我的印記"(MaGriffe,1944年生產)。從近期的調香創擬來看,偏於"表現派"和"真實派"的融合,打開香水瓶人們宛如在花叢中散步,香氣極為優雅、接近天然花香,給人無限遐想,與人們追求華美、自然、個性渾為一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