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35章 征伐重 上
獻帝二十六年,不過短短幾個月,大齊王朝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東陽起兵,秦相倒台,而傳了多年的王佐之才司徒殊木居然是君家子孫。司徒殊木得封攝政王,獻帝遇刺後掌控了帝都。眼見著一批能人賢士被攝政王提拔起來,並翻冤案,輕徭薄賦,苦了許久的老百姓以為好日子就要來了。帝都裏的一批王侯公孫也都開始盯著攝政王王妃的位置了。
但誰也想不到,久病不愈的獻帝居然被醫行妙手鄔世韶救過來了。攝政王不在帝都,未能掌控大局,反而被獻帝潑了一盆髒水。
而攝政王被奪了封號,斥為與言城匪叛勾結的不肖子孫。帝都裏被攝政王提拔起來的年輕官員,大多也因此免職。所以上遞刑部的冤案被發回。
獻帝不允許任何人對言城用兵,便是不許人去救孤身陷在言城的司徒殊木。
眾人眼裏,司徒殊木已然處於死境。
但是他終究沒有死在言城,覆齊軍搶奪玉城官府財富,令西寧世子一怒率十萬西寧軍與言城下。而司徒殊木安然返玉城。
百姓隻覺這是老天英明,更加相信司徒殊木乃王佐之才,自然不會那麽容易喪命的。
可是四方諸王,帝都貴胄公卿卻知道言城城門口的官司,絕非為了玉城首富的那點銀子,而是西寧與司徒殊木之間本身有貓膩。
收到密報的段謹溪在書房沉思良久。所有人都以為司徒殊木掌權幾月卻未涉足兵權是因為騰不出手,卻沒有想到,是因為人家早就收了西寧。
一念及此,他臉上閃過一抹堅定。要所謂的好名聲有何用,隻要得到了江山帝位,史書怎麽寫,還是他說了算。
獻帝是付不起的阿鬥,但司徒殊木不是。必須趕在司徒殊木之前,將帝都拿下!
翌日,段謹溪於虎威大營誓師,公諸天下:君無君道,自有明主應運而生,滅昏君,除奸佞,還天下清宴,四海安平。
二十萬東陽大軍開拔,攻打胤城。
四大鎮守邊境的諸王各
自管轄著數個城池,而以帝都為中心,周圍尚有數十城池,皆為皇帝掌控,乃王域。胤城便是在王域之內。
這是一條通往帝都最快的路。
段謹溪一邊率兵攻打胤城,一邊有下了密令,派了四五撥好手去玉城沿路設伏。司徒殊木乃君家子孫,又是王佐之才,他必須死!
胤城守軍不多,帝都的救援也非一日能到。胤城太守守城不降,卻終究輸多贏少。就算有將門之子雲伯侯雲逸上陣領兵,也難挽狂瀾。
段謹溪覬覦帝位不是一日,東陽軍也是訓練有素,凶悍勇猛。攻下胤城不過是時間問題。
胤城臨近盤城,而盤城乃南平管轄之地。也不知道段謹溪是有心還是無意,出兵三萬攻打胤城之時,便也動了五千和盤城守軍小小幹了一仗。
據說是兩軍將士口舌爭鋒下才引起的紛爭,雖踹了盤城的門,但是兩方並無很大死傷。
有心之人皆看得分明,這是段謹溪在試探南平的態度。南平王畢竟年邁,世子顧泉霄又鮮少有消息傳出,若是拿下帝都的同時能夠拿下南平,那才是一箭雙雕。
可是向來溫和的南平在此事上卻展現了無比強硬的態度。幾乎是立刻做出了反應,十萬南平軍被迅速調往盤城,而領兵之人,赫然是隱世不出的世子顧泉霄。
盤城與胤城,混戰,一觸即發。
西寧也早已做出了反應,原本在言城討伐覆齊軍的十萬大軍立即便被調往了王域附近的城池。
擁有重兵的四大諸侯裏,便隻有北安一直沒有動作。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北安調兵也是遲早的事。
東陽的野心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若不想歸順,便隻有拔劍而起,戰!
胤城是否失守,全靠帝都的救援。十萬禁衛軍已盡數調往胤城。而偌大金粉帝都,也隻有京畿守備營,以及龍魂騎了。
東陽的目標早就是帝都。而南平和西寧是否會劍指帝都,很難說。
太和殿上,獻帝將各城求援的折子摔了滿
地。久病初愈的麵容十分蒼白,但是卻掩不住怒意,“這群亂臣賊子,居然一個個都敢如此!”
殿下臣子亦是不掩驚慌之色,獻帝昏庸,從不以才能高低提拔官員,而是憑自己喜好。獻帝醒後又將司徒殊木提拔的一幹能人打落塵埃。是以大殿高位之臣大多隻會溜須拍馬。
此時大齊危矣,滿殿文武大臣,居然無一人可用。
“都愣著作甚,大齊已經存亡頃刻了,你們可有人願領兵平亂?”獻帝恨恨地將一殿臣屬掃了一遍,壓下怒氣,沉聲問道。
“陛下,臣提議重新起用蒙英。此人武藝高強,征戰經驗亦比田洪成要足,由他領兵再合適不過。”內閣首輔站出來道。
如今調去胤城的禁衛軍乃田洪成率領,但是大齊已亂,一個將軍是不夠的,更何況田洪成並沒有多少戰場經驗。重新起用蒙英的確是最好的選擇。
獻帝聞言皺眉,思蘭說過蒙英暗地裏效忠的是司徒殊木,此時司徒殊木未死,他並不放心將兵權交予蒙英。
而在他沉思的功夫,又有人上前道:“陛下,臣奏請釋放秦相。”
一語出,四下嘩然。
勻王聞言霍然回首,已經渾濁的目光居然爍爍發寒,盯著那奏請釋放秦旭的官員。“老臣不同意!”
“秦旭之心,惡毒至極,唯恐我大齊不滅。你奏請陛下釋放秦旭,難道是打算讓這個堪為亂臣賊子的人為此事出謀劃策嗎?”勻王聲音微寒,帶著森冷的威嚴。
那官員被勻王一通數落,不由漲紅了臉,卻硬撐著道:“秦旭乃貴妃義父,就算曾經行差踏錯,如今不正是戴罪立功的機會嗎?秦旭為相多年,必定能有良計破眼下危局。”
勻王聞言冷哼,“用亂成賊子的計謀平亂,怕是與虎謀皮。”
“那您說,您還有何良策。”當著一殿君臣,被勻王毫不留情數落,那官員也抹不開麵子,不由反問道。
勻王冷冷看他一眼,方回身對獻帝一禮,“陛下,老臣舉薦王佐之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