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錯把蓮花當蓮子
第三十八章錯把蓮花當蓮子
外界的報道總是跟真相有不少差距,這就跟霧裏看花一樣,沒有真切的看過,要模擬當時的具體情況難免有捏造之嫌。
老朱一行人離開不久,老周便帶著一堆人過來了,其中亮相最多的,居然有不少是社會上知名的考古人士,當然他們暗地裏都有一個共同的姓氏——朱。跟著老周進來的人粗略的檢查了一下‘案發’現場後,便開始往墓室的各個暗道去了。至於路上碰到的那些可能是盜墓者的遺骸的頭骨,他們可沒那閑工夫去研究呐。
跟來的研究人員則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來來往往於墓室各處,那些正在收集現場資料後勤人員身上。
與穿梭於倒地的莫家機關人侍女之間的人員相比,專家們深怕看漏了看掉了什麽關鍵東西,畢竟能現場混亂成這樣也算是個人才不是,畢竟他們一路進來可是看到不過少機關水銀一類的東西。
自然研究人員們偶爾彼此還相互用眼神交流交流,更難能可貴的是,在這種常人無法理解的眼神交流中還真給他們發現了不少好東西。
那枚被老朱丟棄的玉印這時候便引來了一場風波,因為在場的研究人員傾向於這塊玉印可能就是傳國玉璽。(誇張了點,專家要是碰到這種問題,估計會興奮的流口水,但絕不會做出如下傻逼的舉動)
古代的天朝國民用印信來表示信用,這種古怪的製度最早始於周朝。到了秦朝,方才有璽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璽,臣民所用隻能稱為印。根據漢代的記載,皇帝有六璽: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六璽的用途都不同,由符節令丞掌管。然而,傳國玉璽不在這六璽之內,因為這個玉璽是用來代表正統的,所謂“真命天子”必須擁有這個玉璽,否則隻能是草雞大王而非真龍天子。
曆史上出現過不少用假貨當傳國玉璽的皇帝,畢竟在天朝源遠流長的內鬥生涯裏,父殺子、子弑父、兄殺弟、弟謀兄、叔侄相悖、以下犯上、外族入侵等等影響皇帝正常登基的事情簡直就太多了。傳國玉璽早就泯滅在茫茫曆史濃煙中,是故,曆代皇帝們也有自己的解決辦法,不是找不到嘛,那就自己製作一個噻,這或許是曆史上的皇帝不敢過於詳細描述傳國玉璽的原因之一吧。待到後來,傳國玉璽有了其特定的詳細的概念後真正定了模樣,於是仿製什麽的就容易了,君不見蜀都九眼橋一帶的各種‘盜版君’生活的是何等滋潤。
而眼下這群老大爺們就在一邊小聲討論
眼前這個玉印到底是啥子,另一邊相互傳閱,以便其他同行能看出點門道來,畢竟拿不準嘛,現場又有這麽多人,像一個人兜圓了,很有難度。於是助理們也加入討論了:你說它算是古代人盜刻的玉璽呐?還是古代人的收藏玉印?再或者能擁有如此高規格墓葬的主人,怎麽地也不會是清朝晚期的尋常人嘛!
所以老周一行人不是來考古的,他們是來看熱鬧的。
甚至有些人一開始就是打著渾水摸魚的念頭來的,在那些渾水摸魚的人眼裏,既然前一批族人剛走,那麽這裏麵肯定還有不少好東西沒來得及被拿走,於是一行人便各種雞血的開始對墓室進行敲敲打打,要是能發現什麽有曆史價值的東西,咳咳,那就是撿漏了,畢竟沒有上報公眾什麽的,真看上個啥勾兌勾兌不就行了嘛。
敲敲打打之間,躺在眾人腳下的王遠離身軀的頭顱轉了轉眼珠,而後離王腦袋不遠處王那雙修長手便扣在了地板某處,於是整間墓室下方的密室便瞬間被永遠的關了起來,除非有人能夠重新找到被王藏起來的鑰匙,否則將沒人能找到林則徐留下的足以震驚世界的寶藏。
老周等人精心處理現場後,隨行的助理打開了錄像機,於是震驚世界的考古發現誕生了。助理們盡職的用攝像頭掃過沒有這群牲口地方,然後嘴裏念念有詞的開始做著墓室探寶之旅的現場采集工作。
“老周,你看看這塊玉印是個啥?我們有點拿不準了,都怪那群死小子,嘰嘰喳喳的,搞的我們頭暈。”
老周把玉印翻來覆去看了幾遍,然後便下結論了,仿照品就是仿造品,再像也是假的,不過話說清朝末期敢仿照傳國玉璽的人還真不多,就是不知道哪位倒黴蛋兒被埋葬在這裏了。
“這是仿照的傳國玉璽,你們也看過背後的字跡了。在春秋戰國時期,許多諸侯國都有自己的鎮國之寶。據《戰國策》載‘周有砥厄,宋有結綠,梁有懸愁,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沒有經過琢磨的玉。而這塊玉印應該是根據史料記載的秦始皇用和氏璧造穿過玉璽的故事做的,恩,個人以為這塊玉璽帶了幾分假,但也多了幾分味道。”
老周在暗地裏給周圍的侍女摸骨後,便心裏有底了,墨家機關人什麽的,他又不是沒見過,哎,不過少爺貌似真沒見過,老周撇開心裏的小別扭,繼續一麵拿著玉印一麵給王接脖子。自然的看到王那霸氣的脖子被扭斷後,心裏止不住的嘀咕:這誰啊,怎麽這麽暴力呐,居然把人家脖子都扭斷了!
“老周,你別急著
忙活,你見多識廣,好好說說,這怎麽就是仿照的呐?我們檢查很久了,雖說不一定確定是秦漢時期的寶貝,但怎麽也不至於是清朝晚期的東西。”一個帶著眼鏡的中年男子不滿了,他們研究這麽久的玩意居然是個假貨,有木有搞錯,好歹他們中還有人算是大半個造假行家了,他會走眼兒?但老周會走眼?這兩答案中年男人都不想聽到,畢竟這兩人都是他的偶像來著。
“玉石的存在曆史課悠久的很,我們也不過通過同時代玉器特征、同時代陪葬規製,同時代的玉器雕刻手法等同時代出土的東西推測罷了,沒有誰敢說自己不會走眼的。”老周見王的頭是按不回去了,便無聊的甩甩手。
“把那玩意丟了,值不得幾個錢,真要玩就找長老們開內庫玩去,裏麵古董一大堆,成堆成堆的,虧你們還是老朱家的老人,咋眼皮子這麽淺呐?咱們好歹是進了墓室的,怎麽也要給上麵一些交代不是,不然你們以後想打啥報告就難了。說你們、說你們呐,快把手裏的東西留下點,把那些作假的東西拿走一些,太多了太多了,你們當其他人是傻蛋兒啊!••••••”
隨著老周的怒喝聲,墓室的研究人員與專業人員越來越少了,他們對墓室的發掘的也越來越徹底,等一行人活動完圓滿離開後。墓室一神秘角落裏,半路返回的舒淩瑤快速的把王的屍體打包拖走,隨後招呼師傅旗下的那些師弟師妹們把其他機關人都打包了。
至於墓室現場嘛,各式各樣的不同腐爛程度的屍體被弄了出來,然後把從機關人身上扒拉下來的衣服給她們穿上,於是墓室現場基本跟原來一樣了。
幾天後,外界報道中有的錯把墓室中的屍體當陰屍;有的直接把屍體當做了盜墓者,還說這個墓葬群被盜墓分子盜了,然後被墓主人的機關全撂倒了。
媒體的種種猜測把知情人雷得外交裏嫩的。但官方未辟謠,甚至隻是加快了開發速度,不過隨後在墓室裏麵發現的傳國玉璽讓這件墓室名揚天下。朱昌邦痛失玉璽後醃了好幾天,同住的舒淩瑤就算犧牲色相大施色誘功法也解決不了這個麻煩後,舒淩瑤向李嫂嫂支招,李嫂嫂便指使了負責籌劃打開蜀都這邊人脈局麵的老周借了同為朱家族人朱運隆的別墅舉行了一場化妝舞會。
等到了約定日期,老朱家一時間賓朋滿座。
額,出了小黑屋還得複稿,不然總覺得有點水···存稿什麽的,果然離我有點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