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糧行動
囤糧行動
這頭,宋銘承他們的馬車走了近一個月,才走到榆蘇、域封、領南三省交界處的一個小鎮。小鎮地處三省交界,人流來往密集,自是富饒不過。
此時此地除了商旅外,還有少數衣衫襤褸的難民。
“聽說了沒,俞閽省自打地龍翻身之後,瘟疫又開始蔓延了。據說不少人從俞閽各縣跑了出來。”
“你這都老掉牙的消息了還拿出來顯擺,真是!你瞧瞧吧,那些穿得破破爛爛的,不是俞閽跑出來的難民是什麽?”
“作孽哦,要是我我也逃啊,聽說聖上下旨封鎖俞閽各縣的要道了。這不是逼著人家留在那等死麽?”
“噓,作死了你,這些話你也敢拿來說?”
“羅相公周相公,你們看,咱們是不是繞道為好哇?”趕車的劉老漢問。
“自然得繞道的,隻是咱們該往哪條路走好呢?”宋銘承凝神思考了一下,道,“走域封這條道。”域封離俞閽遠點,雖然多繞了一段路,但可以杜絕許多麻煩。
周墩遲懵懂,對此決定毫無異議,他看著那些髒兮兮的難民,滿臉同情,“羅兄,他們好可憐。”
“周兄,咱們要相信聖上。當今是個年輕的為的,我相信不久後朝廷便會把俞閽的瘟疫控製住的,然後幫俞閽的百姓重建家園。”宋銘承安慰。
周墩遲的態度宋銘承隱隱覺得不妥,但兩人隻是結伴而行,交情也不算深厚,宋銘承有些話也不便說他。隻能提醒他趕考為主,待取得了功名,便能為百姓做點事了。這才把他勸上車了。
“二嫂子,你瞧,這棉被可還過得去?”莫大娘見羅雲初經過東廂,忙叫住她,指著那床新出爐的棉被問。
羅雲初笑著說道,“莫大娘,我就不用看了,你和莫大叔的手藝咱可是信得過的,要不也不會請你們來了是不?”話雖如此,但她仍然走了進去,翻了翻,越看越滿意。
莫老漢夫婦見她如此,便知她甚是滿意了。遂莫大娘搓了搓手,不好意思地道,“東家,求你個事。”
“莫大娘,不是讓你別叫我東家的麽?聽著怪寒磣人的。我聽著二嫂子就挺中聽的,你們這樣叫著便好。對了,你們有什麽事隻管說,能幫的我自然不會推辭。”且聽聽他們的要求吧,相處幾日,羅雲初相信莫老漢夫婦不是那種順著杆子往上爬的人。
“是這樣的,今早我女兒回來了,說我那外孫跌斷了腿,急需一筆錢來醫治。她家又是個窮的,這不求到娘家來了。咱們做爹做娘的,總不忍心不管,遂厚著臉皮向你討工錢來了。”之前攢的銀子全放到錢莊裏了,輕易不能動用的。
請他們時,二郎便和他們說好了,十日結一次工錢。現在才四五日,他們不好意思也是可以理解的。與人方便就是與自己方便,羅雲初不忍心為難兩個老人,當下便笑道,“這個沒問題的,我這就給你們結算一下。”
羅雲初折回屋裏頭,拿了每日的記錄,回到東廂,“莫大娘,我數了數,這五日你們總共彈了七十五床棉被。十張五斤重的,五十張十斤重的,還有十五張十五斤重的。可對?”這些不同重量的棉被都是為了適應市場的要求。
(在此說明一下,古代的一斤相當於現在的七兩左右,按照這個算法,十五斤的棉被,大概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十斤左右。)
莫大娘看向自家老頭,一直沒說話的莫大叔點了點頭。
前頭她說每張棉被十五文錢一斤是她外行了,二郎特意到鎮上問了下行情,得知人家彈棉被全是按斤來算的,一個銅板一斤。若以她這想當然的想法來給工錢,他們這批棉被的成本價就高了。那晚她被二郎笑了好久,直接她不服氣追上去要咬他這才完事。
“按照之前我們說好的價錢,那你們就能領到七百七十五文,你們算一下是不是?數目若對了,莫大娘你再找我拿錢。”看著兩位老人低頭苦思的樣子,羅雲初也不催促,她知道這裏的人懂算數的少。他們有可能要去問一下別人。
“成,一會算出了結果我再去尋你。”
“好的。”
沒過多久,他們便找來找她了,說她算的數目都極對。羅雲初笑笑,進屋七百七十五個大錢給他們。
羅雲初既然要囤糧,自然不會忘了提醒娘家那頭。為了能空出一個閣樓來放糧食,上頭的棉花都被清出來放在客廳裏和飯團的房間裏。隨著一袋袋棉花漸漸變成一床床棉被,房間裏總共能騰出點地兒來站了。
其實現在的糧食價錢已經有點略微抬高了,隻是除了有心人,別人都沒太在意。羅雲初他們主要囤積大米和麵粉為主,黃豆綠豆紅薯等也會囤積一些。加上油鹽醬醋啥的,都買上一些,這些東西就足足花了十八兩。
大郎那邊自然也告訴了,大郎家也是跟著買了一些,麵粉和大米各四百來斤吧,不算多。大郎明顯不像他們這邊那麽有魄力,畢竟羅雲初他們光大米就買了兩千斤,麵粉買了一千斤。若隻是他們一家四口吃,能吃兩三年了。羅雲初本想讓二郎勸著他們多買點,但知道他們估計也聽不進去的,便罷了。
今年他們二房田間收回的糧食也是以稻穀為主,舀兌成大米,也就三四石,約三四百斤左右,除去平時吃的,也沒剩下多少。如今有了這些糧食,即便下半年收成不好,也沒多大妨礙了。
“姐,聽了你的話了,咱們家也買了好些糧食,咱們一家四口一兩年的口糧盡夠了。”阿德對羅雲初的話是很信的,一兩年的口食也不算多,放在樓閣上不怕潮,留個一兩年不成什麽問題。若情勢好,到時賣掉一部分便是了,若真的連糧食都吃不起了,味道差點又如何,總比吃不上飯強吧。
“那就好,對了,上回老三說的話你還記得不?有沒有回鎮上再盤個鋪子的想法?”羅雲初琢磨著,這麽多棉被,該怎麽賣,得拿出個章程來了。
“想是想,但地裏的莊稼委實讓人不放心啊。”羅德靦腆地笑笑,在他姐麵前,有啥不好承認的。
“愁啥,盤吧,你家那些地改天領著你姐夫去認一下,讓他幫著跟理跟理。”反正她家這個就隻是個種田的料,不用白不用。
羅德想了想便點了點頭,沒什麽不行的,待收糧食的時候再給回一些糧食姐姐他們便是。
“還有哇,開店之時米麵等物多買點兒。”她這是防止成本太高,阿德開那店走的本就是平民路線,成本低味道好份量足才有賺頭。若糧食的行情真如她所料,那按她說的話準沒錯。她想,在年前或者明年一二月前都沒事,因為有下半年的收成頂著。到了三四月份,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恐怕才是最艱難的時候。
“曉得了。”現在天氣冷了,豬下水和火鍋的生意正是好做的時候,希望這回能多掙點錢。
“對了,買店的銀子夠不夠?”她知道前陣子娘家又添了七八畝地,還蓋了新房,這些加起來,少說也要花一百來兩。
“姐,夠了,前頭花的都是這大半年賺的銀子,老本兒沒動喱。”
羅雲初想想自己也分到的八十兩私房,點了點頭,“對了,到時給姐姐空出一點地兒來賣棉被吧,瞧,這麽多棉被,正發愁呢。今天讓你姐夫到鎮上問問李記繡訪收不收棉被,也不知道情況如何?”
“姐,放心吧,據我所知,李記繡訪每年都進好多棉被的,會有好消息的。”畢竟在鎮上那大半年不是白呆的,對鎮上許多店都有了大概的了解。
“姐,你家種了多少畝地的棉花呀,咋會那麽多?”他進了大廳隨便瞧了瞧,少說也有二三十畝地才種得出這麽多的棉花吧。但姐夫家的地沒那麽多的,莫不是租別人的來種了?可是,這樣不劃算。
羅雲初笑笑,也不瞞他,把他們種植棉花的經過簡略地說了一下。若說在這裏,除了二郎和飯團湯圓等,她最信任的恐怕就是這個弟弟了。
羅德聽了,吃驚地看著她,“還有這樣的說法?”
“對呀,天工造物那本書說的,當時我也不怎麽敢信,還是你姐夫咬咬牙,種了十畝地呢。”
羅德感歎了一聲,“還是姐夫夠魄力啊,可惜了那本書,裏麵指不定還有其他的好點子呢。”
羅雲初看著他一臉惋惜的樣子,暗笑。
作者有話要說:PS:在此說明一下,古代的一斤相當於現在的七兩左右,按照這個算法,十五斤的棉被,大概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十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