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五
7-22
一起住的老兄的那輛舊車賣掉了,說是4000,他說如果我要的話可以3900。從當初的5700,降到現在的4000,已經是大出血了,就不再趁火打劫了吧,剛過來錢都不寬裕,讓人家能多賣一百是一百。
去登記的蘑菇廠,雞場都沒有消息。過來之前以為這邊會很缺人手,所以力氣活會很好找,而自己剛好又想幹點出力氣不動腦筋的活——長久幹下去不可能,幹一段時間,估計會很高興的。現在看起來不是那麽回事,這邊人少自然有人少的解決辦法,不可能都等著移民來補充空缺,那樣企業的經營風險就太大了。
每天都在努力的聽ABC,CNN上麵的新聞,一方麵了解新聞,主要是練聽力。然而注意力卻總是不能集中,本來就聽不大懂,再加上走神,能聽懂的微乎其微。但仍然堅持,僅僅為了完成計劃。
客廳裏麵的壁爐壞了,聽說我是學機械的,一起住的老兄就喊我過去修,雖說從來沒接觸過這個東西,但對修東西有一種天生的靈感。兩個人拿著一堆工具把點火的開關一件一件的拆開,找出了問題的所在,再把東西裝好,可以打著火了,一陣的高興。然而就打著了一次,又不行了。重新拆開,再裝上,還是隻能用一次。那老兄有點灰心,剛好他老婆也喊他吃飯了,就此打住。而我卻有點惋惜,如果修好了,也許房東會因為這件事會欣賞我的機械水平,從而介紹一個工作呢,但人家說不用修了,也不能硬要去幹。
7-23
發現很多招傳送帶設計的,於是在linkedIn上麵加了一個相關的群,看看有沒有什麽可以學習的,或者在這邊有沒有這方麵機會,聽說很多人在linked
In上麵發布招人的廣告。如果有人提出問題,也積極回答,雖然以前沒設計過這個東西,但見還是見過的,基本的結構,工作原理也都知道。而且如果有人問材料力學,結構上麵的東西,也能對付著充當個專家。
因為要練習Solidworks,又要學傳送帶,索性就用Solidworks設計一個傳送帶好了。有很多東西,沒有深入的去想的時候發現不了問題,也不會有特別深刻的印象。所以經驗不一定全都是從別人那兒學來的,很多就是自己想過的。
做的過程中每一個零件,都考慮使用澳洲的標準,這也是一個熟悉本地標準的過程。然後焊接結構的設計,動力的設計,支柱穩定性的設計都盡可能做到實用。做完之後又想如果能做一個動畫,也許更能體現Solidworks的水平,於是加了皮帶,輪子,電機。然而總是不能讓圖中的貨物跟著傳送帶走,走到頭之後自動掉下來。上網查了半天,有的人說這樣,有的人說那樣,試了一下,卻都是不行。最後看到一個偷工減料的做法,照著做了一遍,果然可以。雖然有點自欺欺人,但發簡曆的時候可以隻把這個動畫附上去——從輸出的動畫文件看不出破綻來,然後自己再慢慢研究怎麽做出真的傳送帶動畫。
7-24
加入了linkedin上麵的澳大利亞工程師協會的群,這是當時給做職業評估的單位,據說也能得到很多專業的信息。看到的第一個討論是有人發帖批評這個協會,因為移民到這兒找工作太難了,說當初給職業評估的時候說通過了,但過來之後沒人管了。到這邊找工作的時候公司都說要本地的工作經驗,這個要求完全把所有的移民都拒之於門外了——過來之前誰有本地工作經驗啊?很多人都在很有名氣的跨國公司工作過,職位還不低,做過的產品可能全世界的每個人都非常熟悉,但到了這兒,一下子就什麽也不是了。
但這個事情怪罪到工程師協會頭上感覺有點冤枉他了,最起碼我還是很感激他當初給的評估。因為工程師協會確實管不了那麽多,他們隻是一個獨立的政府機構,而公司都是私人的,他們有什麽權利要求公司給移民工作呢?
其實找工作難的根本原因是經濟不景氣,公司裏麵不需要那麽多人,雇主有很大的挑選餘地,當然他們首先考慮本地人,除了人情關係之外,溝通也容易很多。這不存在什麽公平不公平的問題,公司招人的目的是為了給公司創造效益,錢是他自己的,他願意給誰就給誰,哪怕給一個狗,一頭牛付工資,別人也管不著他。
7-25
收到那個中介的郵件,這家公司最終沒有給麵試機會,也在預料之中,因為工作經驗和職位要求相差太遠。所以也沒有特別的難受,盡管這確實是一個近乎完美的職位。同樣還是回了郵件,對推薦表示感謝。而且總結下來,收獲還是有一些的,第一,選中與否,確實在運氣;第二,實踐了一次準備資料的過程,下一次也許會更熟練一點;第三,和中介通了電話,而且沒有影響他的推薦,這很是增加信心——無疑這是目前最需要的東西。
這個拒絕了,卻又收到一個騙子郵件,直接就發過來一個employment
agreement,還說找了好久,發現我特別合適。我發出去的簡曆上寫的都是工程師的經曆,這是一個管財務的職位,怎麽會找了好久,找到了我。這個騙子也太懶惰了一點,最起碼編一點和我相關的東西,以示對我的尊重——就這樣來騙人,太不尊重人了。
由於一眼就看穿了是個騙子,也沒有理他。沒有想到的是,早上收到了他們的電話,還是特別早從新西蘭打過來的,英語也不怎麽聽得懂,雞同鴨講一樣給他說不感興趣,也就算了。也沒怎麽恨他,能有機會打電話說兩句英語,也是收獲。
7-26
Skillforall召集了的一個座談會,參加都是現在找不到工作的移民。讓大家每個人都說說自己的情況:從哪兒來,過來多久了,什麽專業,找工作,麵試的情況,有什麽想法,建議等等。
原來以為從中國來的技術移民會特別多,結果發現今天去的就我一個。伊朗人很多,還有一些從非洲,越南來的。大家都對找工作的情況比較失望,很多人都比我來的時間還長,心理上稍微平衡了一點,著急有所緩解,卻增加了憂慮。
有幾個人在雞場幹著,召集開會的人說引進技術移民的本意不是讓大家去雞場,但她也沒有什麽辦法。其實對於如何解決移民找工作難的問題,大家都沒有什麽辦法。我又問有沒有調查過雇主不願意要移民的主要顧慮是什麽,她們說調查的結果是對語言能力的擔憂。這證實了我的猜想,雅思是一種國際化的考試,不可能有太多的澳洲元素,所以不論雅思考多少分,剛開始和本地人溝通都會有障礙。
其中一個學法律的人說移民局有文件說招聘的時候不能歧視移民,發簡曆的時候把這個文件一起附上去。這估計不是個好主意,如果公司不要你,你根本就找不著他去問個為什麽,即便問了,他們確實是歧視移民,也會找個別的借口。但這個主意居然還得到人們的讚同,難道這邊的人真的就這麽實誠——歧視一個人,就會真的告訴他?
由於座談會是在中午,他們還給準備了一些三明治。我上去就吃了兩個,其實不太飽,但不好意思再吃了。座談會開完,盤子裏還有一些沒吃完,工作人員就問還有沒有要吃的,一個高大威猛的壯漢又上去拿了一個吃了,我尋思了半天也上去再拿一個吃了——現在者身份用不著顧忌臉麵了。
在skillforall的接待大廳的牆上看到一些季節性招工的廣告,比如修剪葡萄樹,刨洋蔥什麽的。問了一下工作人員,她給說了個網站,所有通過政府廣告的招工信息在那上麵都可以找到。做這種季節性的工作不是長久之計,但如果手裏有點活幹著心裏就不會那麽著急,還可以練英語,同時也是一個熟悉這邊的過程。
晚上回去看了一下,這些幹活的地方都比較遠,而且不固定,看來得趕緊買個車。
7-27
從網站上麵看車,二手車的價格都很低,又為來這裏是正確的找到了一點證據。而車比房子現實性更強一些,現在很容易可以買一輛,隻是選哪一個的問題。
看到了一輛HoldenOmega,運動版,剛買了一年,裏程不到四萬,要價13800。如果買這個的話,加上保險,養路費什麽的,要把帶過來的錢都花完了,而且剛買了一年就賣,會不會有什麽問題?風險比較大,但不論怎麽著,先發郵件問問。又看了一輛Volvo,12年,12萬公裏,要價4000,這個擔心電子係統太落後了。雖然現在沒有心思去趕時髦,但最起碼得能用,也擔心會有什麽問題或者裏程被調過——在這邊每年跑一萬公裏,好像太少了點。不知道這些擔心,是中國式的擔心,還是必要的,但已經有了這些心理陰影,不去考慮是做不到的。估計也是因為沒什麽正事做,才會想這麽多。
7-28
又是周末了。其實現在沒有工作,每天都和周末沒有區別,但周末本來可以不做事情,總算可以給自己找點借口減少壓力。依然是跑步,盡管還沒有找到工作,工作的時候的習慣不能丟,一周要長跑一次,還想打一次籃球,但還沒找到地方。找工作的網站周末也沒有什麽信息,就在facebook上多看一會兒,平時不是沒有時間,而是盯著顯示器太久了覺得累。也看一下**,轉發兩個笑話,自己看到的時候樂了一下,希望別人也能同樂。
常翻譯中文的笑話到facebook上,一則可以練練英語,再則也希望能通過此擴大社交網絡。這是這段時間培訓得到的核心思想,在這邊找工作,就要靠社會關心。這對於性格內向的人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來說實在是太難了,看來移民出來過簡單生活的算盤落空了。
現在努力確保每天往facebook發一個英文的笑話,希望借此形成特色,引起人的注意,從而認識一些人。這樣做希望很渺茫,但做了有可能會落空,不做一定不會成。所以還是日複一日的發,這也為每天瀏覽那個笑話網站找到了借口,每天都會從頭往下看,直到找到一個合適翻譯成英語的笑話為止。
7-29
在linkedin上麵聯係上了以前在北京的同事,由於這兩年公司接連的變化,這幫兄弟們差不多都換地方了。當年這個號稱行業內中國最強的結構團隊,就這麽慢慢的散了。說起來多少有點傷感,也可能是人在難處的時候特別的脆弱,多愁善感。好在是差不多都高升了,到別的公司做了經理,或者teamleader,以前一起做過項目的兄弟現在已進入一個公司的決策層,升任工程部經理了。
想起這幫弟兄,總是有一種特別的感情。這是目前為止工作過最長的一家公司,大學畢業之後的幾年裏,頻繁的換工作,換地方,最終在這家公司幹住了,一幹就是六年。當時覺得這是一家可以幹到退休的公司,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最終還是離開了。
還在這個網站上碰上了一個英國的同事,離開公司之前和他同做一個項目。問他那個項目怎麽樣了,他說在按部就班的進行,等項目結束的時候他就離開公司了,因為公司裁員。其實和這個人沒什麽交情,甚至還在郵件中吵過幾回架,但現在說起來好像也曾經是同壕戰友一樣。他說有兩個朋友也在澳大利亞,但都在別的城市,幫不上忙。本來也沒指望他能幫上什麽忙,但能這樣說,還是挺感激的。
7-30
那個Volvo的車主給回信了,說可以約個時間過去看看,卻又越發覺得擔心。如果買個車總出問題,損失錢是一方麵,對於本來現在就不好的心情會更是雪上加霜,最主要的是如果出了問題,不論修還是找人,都說不清楚,這也許會耽誤更多的事。所以更傾向於那個13800的HoldenOmega,想明白了,既然打算在這兒長住,買車子就應該從長遠的角度來考慮,但那個車主還是一直沒有回音。
繼續在網上找,看到一個dealer賣的二手車,Holden
Epica,將近50000公裏,要價13000。想查一下新車多少錢,卻查不到這種車型,是不是做的太差,停產了?但車子外形看著還算漂亮,性能描述也還可以,雖說空間和別的車相比不大,但為白人設計的車,對於我們來說應該是足夠了。也發個信息問了一下,至於那個Volvo的,先稍微拖一下。
7-31
一起住的老兄晚上回來給說有幹活的機會,就是現在他在幹活的那個廠洗設備。他說兩個人幹,估計每天幹兩到三個小時,能掙七八十塊。好機會,於是趕緊加快緊買車的進程,以前隻是隨便看看,現在必須要用了,不能因為車耽誤了幹活的機會。趕緊上網上再找,又發了一通詢問,給那個Volvo的車主也發信息,問他什麽時候有時間,過去看看那個車。
那老兄說沒車也可以對付著,因為時間固定,可以坐公交車去。但記得剛來的時候他那輛舊車還沒賣,說麵條廠很可能會很快有活,我問他如果有了可不可以先坐公交車對付著,他說那個地方不通公交車。從最壞的情況考慮,還是先盡量買車,不要靠公交車保險一點。
去超市買牛奶,看錯了價格,三塊五的,以為是兩塊,在收銀的地方看到了,但沒有說,覺得如果因為價格貴不買的話太丟臉了。出來卻在心裏暗暗罵了那個超市一通,東西亂放,害的自己多花錢。然而更多的是自責,不論大小,都是一個錯誤。
這不僅僅是因為閑得沒事幹,就像那天去培訓的時候到city了卻發現沒有帶本子和筆,就趕快跑到一個超市買了,一共花了四塊錢,卻足足自責了一上午——因為這是一個錯誤。主要是太脆弱了,遇到一點的事都感覺沒有辦法處理,所以希望自己一點錯都不要犯,然而這怎麽可以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