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作文

淺談作文,中國教育

淺談“作文”

我實在想不清楚,一個人作文的好差跟寫作能力有什麽關係。那寫作文差的學生背地裏寫情書溜著呢。他們之所以作文差,是因為作文的問題。那些沒完成作文的學生,會想著各種各樣符合邏輯的理由來解釋,並且直視老師的眼睛可以心跳不加速的撒謊。我想,他隻要把剛才所想的東西記下來,那就是一篇好文章。

關鍵是,沒人覺得這是一篇作文,作文是一種模式。

中國的學生作文一直過於乏味,是因為命題範圍實在太小了。比如給你下麵一個故事。A和B一起去爬山,因為山太陡,A和B用繩子綁在一起。A不慎失足滑了下去,因為繩子的緣故,A沒有掉下去。但是B和繩子不能承受如此大的重力。B說:“你堅持住,我就你上去。”但是A自己割斷繩子,掉下去,死了。看完這篇故事,你首先想到了什麽,請寫800字的論文。

我首先想到的是B怎麽和A的父母交代,可是你不能寫這個,要想拿高分,就必須與命題者想的一樣。可能你首先想到運動店有一雙鞋,你上去砍價沒砍下來,回去跟父母說又不知父母是否接受這價錢。也可能你第一反應是這次考試又砸了。

但是,這些都不行,這屬於偏題。

偏題的意思是你不應該這樣想。

其實說白了,你不能和命題者想的一樣,那就不是好文章。

其次,議論文是一種很落後而且不應該存在的文體。根本就沒什麽好議論的,既然標準隻有一個,那還議論個屁。要想文章有說服力,還必須引用些名人小故事,什麽列寧助人為樂,牛頓拾金不昧。最後重新看看自己寫的作文,文章之無聊乏味,並不是一般人可閱讀。老師也真不容易,一下子要看好幾十篇,居然還能分出個優劣。反正我到那份上,隻能看看誰寫的字好看給分了。

就上麵這樣一件糟事要寫800字的論文,我想我是做不到了。其實,我真想用一句話“A真勇敢”就完了。可是,這不行,寫過作文的人都知道,沒話湊話是很辛苦的,無論是寫得人還是看得人。我真想不清楚,對於一件事我就隻能發表的600看法,這有什麽錯?

寫作文一個最大的因素不是寫得怎樣,而是誰寫的。魯迅說過一句話,我家門前有一棵棗樹,另一棵還是棗樹。誰曉得他說這話的目的是什麽,那為什麽這麽多專家從中讀書政治風波來,人都死了,還真是死無對證啊。或許是他自己想玩票呢,又或許是他寫了一棵樹,還想到有一棵樹。這我不敢肯定,因為我不知道。

我曾經說過,隻要有錢,那些所謂的名牌大學,就像妓女一樣,站成一排任你點,喜歡上那個就上那個。其實,作文也差不多,按照傳統模式寫的作文真的好累,如同一個按摩小姐,自己辛苦的同時還要察言觀色考慮客觀舒不舒服。

中國的教育

我是一名高三學生。高三有12個班,每個班有50人多,考上這所學校已屬不易。

從早上6:00的早讀引領了高中的每天生活,一天上12節課,期間10分鍾休息。這樣周而複始的循環在學生看來是個“無限循環小數”一樣。上午5節課,一直到午飯時間,和十幾年前一樣,學生們打著衝鋒的口號衝去飯堂。這就是“機器人”的生活。

法國巴黎少年犯監所有一規定:犯人作息時間冬天從早上6點開始,夏天5點。作息日冬天9點結束,夏天8點。每天勞作9小時,學習2小時。這與我校比起來,有過之無不及。也就是說,連監犯都比我們好。

哪怕一天時間也是奢侈。我校是全寄宿學校,一個星期放一晚給我們休息,一個月放一天。我們是人,不是機器,就算是機器,就算是機器也不是學校為提高升學率的機器。這是一個多麽簡單的道理,然而多少人不懂這個。

90後作家鍾道然的《我不原諒》一書中,曾有這樣一段話:咱中國不僅有機器製造業,還有“人才製造業”。中國教育的實質,就是用工業時代製造機器人的方法製造人才。就去是人,出來就是機器人,然後這些“人形機器”還要搖身一變,成為中國的棟梁。思考是為了服從別人的思考,這算屁思考啊!……大學要殺死的,就是我們的夢想。

如今,大多學校投入大量的時間,促使教師和學生在一個封閉的空間裏,全力以赴。通過研究高考,應付高考,以獲得高考佳績為唯一目標。

我想請問一下大家,你們是否有自己的理想,而不是父母老師的。或者說我們坐在教室裏承受著變味的教育給我們的痛苦為的是什麽?僅僅為了考上大學?為了一張文憑?然後呢?為了一份好工作?好多好多錢?難道這就是我們用整個青春換來的嗎?這不是生活,這僅是生存。然而可悲的是,我們之中有多少人即使付出了整個青春,也換不來這些庸俗的東西。因為沒有理想,別人這樣,我們也這樣。因為沒有理想,我們沉默,我們屈服,我們麻木。

同學們,醒過來吧,不再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不要再去傾聽枯燥乏味的說教,也別試圖去彌補無望的過失。別在愚昧庸俗的事上浪費生命,那些是我們這個時代病態的目標和虛假的理想,去過你想過的生活,去做最好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