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 陣風曲藝風

第十三陣風--曲藝風

“風”媽媽的“戲曲風”剛起頭便匆匆收尾,心有不甘,於是乎就同戲曲的“親戚”―曲藝交上了朋友。

說起曲藝,名頭多了,本土的就有獨角戲、滑稽戲、上海說唱、浦東說書,後麵的兩種現在已很少見了。本土之外,那就多了:近一點的有蘇州評彈、揚州評話,遠一點的有相聲、二人轉,天津快板、山東快書,還有京韻大鼓、北方評話等等。如今這些東西除了評彈每日還能在電視上觀賞外,其它的一般隻在每年的年頭歲尾才能欣賞到。“風”媽媽隻能看看碟了,當然現在網上也可能搜索到,但“風”媽媽是個深度四眼,電腦的屏幕對於她而言不過是稍稍放大的小人書。

說了半天,“風”媽媽到底喜歡哪種曲藝呢?說句大實話,比起戲曲來,“風”媽媽更喜歡曲藝,她本來就有些沒心沒肺缺腦子的,雖說有時也會憂鬱、也會激憤,似乎有那麽點詩人氣質,但多數時候她好像總是傻乎乎、呆兮兮的,所以呀,曲藝最適合她了,能讓她

暫時忘卻煩惱,瞎樂一陣,傻笑一番。

不過也實在是時運不濟,真的是買不到什麽好看好聽的曲藝碟片。好不容易買到幾張,湊合著先聽著吧。這一回聽的是劉寶瑞的單口相聲:《連升三級》。講的是不學無術的張好古聽了算命先生的話,自不量力地進京趕考,馬撞魏忠賢,卻因禍得福,拔中頭籌,做了大官。等到魏忠賢死後,他卻不僅沒受連累,反而連升三級。這樣的荒唐事,曆史上未必實有,卻又未必沒有,隻不過相聲用高度的概括誇張地表現了出來。

接下來聽《珍珠翡翠白玉湯》,你以為這是什麽美味佳肴,卻原來是明朝朱元璋落難時在一個破廟裏倆乞丐煮給他吃的“大雜燴”:珍珠者餿的飯米粒是也,翡翠者爛菠菜是也,白玉者臭豆腐是也。如此滋味複雜的一鍋湯,在又饑又寒的朱元璋食來,竟如世間難遇之上湯,以致做了皇帝之後仍念念不忘。費盡周折找來當年的乞丐,如樣炮製當年做法大宴滿朝文武。然而世事紛飛,皇帝老兒與文武大臣的胃是被山珍海味喂飽的,根本連這麽衝的氣味都受不了,更甭說親口品嚐了。真是笑話聽來一籮筐,“風”媽媽嘻嘻又哈哈,忘了淘米忘洗菜,不覺已是傍晚時分,兒子背著書包回,嗷嗷喊著要吃飯。

吃完晚飯,洗罷碗筷。“風”媽媽神秘地問兒子:“你知道英語裏黃鱔怎麽說?”兒子當然搖了搖頭:“不知道,沒學過。”“風”媽媽神氣地說:“老媽我知道呀,不就是:‘捏勿牢滑脫’嘛。”兒子被逗樂了,“風”媽媽又賣弄起來:“還有糖炒栗子呢,‘糖炒栗子’叫‘剝了殼吃’。”兒子嘿嘿嘿直笑,問“風”媽媽:“你這都是那學來的,好玩死了。”“風”媽媽得意地說:“這啊都是姚幕雙、周柏春的獨角戲裏說的,我從前收音機裏聽的。”他們娘倆說得正起勁,冷不防“水”爸爸闖了進來,瞪著眼睛對著“風”媽媽:“你不好好地教兒子幾句正經英文,盡教些兒沒正行的,媽媽沒個‘媽媽’樣,你快被開除‘媽籍’啦。”

嗨!這個警告真管用,“風”媽媽立馬不應聲,並在次日停止了曲藝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