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雙修

性命雙修

在樵夫的指點下,孫悟空終於見到了須菩提祖師。須菩提是佛教故事中的一個長老,翻譯成中文,即“人生的境界”。孫悟空向須菩提祖師請教的問題,其實就是如今相當熱門的成功學。但是,中國古代的成功學講究“性命雙修”,內涵比之如今的成功學,要博大精深得多,是一種生命科學。

所謂“性命”,就是我們常說的身心健康。古人的經驗,惟有“性命雙修”才能達成身心健康、平衡發展、幸福祥和的人生境界。否則,“修性不修命,萬劫陰靈難入聖;修命不修性,猶有家財無主柄”。意思是說,即使你有很高的學問,如果不注重身體健康,整天病懨懨的,就不可能成就什麽大事;與之相反,如果你身體很壯實,卻不學無術,也隻能像行屍走肉一樣渾渾噩噩地在人世間走一遭。

性命為體,文武為用,因此又有文武雙修之道。中國古代的教育,也基本上分成文學和武學兩大類。不僅要學,而且要達到一定的境界,所以文學、武學又被稱為文藝、武藝。這種境界,就是金庸在他的武俠中所說的“化境”。無論你學文還是學武,隻要到了這種境界,就會用恬淡平和的心態來笑看人生,就會自自然然地活著,然後自自然然地死去。從另一個層麵上講,你已經超越了死亡,成了神仙。

古代中國人對於生涯的規劃與管理,有一個成功的模式,即《大學》中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個人的心靈到組織的興衰,無一不是管理的對象。作為一部管理心理學的文藝作品,《西遊記》首先便借著對生命的追問切入對修身之道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