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與權臣一

太後與權臣(一)

看到本文中燕國太後和攝政王江成武深夜幽會的劇情,各位讀者肯定馬上就想起了孝莊太後和多爾袞那起子舊事,這裏,有必要說明一下。我的文雖然是架空曆史,不過又追求貼近真實的曆史,因此,故事裏麵很多情節都有真實朝代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的影子。例如岑苾的表哥魏嘯疆的登機,類似於宋代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曆史,而蘭妃的故事,則類似於東漢光武皇後陰麗華的事情。

不過,燕國太後和江成武的私情,卻並不是效仿的孝莊和多爾袞,其中情由,請聽我慢慢道來。

寧靜主演的《孝莊秘史》六七年前紅極一時,寧靜和馬景濤的到位表演,讓多少人感慨於大玉兒和多爾袞那愛不能愛的痛苦愛情。隻是可惜,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電視劇不是曆史,電視劇是善良的編劇為了拔高孝莊的形象而做了大量藝術修改,而產生的作品,因此我們不能把它當曆史來看。

根據各種正史記載已經近現代曆史學家的研究分析,孝莊和多爾袞在婚前相識根本就是假的,而孝莊和多爾袞後來的結合,則是真的。而《孝莊秘史》則正好把情況給掉了個麵。

在曆史上,清興之時,滿蒙聯姻是很常見的政治婚姻,而且女真人也沒有受到漢人傳統的貞操觀影響,因此,女真男子一個人娶幾個老婆,幾個輩分不同的老婆,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皇太極娶了孝莊的姑姑,又娶孝莊,很正常。

而一個男子死了,他的弟弟或者兒子娶他的老婆,也很正常。因為女真人是馬背上的民族,當一個家庭的頂梁柱死了,他留下的女人孩子沒有人養,那等待的隻有是餓死的命運,抱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他的弟弟或者兒子就可以娶他的老婆(這個老婆當然不是親媽,而是庶母之類的人)了,這樣兩者都好,更利於傳宗接代。古時候,人口的繁衍是非常重要的,多生人口多生男丁則對於一個部族更有戰鬥力,更有勞動力,是很好的事情。

在這種思想下,大玉兒在十幾歲的年齡,為了更加穩固科爾沁部落的政治地位,嫁給了皇太極,而不是像《孝莊秘史》裏麵說的一個什麽喇嘛說她可以母儀天下於是皇太極才動的心思。她的姐姐也是同樣理由進入皇太極的後宮,並非是因為喪夫而住在妹妹的後宮被皇太極看上了。那時候,君王的目的就是打天下,為女子動情那是額外的事情。

後來,皇太極建立大清,幾個福晉封妃子,也不是按美醜來分,而是按他們的背後的勢力情況來封。科爾沁部落當時是女真人最大的支持者,蒙古科爾沁草原的騎兵那是所向披靡,因此,來自科爾沁的姑侄三人在皇太極一後五妃的後宮中就占了三個主位。

說這些,是為了說明後來為什麽大玉兒的兒子能夠當皇帝。

皇太極雖然極為英明,但是身體素質不太好,而且,在中國古代帝王中,算是很重情義的一個。當他的宸妃過世的時候,他可以丟下戰場不顧,跑回去,可惜最後還是沒能見到這心愛的寵妃,於是哀哀戚戚,過了一年就歸西了。看到這裏,我還真的很佩服皇太極,雖然不能說皇太極就是因為愛妃死了而殉情的,但是他對於心愛的女人的真心還是在曆代帝王中少見的。

這裏不由插句嘴多說下中國古代帝王,沒有一個真的多情的,就連古代多情的男子都極為罕見。秦始皇後宮無數,卻沒有立後。《長恨歌》的男主角唐明皇先生,跟楊玉環又有什麽感情可言?說起來兩人情深似水,七月七日長生殿許下生生世世的諾言,但是在馬嵬坡下,眾士兵一旦鼓噪,唐明皇也隻是說了一句,貴妃在大內,和外麵沒有通消息,稍微辯解了一下。一旦高力士說再僵持下去可能有變,唐明皇馬上就默認了讓楊玉環去死。這就是所謂的生生世世的誓約。

唐明皇沒想到,他的好兒子肅宗在靈武即位,奉他為太上皇,後來肅宗張皇後和權奸李林甫討厭唐明皇,構陷父子二人的關係,於是他落得個悲慘的結局,這時候,他寂寞深宮,才想起楊玉環的好,才知道哀哀戚戚,簡直是活該,天大的報應。他搶了兒子壽王的老婆,冷落致死了肅宗他親媽,最後得這個報應真是活該。

假如,當時他回天有力,繼續大權在握,又健康長壽,那麽,我判斷,唐明皇他回了長安之後,一定會再找一個美人陪伴身旁,哪還記得什麽楊玉環。

為什麽這樣判斷呢?這就要看唐明皇的前幾個老婆的遭遇了。

唐明皇的結發妻子王氏,是在他當郡王的時候娶回來的。當時,迫於武則天和太平公主的壓力,唐明皇的日子過的十分苦悶壓抑。這時候他的妻子是他可以傾吐心聲的女人,就如同李世明的長孫皇後一樣。王氏是個很賢德的女人,但是命運卻比長孫皇後悲慘百倍。

李隆基一旦即位為帝,大權在握,又迷戀上了武則天的侄孫女武惠妃,立刻翻臉不認人。可憐王氏沒有生育,看到丈夫已經移情別戀,心中十分惶急害怕,於是一失足,跟她哥哥弄了下迷信厭勝祈求生子,被李隆基這家夥知道,立刻廢後貶入冷宮,並且殺了王氏的哥哥。王氏在冷宮中十分悲傷,一個月就死了。雖然有史料說李隆基後來後悔了,但是王氏已經死了,但是我認為,這是為尊者諱的一個常見的做法。看看李隆基老兒後來做的事情,就知道這家夥又多無情。

看到王氏的遭遇,我簡直是肺都要氣炸了。古代雖然男人三妻四妾也平常,但是到底是共過患難的妻子,糟糠之妻不下堂,李隆基廢後和李治廢後王氏那是完全性質不同的,因為李治的王皇後從來沒跟李治共過患難,也談不上什麽感情,所以尚可以理解。

看看中國曆史上各位皇帝吧,例如漢劉邦,雖然那樣寵愛戚夫人,最終也沒有廢除呂後。李世民對長孫皇後的寵愛,更是眾所皆知,這寵愛甚至都愛屋及烏到了長孫無忌這樣的權臣身上。五代時候的朱溫,那也是殺人如麻的狂魔,對老婆的話那還是句句都聽的。明代朱元璋雖然嗜殺殘暴妃嬪眾多,但是對馬皇後那也是尊崇備至,馬皇後也無子,一樣有著無上的地位。至於東漢光武皇帝,雖然真心喜愛陰麗華,但是為了形勢,不得不娶了郭聖通,後來郭聖通的親戚叛亂,光武帝也沒有牽扯到郭聖通身上,後來郭聖通嫉妒成性,或者是更年期綜合症爆發了,光武帝不得已廢了他,但是也好好待她。

而李隆基這小子,登了基就為了武惠妃幽死原配,冷落死趙麗妃(這位妃子也曾經非常得李隆基寵愛)。武惠妃在世的時候,構陷李隆基的兒子,李隆基就一日殺三子,他簡直也做的出來,兒子多了不當數嗎!他的殘酷,簡直是古今少有,就這一點,也不可以稱為明皇二字,不知道哪個厚顏無恥之人給他上了這個尊號。李隆基後來雖然知道三個兒子是因為武惠妃的冤枉而致死的,但是因為太過愛武惠妃,也沒把武惠妃怎麽樣!他既然這麽喜歡武惠妃,就立她為皇後吧,可惜,他又因為祖母武則天伯母韋皇後姑母太平公主給他的心理陰影太深了,他又不敢立武惠妃為皇後,讓這女人一輩子不能如願。直到死了才追封為皇後。

既然他這麽寵愛這女人,皇後不能封,那就對武惠妃的兒子好點,我也能看到這位君王多情專情的一麵,哪知道人家武惠妃屍骨未寒,他就霸占了武惠妃兒子壽王的老婆,簡直禽肉不如。

雖然唐代皇帝有鮮卑血統,對**之事看的並不重要,例如李世民殺了弟弟娶弟媳,李治等老子死了娶庶母,但起碼都是等人家死了再娶回來。沒有李隆基這樣厚顏無恥活著就明搶,還是搶兒子的,實在是汗顏。

說了這麽多,隻是想說明一點,李隆基這小子就是天下第一負心薄幸之人。

扯遠了。再回到我們本文討論對象皇太極身上。皇太極對於宸妃算是有情的。至於《孝莊秘史》中宸妃和莊妃之鬥,那也是編劇為了增加劇情吸引度來虛構的,史料上沒有任何記載,想想當時的情況,都是科爾沁部落的,肥水不流外人田,莊妃也是聰明人,沒什麽好爭的。

當宸妃和她的兒子死了之後,皇太極後宮中最受寵的就是莊妃了。莊妃受寵一是因為聰明眉毛,二是因為娘家地位高。皇太極的皇後,那個叫哲哲的,莊妃的姑母,其實並不是皇太極的原配,皇太極本來有原配,但是地位低下,在努爾哈赤還在的時候,因為政治需要聯姻的時候,那個可憐的女人就失去了嫡妻的位置,悄然無聲的在曆史中淹沒了身影。

當時哲哲十幾歲——那時候流行早婚——應該是十四五歲走入皇太極的大家庭,多年媳婦熬成婆,最後得到了皇後的位置。

皇太極死後,繼承人選誰,在滿人中產生了重大的分歧。這個分歧要從努爾哈赤在世的時候說起。

努爾哈赤晚年很疼愛大福晉阿巴亥,也很喜歡阿巴亥生的三個兒子,其中最喜歡的就是十四子多爾袞。努爾哈赤死的突然,臨死前叫了阿巴亥到身邊,傳了密旨。

不過,當時的滿清,還是遊牧民族的習慣,沒有受咱們漢人幾千年孔孟之道思想的毒害,思想還是比較民主的。因此,在努爾哈赤在世的時候,他的三個兒子一個侄子四貝勒已經執政,而皇太極就是其中一個,更是其中最強勢的一個。

因此,雖然努爾哈赤有遺詔要多爾袞即位,但是皇太極不肯放棄權力,不肯讓自己這個才十幾歲的小弟弟當自己的主子,於是聯合其他一些資曆深的實權人物,以殉葬的名義逼死阿巴亥,然後繼續四貝勒執政,然後慢慢擠掉或害死其他三個貝勒,自己成了皇帝。

而大福晉阿巴亥就是那可憐的政治犧牲品。她當時也可以不死,讓自己三個兒子手中握的三旗兵馬反了,但是,她知道,這樣的話,他的幾個兒子還小,鬥爭經驗不如皇太極等老狐狸,可能會性命不保,因為對兒子的愛,她逼著皇太極發誓以後善待多爾袞,然後穿上華貴的禮物,被人用弓弦勒死。可憐啊,悲慘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