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前言

這不是曆史。雖然,你在這裏可以看到很多曆史中的確存在的人物、事件、國家與民族,感受他們曾經的拚搏與撕殺,但,這一切都源於一個叫《羅馬:全麵戰爭》的遊戲。但,這也不是遊戲,很多非遊戲的元素也會設定在這部書裏麵。究竟有怎樣的不同,也許,隻有你自己到遊戲中走過才知道。

總之,一切不要太認真。希望讀者不要拿曆史和遊戲來指責書中的一些東西,我展現給大家的隻是一段源於全戰屬於自己的曆史。不過,為了能讓大家更好的欣賞這部書,關於書中的一些設定和事件解釋如下:

故事的主角,泰蘭,或是說梅伊•泰蘭•提格蘭。源於《羅戰MOD:英雄歸來》,是這個遊戲MOD裏的西徐亞族的女英雄。所以,故事設定她和她的母親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泰蘭。泰蘭這個名字,相信是源自泰蘭德的諧音,就是《魔獸爭霸》裏暗夜精靈的月之女祭司。書中的部分內容會依此設定。關於提格蘭,在曆史上或亞美尼亞的習慣中,這是名,不是姓。但是,為了讓故事有更好的延續性,我把它當作了姓來設定,這與實際是不符的,在這裏說明一下。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為在古典時代及以後,唯一一位曾經把亞美尼亞引向輝煌的君主就是提格蘭二世,讓我們算做以此紀念他吧!

關於中亞和歐洲大陸的遊牧民族。書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了3個名稱,斯基泰、西徐亞和帕提亞。根據場景的不同,這3個名稱經常被交替使用。對於不了解中亞遊牧民族的朋友來說,這可能是一件非常頭痛的事情。在曆史上,斯基泰和西徐亞是同義詞,指的都是斯基泰人,而帕提亞是斯基泰人的一個分支。在書中設定的年代,斯基泰人擁有2個獨立的國家,一個是位於東歐及中亞的西徐亞王國,另個就是位於西亞的帕提亞王國。所以,書中把西徐亞和帕提亞當作斯基泰的兩個分支來看待。我想這麽說,大家就明白了。

關於書中的兵種及編製的設定。基本是以《羅馬:全麵戰爭》的超大規模的規則來設定。某些國家或民族會根據曆史的情況,增加或刪減部分兵種,比如,西徐亞隻有很少的近戰騎兵;塞硫古帝國自己的軍隊也不再有鐵甲騎兵;而亞美尼亞的鐵甲騎兵改名叫做海克重騎兵;埃及人在二次敘戰的時候沒了努比亞雇傭軍,卻增加了一個新國家庫施王國,努比亞人的國家。但是,軍隊的編製是不以曆史為依據的,而完全依據《羅馬:全麵戰爭》,並根據場景的需要做了適當的調整,這點,請大家注意。由於,《羅馬:全麵戰爭》各個國家的兵種、編製複雜,在這裏我就不多做介紹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到遊戲中去看。不過,在每次戰役前,我都會介紹參戰的兵種,幫助大家理解。

關於書中的貨幣。書中的貨幣按金、銀、銅幣來分別代表羅馬幣製中的奧裏烏斯、第納裏烏斯和阿司。如果按當時羅馬的貨幣體製換算為,1奧裏烏斯(金幣)=25第納裏烏斯(銀幣)=50奎納裏烏斯=100塞斯特提烏斯=400阿司(銅幣);而與希臘阿提卡製貨幣兌換的話就是:1塔連特=60米那=6000德拉克瑪=2400塞斯特提烏斯。也就是,1塔連特=24奧裏烏斯(金幣)。在書中的時代,實際按希臘幣製更貼近曆史,但是,由於希臘幣製過於繁雜,我還是選擇了相對單一的羅馬幣製等同,在這裏說明一下。另外,塔連特作為重量單位的時候,按希臘製的一種重量約為26公斤,按羅馬製約為32公斤。由於書中不牽扯貨幣與重量單位的金銀互算,我就不加約定了。但是,由於書中某些地方的塔連特是指重量而非貨幣,所以在這裏我也一並說明。比如,第一次布匿戰爭以及其他戰爭的賠款或是城市、國家的收入。

關於時間單位和長度計量單位等。時間單位,我采用了比較籠統和比較中國傳統的說法來稱謂,這跟古羅馬時代應該是有區別的。原因沒別的,隻是感覺類似的小說完全用小時和分鍾會很別扭,個人喜好而已。關於長度,我基本上把所有的長度單位都轉換成了公製單位,比如米;或是我們中國人比較習慣的尺或裏等。而不是采用碼,步等當時比較慣用的單位,個人感覺轉換後理解起來比較方便。

關於書中的事件和人物。書中的事件和人物一部分是按照曆史的原貌來展現的。但是,大部分的事件或人物都根據遊戲《羅馬:全麵戰爭》開始的年代或故事發展的需要做了調整,比如布匿戰爭,特別是第二次布匿戰爭的時間以及漢尼拔、大西庇阿的出生年月等等。曆史事件的進程基本會按曆史原貌去發展,但也不是沒有例外,比如埃加迪海戰。所以,希望大家理解,不是我弄錯了年代,或搞錯了資料,而是為了讓他們在虛擬的空間相遇,並引發出一段故事。當然,書中更多的人物和事件是虛構的。

關於將領單挑或戰鬥中的將領撕殺。這個設定隻是為了增加書的娛樂性而已。就類似三國演義中大篇幅的描寫將領單挑一樣。而且,為了增加馬上單挑的可行性,我增加了一種叫做馬踏帶的裝備。嗬嗬,這個東西,曆史上是存在的。但是,考古學的壁畫研究隻能確認它是單邊。由於沒有考古實物的出土,無法證實它是雙邊使用的。但是,書裏麵的馬踏帶是雙邊,換句話說就是簡易的馬鐙。馬鞍的問題,就不多說了,歐洲人雖然沒有高橋馬鞍,但是,凱爾特人在那個時代已經在使用四角馬鞍。

那麽,現在故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