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集結《上海灘》

等到沈寶興悶悶不樂的回到明報,見了金庸以後,才忽然說道:“哎呀,我上當了,這個李明豹,還真不是一個省油的燈!”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沈寶興這個時候也明白了之前李明豹的那翻話的用意,所以忍不住有些氣悶。

“寶興,你上了什麽當啊?”金庸很少看到沈寶興這樣把表情寫在臉上的模樣,所以即便他平日說話很簡介,但這個時候也開口問道。

聽到金庸先生這樣問,沈寶興也不客氣,當即就把這次和李明豹見麵的情況給金庸說了一遍。等到沈寶興說完,金庸先生又問道:“那本書真的能有那麽高的評價?”

“我還能開玩笑麽?要不是在他的案頭上看到那小說,我還以為是查先生你的新作呢。這小子,就挖坑了。看來對於我們明報的價碼,是真的有點怨言。”

“不礙事,那麽多人都有怨言,也不差他一個。但你也注意一下出版的問題,要是《明朝那些事兒》能夠出版,你就早些給他辦,多少也算是個人情,聽你這麽說,這個李明豹應該是缺錢,那我們就早點把錢給他,要讓他知道我們明報的信譽。至於報酬的事情,等到他這本《明朝那些事兒》出來以後,看讀者反應,再酌情處理。”金庸在辦公室裏麵,定下了自己的調子。

一個強大的人,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外界的風言風語,任憑清風拂山崗,明月照大江。很明顯,金庸先生就是這麽一位人物,別說僅僅是一個從未見麵的李明豹,即便是倪匡要加稿費,那也是兩個字回答:“沒門。”

原本僅僅是拖延時間的一個借口,沒想到過了兩天,李明豹就真的一點時間都沒有了。之前他向王添林要《上海灘》助理編導這個位子,為的就是鍛煉自己的能力。雖然那份記憶當中拍電影的過程相當的清晰,但用到這個年月的香港,就相當的不實用。

首先就是攝影設備這些東西,要在後世的大陸,攝影設備這些東西,即便是個小公司,也能拿得出來,甚至不靠公司,單單租賃,都可以弄到很多東西。而這年月的香港,可沒有那麽方便,攝影設備別說是租賃公司,就算是一般的小電影公司,都沒有自己完整的東西,他們拍電影都得外借。

當然,由於《上海灘》這部戲是添林叔要拍,對於剛剛做出了大成績的添林叔來說,在無線設備沒有任何問題,這點是相當的省時間。

而另外一個大問題,關於演員的事情,這就需要李明豹親自跑了。有著添林叔的牌子,在無線要借個人很容易,過去開口就能要過來,即便是周閏發這樣的大牌,添林叔要人,他也得答應,關鍵就在於要跑。

這個跑是真的跑,這年月,移動通訊都還沒有普及,想要找個人,先得打電話預約,然後要親自去說,安排檔期,調節時間,即便是添林叔的麵子夠大,你也不能讓別人的戲拍到一半不拍了吧?就像雅姿姐,李明豹和她非常的熟悉,一般來說打個電話就能搞定。

但實際上壓根就不是這麽一回事兒,因為雅姿姐現在是無線的紅人。什麽叫紅人?對於香港影視圈來說,不是看你有多少緋聞(這年月還不流行炒作緋聞),而是看你有多少片子要拍。蘇蓉蓉的角色紅了,趙雅姿在無線的本就很多的片約現在變得更多起來,無數個劇組需要趙雅姿,即便不是演一號二號的主要角色,那也相當需要協調,即便李明豹與趙雅姿的關係好,趙雅姿都答應了,上麵的製片也未必答應。

去跑主演的過程對於李明豹來說還相對的好一些,畢竟那些主演都是大牌,有著添林叔的麵子,多少也能說好一些,就算李明豹搞不定,添林叔出麵一樣也可以。關鍵就在於那些龍套和劇組的幕後人員的問題,這才是真正的讓人煩悶。

要後世拍片,一部連續劇,導演安排助理編導做這些事情,助理編導一個電話打到群頭那裏,說好要多少群眾演員,價格是多少,需要什麽幕後,然後給公司幕後組打個電話,就能安排得妥妥當當,包括後勤問題,也可以在電話裏麵說得清楚,再累也累不到哪裏去。

但這年月的香港,尤其是無線這裏,要說群頭,能夠對得上號的就是邵氏自己,每天在邵氏片場拍戲的人不在少數。按理說這樣就很好安排了,打個招呼就能搞定。

之前李明豹也是這樣想的,但真正做起來的時候,他才知道這個活兒不好搞,真不好搞。他能像後世那樣給邵氏打電話要人麽?這就是扯淡,邵氏有人是有人,但壓根就沒有管理這方麵的專業人員,一切都需要自己聯係,那些在邵氏跑龍套的人,雖然人在邵氏,但他們可沒有和邵氏簽合同,你要找人,就得自己去跑,打電話,根本就沒用。

也就是到了這個時候,李明豹才發現,自己腦袋裏麵很多東西都是紙麵上的,真正想要他自己做好,基本上很難。還好李明輝這個真正懂行的人在一旁幫襯,磕磕絆絆的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總算是把幕後的工作都給做好了。

當然,做了這麽一次幕後,對於李明豹來說,也不是全無收獲,至少《上海灘》裏麵那些叫得上名號的角色,都和李明豹熟悉起來,尤其是發哥,更是一臉謙遜。

雖然他現在也是無線的當紅小生,但還沒有到大紅大紫的高度,作為一個在電梯門口站了三年的典範,發哥絕對是那種最為善於抓住機會的人,在知道李明豹不但是《上海灘》劇組的助理編導,還是《上海灘》劇本的編劇時,周閏發對於李明豹的感官,有了很大的改變,由開始的不溫不火,變成了有事兒沒事兒說兩句。

這些是大演員的收獲,至於那些龍套們,就更不用說了,很多之前在《楚留香》裏麵露過麵的龍套和幕後,現在看到李明豹也不說他之前不合群,而是拍馬屁,說李明豹前途無量。至於之前的一些怪話,那就嗬嗬嗬了。

港人很現實,尤其是關係到自己的飯碗問題,那就更加的現實,雖然不至於有潛規則一類的東西,但要請李明豹吃飯什麽的話題,還是比較多的。對於這樣的事情,李明豹也沒有完全裝清高,一個都不給麵子,尤其是在李明輝每次都笑著赴約的時候,李明豹更是覺得自己的這個哥哥雖然憨厚,但也不是傻子。

半個月的時間一晃眼就過去了,添林叔把劇本給六嬸看了以後,六嬸也相當的給麵子,給《上海灘》劇組開綠燈,各項工作準備得有條不紊。

而明報上麵的《明朝那些事兒》也開始連載了。由於《明朝那些事兒》是寫曆史方麵的東西,在香港受眾肯定不像武俠小說那樣受眾廣,開始幾天,壓根就沒有引起多大的波瀾。

但之後在明報上麵某位大學教授寫的批判文章,算是徹底的把《明朝那些事兒》給弄火了。明報的辦事風格趨於中性,中性就代表著不偏幫。明報很多時候,都有多方論戰。

所謂多方論戰,就是在報紙上打嘴仗,常常是上一頁報紙上麵是正方,下一頁報紙就是反方。或者雙方的篇幅都比較短,那直接就在同一個版麵登出,左右打架。而香港人也樂意看到這樣火爆的場麵,所以明報對於這樣的事情,並不反對。

而事情的起因就是某位香港大學的曆史教授登報說《明朝那些事兒》就是在胡扯,曆史是一個嚴肅的話題,而這個作者嘩眾取寵,弄出這麽一個四不像的東西,明報這樣的報刊,應該直接對《明朝那些事兒》拒稿,而不是堂而皇之的登報,那樣是對曆史的褻瀆。

本來那個曆史教授批判了也就批判了,但不該指桑罵槐的說他一個對頭,說這書和他是一脈相承,都是臭不可聞。剛好他這個對頭也看明報,看到這樣的論調當然不樂意了,於是立馬就開戰。

開始僅僅是兩個人論戰,就顯得不怎麽熱鬧,一個版麵都寫不完。但後麵加入的人越來越多,就成了徹底的大混戰,而且每次混戰都多帶著一些前一天報紙上麵《明朝那些事兒》裏麵的文章。

這下,原本壓根就不看《明朝那些事兒》的香港人,也開始忍不住好奇的看了看,結果一發不可收拾。而這樣的情況就導致原本僅僅是正常連載的《明朝那些事兒》,居然開始帶動起明報銷量的增長,而且是大幅度的增長。

半個月的時間裏麵,李明豹忙著集結劇組的時候,《明朝那些事兒》開始徹底的在明報上麵火了。不但是在香港,在台灣,也引起了熱議。開始僅僅是曆史圈子的人討論,然後發展到整個文化圈子討論,再到普羅大眾一起討論,僅僅半個月的時間,到處都是在討論《明朝那些事兒》。

即便是根本不看曆史的人,看到這本書也都十分樂嗬,畢竟還是第一次有人把曆史寫得那麽好玩,比看小說都過癮。而這本書直接就導致了明史開始比其他曆史更加受大眾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