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概論整理

凱興今天正在寫稿子,忽然有讀者加我QQ,和我簡單交流了一下關於他看《魔脊》的感想,凱興自然十分樂意和讀者交流,討論半響後,他竟然很天真地問道:“到底什麽是修真啊?”凱興當時愣了一下,險些吐血…

經過這麽個小插曲,今天的章節也就有點沒心思了,由於凱興開始寫的時候沒有顧及到這類讀者的感受,寫的過渡情節比較少,有些地方可能有些讀者會看得莫名其妙,所以今天特意整理了一下關於修真的知識,為沒有接觸過這方麵東西、沒有看過奇幻修真小說的讀者們掃掃盲哈~

“修真”源於道家理論,道教中學道修行,求得真我,去偽存真為“修真”,後又延伸出多種修真門派及修真相關理論。

道教中,學道修行,求得真我,去偽存真為“修真”。

修真者,借假修真也。借此四大假合之肉身,修成吾金剛不壞之真身。古今天下,沒有不死的肉身,隻有永恒的法身。所謂:本來真性號金丹,四大為爐煉作團。

肉體者,四大假合矣,雖曰父母恩賜,然父之精、母之血本為凡俗之物,數十年後焉能不壞?何為四大?地、水、風、火,是也。地構成骨胳肌肉和髒腑,水構成身中之血液,風構成呼吸係統,火則構成身中之恒常體溫。

修真又分現實修真及小說修真。小說修真的名詞和境界不具備任何可行性,僅為小說家言,供人娛樂。

通過燒煉金丹,服食來達到長生的外丹術已逐漸沒落。現修真界主要以金丹大道的內丹學,即丹道為主流,講究修煉神氣。

老子道德經曾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丹道即三返二、二返一、一合於道。其名詞為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後又增添煉虛合道、虛空粉碎一說,即精氣神的返還過程。又因人精氣不足,又創出補足精氣的練精化氣,使人從後天補虧達到先天,以便開始修煉。

……

關於修真的門派,唐末五代以來,以內丹說理解《參同契》的流派逐步壓倒外丹派,成為仙學的主流。著名內丹學家鍾離權、呂洞賓、崔希範、陳樸、陳摶、施肩吾、劉玄英、張伯端等以內丹仙學度人,奉《周易參同契》為丹經之祖,《參同契》作為仙家修煉秘典的價值被社會所公認。當時內丹仙學已發展到爐火純青的境界,開始形成一些各具特色的門派。這些內丹門派皆遠溯黃帝、彭祖、王喬、赤鬆,依托老子。

一派自稱傳自關尹子(唐代封文始真人),故稱文始派。另一派自稱傳自東華紫府少陽帝君王玄甫(漢代人),故稱少陽派。文始派以虛無為本,以養性為宗,法本《老子》、《莊子》、《文始真經》,屬最上一乘虛無大道,虛極靜篤,大徹大悟,盜天地虛無之真機,頓超直入,齊是非,同人我,進入無天無地的混沌境界,修性而兼修命。少陽派主張性命雙修煉養陰陽,以有為法而至於無為法,分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諸步驟,次第分明,門派繁衍甚廣。

自唐末五代以來,少陽派有鍾離權、呂洞賓、陳摶、麻衣道者、火龍真人、劉操、張伯端等大開法門,曆經宋、金、元、明、清幾個朝代,逐漸形成南宗、北宗、中派、東派、西派、青城派、伍柳派等門派。因而內丹仙學中有以文始派最高,以少陽派最大的說法。另有元、明間張三豐真人,綜合了文始派和少陽派之所長,創三豐派(又稱隱仙派),既不執於有為,又不執於無為,於陰陽栽接中創一清淨法門,兼具南宗和北宗的特點。

這些眾多的門派,從功法上講,略分三類,其一是陰陽雙修的栽接法門,其二是清淨孤修的靜坐法門,其三是陰陽栽接派和清淨孤修派的結合體。

根據門派不同,所持論調各不相同,每個人的情況又不同,功法亦千變萬化。

世俗修真門派以東派、西派、南派、北派、中派]劃分,隱世門派為古仙派。(古仙亦有分別,此處不便多述)簡而言之,修真方法無人引路不可私自修習,否則後患無窮,如今慕仙之士也要防止上當受騙。

……

修真之名,古已有之,俗曰修道。它囊括了動以化精、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還虛合道、位證真仙的全部修持過程。何謂真?真乃真人之業位,真乃真仙,不是自封標榜,實乃空間上界所封也。真人乃修道人的最高境界,修持者均應胸懷大誌,高瞻遠矚,終生勤奮,刻苦修持,德功並進,以求達到真人、真仙的上乘境界,故曰修真。

今之氣功,隻在修真過程的初級範疇之中。氣功一詞,早見於晉朝許遜所著之《宗教淨明錄》裏記載的《氣功闡微》篇。因其詞義狹窄,並未被廣泛采用。清代出版的《元和篇》中也有《氣功補輯》一章。氣功二字,在近一二百年之中,采用最多的是武術界。解放後、自五十年代劉貴珍先生的《氣功療法實踐》一書麵世後,氣功二字才逐漸被人們所接受。但其概念迄今仍不完善,雖各家學說均對之加以闡述豐富,但仍覺其含義狹窄,無法包容修真的龐大體係。

氣在我們祖先的眼中,是一個哲學概念。氣是宇宙間、時空中,萬物生化的根本,是一種基本物質。《黃帝內經素問》篇雲:“氣始而生化,氣散而有形,氣布而蓄育,氣終而象變。”萬物的化生、生長、繁殖、消亡,都是氣貫穿始終,氣乃萬物的基礎和根本。“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中醫學中的氣化論將氣的概念分得更為詳細,例如,先天氣、後天氣、營氣、衛氣、宗氣、經絡氣、髒腑氣、元氣、混元氣、真氣等。修真之士,修持中所運用的這一基本物質實乃先天中的升華物質——元炁。古人為了區別一般之氣與修待之炁的區別,特以“氣”“炁”相分別,以區別其二者之間存在著質的差異。真氣中既有先天之炁,亦有後天水穀、天地之氣的精華。簡單地以氣代之,實難概括也。

氣這一物質,在不同修持階段,其質量存在巨大的差異,隻是肉眼難以觀察而已。在“氣”達一層次,其密度低質量不高;在“炁”的層次,其密度、濃度、質量大大提高,表現出光的性質,稍加注意肉眼亦可能觀察到。在更高的層次,其光的性質就越明顯,呈五色態;更高者而返八十一陽天,而返三清虛無自然之界。

人仙不出小乘法,地仙不出中乘法,神仙不出大乘法。是此三乘之數,其實一也。用法求道,道固不難,以道求仙,仙亦甚易。法不合道,以多聞強識麵炫,自生小法旁門,不免於疾病、死亡,還猶偽稱屍解,迷惑世人,互相吹捧,致使不聞大道。以旁門小法,易為見功,而俗流多得,互相傳授,至死不悟,遂成風俗,而敗壞大道。雖有信心苦誌之人,行持已久,終不見堂奧、節序而入於泉下。嗚呼!

道本無問,問本無應,及乎真元一判,太極已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為體,二為用,三為造化。體用不出於陰陽,造化皆因。上、中、下列為三才,天、地、人共得一道。道生二氣,氣生三才,三才生五行.五行生萬物。萬物之中,最靈最貴者,人也。惟人也,窮萬物之理,盡一己之性,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全命、保生以合於道,當與天地齊堅固,而共得長久。

……

修真之學,實乃性命雙修,神形兼修之學。如求修真大旨趣,而歸於正覺,則必須走性命雙修之坦途。上麵所舉的兩種修習方法,可以說是一種半偏殘缺之法,不足取也。

修真理學認為,人將生時,元性始入。正陽真人雲:“人之生,自父母交會而二氣相合,即精血為胎胞,於太初之後而自太質,陰承陽生,氣隨胎化,三百日形圓,靈入體,與母分離。”此一點靈光就是指元性。元性含有其自身許多年代的信息,非肉眼所見之物。訣雲:“凡人投胎時,元性居方寸,而識神則居下心。下麵血肉心,形大如桃,有肺以覆翼之(魄),肝以佐之(魂)。假如一日不食,心上便大不自在,以至聞驚則跳,聞怒則悶,見死亡則悲,見美色則眩。腦為神腑,不見腦動而隻聞心動。方寸中之真意,如何能動?到其動時,便不妙,然亦最妙。凡是人死時方動,此為不妙。最妙者,光已凝結為法身,漸漸靈通欲動矣。”此千古不傳之秘也。修煉中,在元神出竅離體之時,必然有心動、心悸、心憋悶之感覺,山人身旁之學生中大多數都有這種切身體驗,年青人表現出的征象更突出和明顯,此訣之言不謬也。

性功深處道功全,福力圓時道力圓。解得真功歸上覺,世間法相總非玄。天心自與人心合,玄旨須從覺後參。四萬八千皆未法,無為妙有乃真詮。”天心即真性元神,無為妙有乃元神作功,識神同步修煉。外煉、內煉皆依此做去,法術可靈金丹可得。較之有為修煉,其時迅速,易進入自動修煉狀態。

明心見性,前提是明心。明其概念,保持其光潔無塵,潔淨無塵垢,方可見性。見性者,先見其光,洗魂煉魄,繼見真我元神。元神培成,內外用功,性命雙修同步而進,修真可入門矣。

……

與現實不同,修真類小說是依照中國本土的道教發展起來的新型小說體裁,小說一般講述主人公通過道教的飛升到達更高的境界。其修真境界,各界劃分根據不同的小說也有不同的種類。

修真小說又分現代修真小說,古代修真小說,都市修真小說,奇幻修真小說和玄幻修真小說。

《魔脊》則屬於其中的奇幻修真小說,修煉過程很多都是先在一個星球修煉,能力提升或受外力影響再到不同的星域提升等級,較注重凡人界的描寫,至於會不會有其他領域的描寫,大家讀到後麵自然會知道啦~

有這些詳細的解釋,想必大家已經對“修真”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吧?凱興個人十分喜歡修真那種奇幻、飄渺的世界,也致力於在小說中塑造一個不錯的世界~

希望大家能多多指點、支持~

凱興拜謝~